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麒麟踏雾来

    付淇琳

    麟儿有个奶奶,一个会对着36楼的天空悠悠地唱山歌的奶奶。

    “我还是个姑娘的时候,被寄在青莪书院念书。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帮花花绿绿的人,敲锣打鼓地搬进了隔壁的大祠堂。我觉得好奇怪,忍不住跑出院门,胡乱扯住一个男生的袖子问。原来他们是耍麒麟舞的,下江逃难来的。刚问完就被先生拽回去了,叫我别乱跑。”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一座常年有云雾飘浮的岭南山城就顺着奶奶手指上缠绕的棉线被带出来了。

    区芸川小时候住在乡下。

    区芸川,就是麟儿的奶奶。抗日那会儿,麟儿的太公,也就是区芸川的爹爹,卷了包袱别了妻女就上前线去了。奶奶的娘干脆卷了包袱,顺着进城的驴车回了娘家。所以奶奶芸川是在进城念书的第二年遇见爷爷的。

    小姑娘嘛,在这种年纪碰上这样的人,心里的蒲公英早已散得漫天漫地。小芸川费尽周章从看门爷爷那儿打听到这男生叫陈轸,又费尽周章地爬上书院的白墙去看他,她早就看准了时机——书院先生中午是要休息的!刚开始她还不太能在中午看见陈轸,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白墙上,看远处的山。城是陷在山里的,云雾也多,从远处看,林中的每一片叶都托着一滴雾,轻轻的,嗡嗡的,看得人心里痒痒的。

    在青莪书院,芸川慢慢长成了高年级。白墙框住的天空时而云雾弥漫,时而甲光乍现,很多同学都休学回家了。人少了以后,先生就不大管这些高年级的女生了,所以出门上街成了她们的常态。芸川也常跟着她们去街上派发抗日传单,甚至还顺船而下到广州游行去了。

    能自由出门以后,芸川也不用再偷偷摸摸地爬上白墙,跟墙脚的少年谈天说地了。光明正大地,两人坐在广场的榕树下。

    “你知么,麒麟这种灵兽能压邪避害,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舞麒麟,就是要呼王者。”

    “那你觉得谁是王者?”

    “谁能赶跑日本鬼子,振兴中华,谁就是王者!”少年还特地扬了扬拳头。

    “我跟你讲,我好叻的喔,我以后可是要接师父的班的!”少年扬着脸说。

    “那你可要加油了,你的师兄师弟都不衰的嘞!”芸川故意酸他。

    “那我毕竟还是接了老祖宗的班呀!你呢,你就知念书!”

    “哪有!我念书也是接老祖宗的班呀!而且我还会唱古歌呢!这可是我们山城老祖宗的东西,你翻个岭,到北边去,想听都听不着呢!”

    “那你唱一个!”

    “麟之趾,振振公子呀,仁爱讲义气;麟之定,振振公姓呀,宽厚守礼节;麟之角,振振公族呀,男子男子唔使怕,学个麒麟换太平呀啊呀哟……”

    “怪文绉绉的。”陈轸摸了摸脑袋。

    芸川想到上次被娘塞满行嚢的爹,又想到了纷飞的战火,她看了看眼前少年,不知该笑还是该怎么样。

    快入冬了,前线胜了又败,败了又胜。虽说岭南常夏无冬,但冬天要真的来了,没件冬衣御寒还是受不住的。物资断了许久,眼看战火也要烧到云背后的这座城来了。

    日军终究在灰障中委头委脑地摸了过来,借暗把小政府给端了。等天一放明,日本军旗就在市政门口飘着了。旗杆,直直地,像尖刀一样,插在了山城人的心上。

    元宵节在夜雾的拐角处候着。日本军官贴了告示,说要走“亲民”路线。家家户户却被日本兵用刺刀逼着出门了。一个戴着瓜皮帽的汉奸站在丁字巷口的台子上,弓着腰说:“日本军官知今日是元宵节,特地请大家来看戏嘞。这不,费了老大劲把有名的麒麟班子都请来了,大家平时看不着的,听不上的,今天都尽情看一看、听一听!”坐在太师椅上的军官点了点头,仰着脑袋睨着眼,把腿架了起来。

    咚咚锵/咚咚锵——

    焰火在旁助兴,麒麟踩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尸体,舞动着,双眼圆瞪,嘴大张着,露出里面的尖牙。舞麒麟的人迎火而上,腾跃、低伏、摇晃、前冲、后倾,所有动作在火光中都显得影影绰绰,火气冲天,看得人眼里也晃晃地燃起小火苗来。火麒麟被爆竹烧得支离、烧得破碎,现在就等着“劏火麒麟”了。火麒麟一劏就表示又回到了太平盛世,人们可以安安稳稳地过节过年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火麒麟往前如游龙般行进,突然那头在最后一刻向前扑去,尾巴里藏的人往一旁冲,那看台上的日本军官就被压在了庞然大物下。火苗烧着两个人,两具身体都笼罩在麒麟的阴影下,遮掩着,扭曲、歪斜、殴打、挥舞、挣扎。一阵枪响,那麒麟里的两具身体,腿一蹬,都不动了。揭开一看,那军官胸口插着小刀,趴在他身上的背后有两个洞,深邃地暗红着,汩汩地涌着血。再一看,从尾巴里奔出的人和几个日本兵横在地上,背上映着梅花。

    “后来呢?后来呢?”麟儿摇着手中的笔。

    “后来,陈轸没了师父师兄,自然成了接班人。带着他的那个麒麟团啊,去过香港、澳门,去过美国……”

    “那你们都跑那么远去了,怎么不干脆留在那儿呢?”

    “麟儿,文化没了根,就像鱼失了水,活不了的。人也一样,只有抓牢了‘根’才能活。你看看你爷爷,那些年那么苦的日子都能把老祖宗的东西守住了。你看我,一把岁数不能跑不能跳的,要是不唱唱歌,在这36楼,一下就被风吹走咯!”祖孙俩都笑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少女芸川的爱情发展串起山城风物、麒麟舞艺、战争风云,内容丰富,精神厚重。 B . 芸川与陈轸在榕树下谈天说地的情节体现出两人有共同的追求,因而情感逐步加深。 C . 小说以少女口吻、有限视角展开叙述,从个人经历由点到面晕染开去,引向宏大社会背景。 D . 小说构思巧妙,情节转换自如,前后中间皆有照应,将一群普通人的故事写得别开生面。
    2. (2) 关于文中与“雾”相关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是陷在山里的,云雾也多……”中的“云雾”是少女芸川青春萌动时复杂情愫的具化。 B . “白墙框住的天空时而云雾弥漫……”中的“云雾”暗示了时局变幻,推动了情节发展。 C . “元宵节在夜雾的拐角处候着”中“夜雾”为实力悬殊的生死较量渲染了热烈悲壮的氛围。 D . 小说标题“麒麟踏雾来”中的“雾”既指岭南山城特有的气候环境,也是对战争的隐喻。
    3. (3) 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麒麟”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内涵。
    4. (4) 这篇小说散文化特点明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