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大连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垍虽年少,而器局峻整,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於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益痼,会卒,赠太子太傅。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弼谐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和《新唐书•裴垍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B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C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D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策”,指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 . “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 C . “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是由宦官来担任的。 D . “拾遗”,唐代谏官名,历代官名相同;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被称“杜拾遗”。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 B . 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不少贤能官员;李吉甫据此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C . 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时, 裴垍深得皇帝信任,故能参与各种机密事务;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D . 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②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

    5. (5) 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塑造了裴垍这一形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