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临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餐饮粮食浪费现象有多严重?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曾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另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饥饿人口将在今年增长82%,达到2.7亿人,20亿人无法稳定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

    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供给看,进口方面,在新冠疫情与东非煌灾的叠加冲击之下,许多农业生产大国宣布限制粮食出口;自给方面,南方遭遇特大洪灾侵袭,部分农田减产甚至绝收。从粮食需求端看,疫情过后,人们将更加注重安全、健康、绿色、生态、智能的餐饮消费,许多好的消费方式被重新认识,分餐制、公筷、小份菜、称重套餐等新的消费方式开始流行起来,推动粮食节约意识再次兴起,大众餐饮消费也将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方向升级发展。

    (摘编自《一年浪费粮食千万吨,仍有3亿隐性饥饿人口,如何才能端好“中国碗”?》,有删改)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但是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储存、流通、加工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浪费。在收割环节,一些尚未实现机械化收割的地方因为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导致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8%;在运输环节,物流设施和方式比较落后,抛撒遗留损失粮食150亿斤;在加工环节,过度追求精、细、白,导致企业过度加工,每年因此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

    紧平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基本态势,稳定粮食供给水平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艰巨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

    (摘编自《连年丰收仍要倡导节约粮食》)

    材料三:

    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但是,一些地方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多管齐下,采取更有力的举指,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加强餐饮节约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增强粮食安全危机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抵制餐饮浪费。

    加强不良消费习惯改变。大力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大力开展“光盘行动”。餐饮企业在提供宴席服务时,要科学设计菜单或套餐,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台数量,切实提升餐品和服务质量,引导顾客理性订餐、合理消费。

    加强餐饮法规制度约束。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严明的法规制度是制止餐饮浪费的根本之策。加强立法约束,以法规形式规范餐饮消费行为。

    加强餐饮消费督促检查。各地要做好对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指导工作,建立督导、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和考核工作力度,深入餐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督导,确保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摘编自《多管齐下,有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餐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据测算,在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 B . 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今年,在新冠疫情、东非煌灾以及南方洪灾的影响下,粮食供求比以往年份都要更加紧张。 C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狠抓粮食生产,又要大力减少粮食产后的损失和浪费。 D . 只要我们多管齐下,加强节约教育,改变消费习惯,进行立法约束,加大督查力度,就能制止餐饮浪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介绍当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粮食损失和浪费的问题,材料三侧重介绍解决粮食浪费问题要采取的措施。 B . 粮食的收割、储运和加工等环节构成了漫长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上造成粮食浪费的因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C .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安全、健康、绿色、生态、智能的餐饮消费,大众餐饮消费已经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方向升级发展。 D .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浪费粮食都是极其不应该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3. (3) 解决粮食浪费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