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二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最初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布币、刀币、固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将各种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 式在此后被长期使用。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囤积或铜铸器皿的习惯,所以铜钱流通 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使用。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于是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后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晚清时,政府开始铸造银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 元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白银国有化,禁止白银外流,这为抗战胜利 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

    1. (1)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货币制度发展历程的特征。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诞生的背景。
    3. (3)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货币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