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由于人们在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社会接入新的信息技术时,就会产生信息技术富有者与信息技术贫穷者之间的数字鸿沟。

    “数字代沟”是数字鸿沟概念的一个分支,是数字鸿沟在家庭层面的表现,也是传统代沟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研究数据表明,无论是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还是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年轻群体都领先于年长群体,两代人的“地位”在网络世界发生颠覆。

    研究表明,微信作为了解数字代沟现状的一个视角,它的使用情况显示出较大的代际差异(见下表),无论是微信使用的功能类型还是功能数量,亲代与子代都有着明显不同。研究者通过对数字代沟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亲代年龄越大、子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大;子代年龄越大、亲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小。亲代年龄比子代高出越多,子代受教育程度比亲代高出越多,居住地发达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大。

    研究者还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数字代沟的出现而恶化,微信等新媒体也带来了弥合矛盾的契机。亲代坦然承认自己在新技术方面的不足,虚心向子代请教;子代欣喜地看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主动向亲代传授数字知识。年轻人对老年人进行数字文化的反哺,可以有效地缩小数字代沟,也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数字反哺的背后,是子代指引亲代亲近数字社会的努力,子代与亲代一同消除数字话语体系中的隔阂,亲代也能感受到在数字世界中的体面与尊严,两代人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

    家庭角色与微信功能使用数交叉列表

    项目

    功能

    总计

    文字

    图片

    视频

    语音聊天

    语音

    视频聊天

    朋友圈

    转账

    付款

    购物

    定位

    亲代计数百分比

    126

    85.7%

    118

    80.3%

    53

    36.1%

    51

    34.7%

    81

    55.1%

    52

    35.4%

    108

    73.5%

    31

    21.1%

    42

    28.6%

    10

    6.8%

    3

    2.0%

    147

    子代计数百分比

    126

    98.4%

    118

    92.2%

    63

    49.2%

    55

    43.0%

    110

    85.9%

    87

    68.0%

    94

    73.4%

    83

    64.8%

    65

    50.8%

    59

    46.1%

    37

    28.9%

    128

    计数

    252

    236

    116

    106

    191

    139

    202

    114

    107

    69

    40

    275

    (取材于林枫、李博、朱秀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网课学习、远程办公、电子行程卡、电子健康码等数字化技术成为人类与病毒周旋的重要武器。然而,在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也前所未有地暴露出来,部分老年人由于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数字化设备,在智能化的疫情防控中显得局促而尴尬。要尊重中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的感受与权益,就要填平这道数字鸿沟,家庭内部的代际交流对此有直接影响。

    家庭场域内存在着一种“文化反哺”现象,即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文化传播。它是中国人反哺情结的存续,彰显着儒家孝道的深层内涵。伴随着数字鸿沟的产生,文化反哺也增加了新的形式,即“数字反哺”。

    要帮助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迈过鸿沟,数字反哺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家庭内部亲子沟通越好,数字反哺越是频繁、深刻。同时,数字反哺又能显著提升两代人在亲子沟通中的幸福感,无论是亲代主动向子代请教,还是子代主动反哺,都能够让亲代感受到被子女照拂,也能让子代感受到被父母需要和尊重,双方对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都会产生更加正向的感知。

    然而遗憾的是,调查显示,目前数字反哺效果并不太理想。虽然在家庭内时有发生,但数字反哺的形式意义大于内容。主要表现有:子代很少主动教授亲代如何使用数字服务,亲代往往是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才会向子女请教;很少有子女认为自己应当主动教给父母新的数字文化知识,在他们看来,父母的认知落后于自己是由年龄带来的必然差异,况且向父母解释流行知识太费劲;对信息欺诈的预防、进行安全上网的指导,也总是在看到父母扩散不实信息或财物受损后才会短暂发生。究其原因,数字鸿沟的宽度更多和亲代的阅历、学历及其所处的同辈人际环境有关,子代主动反哺的意识不强烈,反哺行为不具备可持续性,物质与时间成本投入不足,诸多因素导致数字反哺大多停留在浅表层面。

    (取材于侯耀婕的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代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传统代沟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表现形式。 B . 导致两代人的家庭地位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C . 随两代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差增大而减小。 D . 是弥合家庭矛盾的契机,拉近两代人关系。
    2. (2)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对“数字反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指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播数字文化。 B . 可帮助年长一代很好地适应数字社会。 C . 在亲子沟通良好的家庭中效果更明显。 D . 其效果的根本保证是子代的投入成本。
    3. (3)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较为发达的城市中,数字反哺的需求较少。 B . 因两代人使用数量接近,“朋友圈”无法成为数字反哺的有效途径。 C . 使用微信时,子代与亲代相比,更多选择与生活便利有关的功能。 D . 新冠疫情的发展导致了两代人之间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急需弥合。
    4. (4) 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数字反哺”的效果,材料一更加乐观。 B . 材料二中的“数字鸿沟”均指“数字代沟”。 C . 两则材料都关注到了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D . 两则材料都是从实际调查分析中得出结论。
    5. (5) 李明的妈妈请他教自己安装和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李明认为太麻烦而不愿意做。请你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向李明说明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进行数字反哺的意义,并就如何帮助妈妈提出具体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