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2022七下·鄞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闲,道路萧条。(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称(本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材料二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大多数人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材料三 开元初年,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当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了一些改革。如他任用的宰相姚崇、宋瑾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1. (1) 阅读材料一说说,唐朝初年,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为此,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阅读材料二可知,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个频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大多数人却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形成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3. (3) 阅读材料三说说,唐玄宗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归纳这一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4. (4)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治世局面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