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凤台期末)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千斯坝听水

    高   昌

    ①我站在千斯坝遗址,倾听流水遥远而又清凉的亲切诉说,心里翻卷着万千感慨。小孩子般活泼的流水牵着我的思绪,自由自在地唱着、跳着、吆喝着、欢腾着,在坝闸前掀起来一朵朵淘气的雪浪花,然后携带着阳光,携带着解冻了的歌声,向着远方一路飞奔………

    ②我听到流水声中回旋着“千斯”“千斯”“千斯”的呼唤。“千斯”是何意? 我的心潮悠然上溯到遥远的先秦——上溯到《诗经》时代那些抒情的美好诗句。 《小雅·甫田》中就有这样温馨的文字:“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意思是说:“快快筑起千座粮仓,快快造好车马万箱。把收下的粮食都装满,农夫们的日子喜庆洋洋。这是天赐的大福气啊,幸福的生活万年长。”千斯坝的坝名,就是从这动人的《诗经》里流出来的。

    ③我现在驻足的这片土地,曾经设有千斯坝,停泊万里船;曾经设有千斯仓,珍藏千古梦。无数的大船从南方运来沉甸甸的稻米、豆菽,运来丝绸和茶叶,运来瓷器和琉璃,运来温暖的问候和五彩的憧憬………一起卸在千斯坝,转运进光熙门内南侧的千斯仓。所谓“千斯万斯”,承载的正是先民们对五谷丰登的热切祈望、对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啊。

    ④我听到流水潺潺,一遍遍深情诉说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是元代的水利专家。他被元世祖指定为都水少监,后来又任迁都水监和工部郎中,做了许多兴修水利的大事。特别是在大都治水,疏通漕运,声名远播。而千斯坝遗址所在的这条坝河,正是郭先生在京城治水的辉煌起点。

    ⑤遥想当年,意气风发的郭先生在此地逡巡,口中轻轻吐露出一串名字: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深沟坝………随后七坝陡然而起于阜通河上,并依序自西向东呈梯级一一排开,分段行舟,驳运过坝。有了这阜通七坝,阜通河也才有了这个“坝河”的美称,在漕粮运输的年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坝河的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老北京地名。

    ⑥坝河是元代修建的第一条运粮河道。这条人工运河的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马河、北土城沟等。 主河道全长21.63公里,流域面积 158.4平方公里。 日运漕粮 4600余石,船夫 1300余人,坝夫730余人。 即使算上结冰期停运的因素,年运输能力也高达 100万石上下。处在这一政治和经济、文化意义上之重要节点的千斯坝,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醒目记忆,是滔滔大运河在京城画下的一个恢宏惊叹,也是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北京历史留下的嘹亮回响。

    ⑦我在千斯坝听水,仿佛听到浪花在呼喊“大运河”“大运河”“大运河”………我知道,这坝河起源积水潭,沿着西高东低的阜通七坝一路奔腾,过和平里、酒仙桥、西坝村、东坝至楼梓庄乡的沙窝村,徐徐注入温榆河,悠悠接汇北运河,从而连入京杭大运河的宏阔水系。我耳边仿佛有无数的美丽浪花在深情歌唱。那会讲故事的流水,向我讲述杭州的梅花、洛阳的牡丹、齐鲁的豆花和燕赵的棉花……五彩缤纷的甜蜜歌声,在天地间回旋和飘荡。我心里奔涌着 1800 公里的骀荡春风,串联起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壮阔波浪。我在古老的千斯坝跂足沉思,举首南望:我们的美丽中国,自北而南,到处都是好风光,令人陶醉,令心流连。

    ⑧水有枯荣,史有兴衰,功在百姓,其名则不朽。我沿着坝河行走,就如同漫步在一个色彩斑斓的诗歌意境里。眼前浮现着烟云旧迹、叱咤风雷和风云故事。700多年的流光逝水啊,如今跃动的,还是灿烂奔放的青春节拍。其中回旋着澄澈的感叹和沧桑的沉思。我侧耳倾听千斯坝的水声潺潺,遥想当年烟波浩渺、漕船密布的盛景。一带清流如同动态的流年画卷,铺展开一道可听、可观、可触、可爱的时间屐痕。我在这水声中放飞一朵朵迤逦的遐想,让它们像小鸟一样,沿着美丽的大运河岸,向着江南的方向欢乐地飞翔。

    ⑨我在千斯坝听水,仿佛听到浪花在呼喊“开拓”“开拓”“开拓”………我知道,坝河也有过漫长的辛酸回忆。其实到了明清时期,这条河就因为没有水源而湮没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波潋滟的盛景,是根据水文历史考证,在 2006年重新建设疏浚而成的。据资料介绍,元代时的水面宽为如今10倍、达二三百米;水深也为如今10倍、达一二十米。但是古老的千斯坝带着历史的仆仆风尘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依然是一个不懈奋进的奔腾姿态,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全新面目。千斯坝是历史,衔接的则是未来。今天的潺潺坝河水,依然回旋着开拓进取的心灵旋律,高唱着蓬勃昂扬的时代乐章。

    (选自《中国文化报》2023年4月25日,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②段引用了《诗经》中有关“千斯”的诗句,并进行了解释,文章显得文气十足。 B . 文章第③段想象了千斯坝当年停泊万里船、设有千斯仓的盛况,表明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C . 文章第⑥段议论了坝河的修建朝代、主要支流、主河道长度、流域面积和年运输能力。 D . 文章题目为《千斯坝听水》,作者虚实结合,不仅在“听水”,更多的是联想,即“想水”。
    2. (2) 下面这段话是对文章内容和思路的梳理,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作者站在千斯坝遗址,从《诗经》里想到了,想到了千斯坝和千斯仓曾经的辉煌,想到了郭守敬,想到了坝河,想到了坝河曾经的湮没和重新建设疏浚。

    3. (3) 赏析第①段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4. (4) 文章第⑦段为什么要写大运河?
    5. (5)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结尾“今天的潺潺坝河水,依然回旋着开拓进取的心灵旋律,高唱着蓬勃昂扬的时代乐章”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