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河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 , 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糸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呑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乃夜发书,陈篋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 , 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B .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C .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岀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D .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限,文中指屏障、险阻;与“严限追比”“越长城之限”中的“限”均不相同。 B . 文章,文中指国家的法令、礼乐制度;今通称独立成篇、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 C . 溢,通“镒”,与“锱”“铢”“寻”等均为古代重量单位,只是所指重量不等。 D .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全书计三十三卷,十二国“策”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秦不仅面见,而且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最终失意而归,潜心研读,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好学的精神值得赞扬。 B . 苏秦远赴秦国游说秦王连横而受挫,最主要的原因是苏秦此时还没有掌握《太公阴符》,使秦王觉得他只会夸夸其谈。 C . 苏秦精研《太公阴符》一整年,得其精要,这大大增强了他游说诸侯的信心;他成功游说赵王而为赵相,合纵而抗秦。 D . 苏秦游说秦王高谈阔论,颇显辩士口若悬河之才;游说赵王,则隐其辞锋,简言“抵掌而谈”:纵横家形象跃然纸上。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②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5. (5) 本文评说苏秦“约从散横”的效果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