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 1. (2022七下·临海期中) 如图1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1)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 (2) 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

      ①如图2甲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选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3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3. (3) 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