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1九上·玄武期末) 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某兴趣小组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1. (1) 探究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铜表面生锈,生成“铜绿”(化学式:Cu2(OH)2CO3)的原因。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

      序号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

      【得出结论】①说明铜生锈需要水的一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②通过实验证明铜与H2O和反应产生“铜绿”。

      ③碱石灰的作用是

    2. (2) 探究CuO和氢气的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实验①,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实验②: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其在不同时间(t)所得固体中Cu2O的质量(m)如图2所示。

      【实验结论】取实验①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3. (3) 【实验反思】兴趣小组认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主要为“经历 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请结合实验结果和计算分析,说明“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
    4. (4) 探究硫酸铜溶液与铝反应的产物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在试管中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惊奇的发现试管中铝片表面有气泡生成,并收集了该气体。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SO2;猜想2:可能是H2;……

      【实验探究】甲同学用手轻的在盛有该气体的试管口煸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发现该气体无气味,认为猜想1不成立,其原因是。乙同学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接着进一步实验,验证该气体为H2

    5. (5) 【解释和结论】铝片表面生成的少量气泡为H2 , 硫酸铜溶于水后,会发生如下变化:

      ①CuSO4在水中解离出Cu2+

      铝片和H+会发生如下变化:

      【拓展延伸】材料1:硫酸铝溶于水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

      材料2:在一定条件下,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里的悬浮杂质。

      根据以上信息,请解释硫酸铝也可以用来净水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