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鼓楼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梁启超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趣味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是我所创造,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们还是拿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简单说一说我的意见:

        第一,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这是不错。但趣味的性质,不见得都是好的。譬如好赌,何尝不是趣味?但从教育的眼光看来,这种趣味的性质,当然是不好。所谓好不好,并不必拿严酷的道德论做标准;既已主张趣味,便要求趣味的贯彻,倘若以有趣始以没趣终,那么趣味主义的精神,算完全崩落了。《世说新语》记一段故事:晋代祖约好钱,阮孚好屐。论癖好,一时难辨优劣。有人去拜访祖

    约,他正在家数钱玩。祖约见客人来了,赶快把钱藏起来,但有两小箱财物未及藏好,便用身体挡住,神色有些慌乱。有人去拜访阮孚,见他正给木屐上蜡,边涂边感慨:“不知人一生能穿几双木屐?”神情闲适自在。于是二者高下自分。这段话很可以作为选择趣味的标准,凡一种趣味事项,倘或是要瞒人的,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所以我们讲趣味主义的人,决不承认此等为趣味。

        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固然容易如此;教育教得不如法,学生在学校里头找不出趣味,然而他们的趣味是压不住的,自然会从校课以外乃至校课反对的方向去找他的下等趣味;结果,他们的趣味是不能贯彻的,整个变成没趣的人生完事。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这种教育办得圆满,能够令全社会整个永久是有趣的。

        第二,既然如此,那么教育的方法,自然也跟着解决了。教育家无论多大能力,总不能把某种学问教通了学生,只能令受教的学生当着某种学问的趣味,或者学生对于某种学问原有趣味,教育家把他加深加厚。所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

        摧残趣味有几条路,头一件是注射式的教育,教师把课本里头的东西叫学生强记,好像嚼饭给小孩子吃,那饭已经是一点儿滋味没有了,还要叫他照样的嚼几口,仍旧吐出来看,那么,假令我是个小孩子,当然会认吃饭是一件苦不可言的事了。这种教育法,从前教八股完全是如此,现在学校里形式虽变,精神却还是大同小异,这样教下去,只怕永远教不出人才来。

        第二件是课目太多,为培养常识起见,学堂课目固然不能太少,为恢复疲劳起见,每日的课目固然不能不参错掉换。但这种理论,只能为程度的适用,若用得过分,毛病便会发生。趣味的性质,是越引越深,想引得深,总要时间和精力比较的集中才可。若在一个时期内,同时做十来种的功课,走马看花,应接不暇,初时或者惹起多方面的趣味,结果任何方面的趣味都不能养成。那么,教育效率,可以等于零。为什么呢?因为受教育受了好些时,件件都是在大门口一望便了,完全和自己的生活不发生关系,这教育不是白费吗?

        第三件是拿教育的事项当手段。从前我们学八股,大家有句通行话说他是敲门砖,门敲开了自然把砖也抛却,再不会有人和那块砖头发生起恋爱来。我们若是拿学问当作敲门砖看待,断乎不能有深入而且持久的趣味。我们为什么学数学,因为数学有趣所以学数学;为什么学历史,因为历史有趣所以学历史;为什么学画画、学打球,因为画画有趣、打球有趣,所以学画画、学打球。人生的状态,本来是如此,教育的最大效能,也只是如此。各人选择他趣味最浓的事项做职业,自然一切劳作,都是目的,不是手段,越劳作越发有趣。

    (选自《梁启超演讲选集》,有删改)

    1. (1) 作者为什么主张“趣味教育”?
    2. (2) 根据文章第3段,说说高等趣味有哪些特点。
    3. (3) 作者认为趣味教育应“拿趣味当目的”,这给你的语文学习怎样的启示?
    4. (4) 结合文章说说,这篇演讲稿是如何借助语言技巧来吸引听众的。
    5. (5) 保尔有“终身受用的趣味”吗?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