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

    牺牲不成,粢盛不絜,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B . 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C . 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D . 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女子十五及笄,表示成人。 B . 传,解释经书的著作,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意思相同。 C . 夫人,指诸侯之妻,也可是对已婚妇女的尊称,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D . 牺牲,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后泛指祭祀用的牲畜。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对天下有着很强的威慑力,一举一动都举足轻重,是当之无愧的大丈夫。 B .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践行世间的大道,如果得志就与百姓一同实现自己的志向,如果不得志就应独守其道。 C . 孟子认为古代君子愿意做官,他们失掉官位就像诸侯失去封国一样,所以传上说孔子几月没有君主召见也会焦急不安。 D . 孟子认为,如果祭祀的祭品、器皿、衣服等不完备,就不敢祭祀、不敢宴饮宾客,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②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5. (5) 孟子以“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作类比,其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