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七下·黑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细节中的鲁迅

    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②翻译家黄源早年与鲁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经常去鲁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饭。鲁迅先生对于一天所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中,黄源某月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记在日记上,但日记中只记黄源先生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来、河清(黄源先生别名)来”,而对于在家里吃饭的事,鲁迅先生却从来不记。有一回,黄源先生又去了,给鲁迅先生买了两盒点心,那天晚上,两人便一边吃点心一边聊天。事后,黄源先生在鲁迅的日记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黄源先生因此感慨道:“从这一琐事上,我却领悟到鲁迅先生的一条规律,就是凡是他对别人付出的,从不记账,而别人给予他,他都记在账上,即使是两盒蛋糕,琐事如此,大事也一样。”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虽然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却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先生的无私精神和博大情怀。

    ③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从福建菜馆叫了一碗鱼丸子,吃的时候,海婴先吃的,吃了一个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就夹起一个来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海婴,并给海婴又夹了几个,海婴吃了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批评海婴。见此情形 , 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新鲜,原来,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海婴吃的是不新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这就是鲁迅先生,即使是教育孩子这样一件小事,也极其认真,诚如许广平事后感慨的那样:“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④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其实,细节中的鲁迅先生,会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去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过这些细节化的东西,我们能够走近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鲁迅,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 (1) 本文记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三件细节小事,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人物品质

      尊重友人

      先生的两则日记

      先生鉴别不新鲜的鱼丸子

    2. (2) 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关上门回屋。

    3. (3) 第③段中加点的“此情形”具体指什么?
    4. (4) 文章第①段引用了王冶秋《怀想鲁迅先生》中的句子,第②段、第③段引用了黄源先生和许广平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5. (5) 联系本文,结合实际说一说我们应当向鲁迅先生学习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