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下·辽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公元前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爱国主义已经具备一种较为确定的内涵,意指一种建立在理性、自由平等、共同体对公民义务基础上的政治情感。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把城邦比作一艘船,那么公民 , 同舟共济。而在孔子及那些经天纬地的古儒那里,则不乏“邦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表达——这层对政治共同体保留疏离与不合作的内容,与17世纪英国辉格党为爱国主义所注入的反对国王和政府、争取自由与权利的内容也有相通之处。

    而民族主义,是到了18、19世纪,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兴起的。它的功能性极为突出,就是为建国而服务。在近代殖民地与被压迫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它更是作为落后国家与地区人民团结的动员工具而大加流行。在这之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结合起来,难解难分。

    如今,舆论场撕裂得很厉害,在“爱国”这件事上尤其是。_②___ , 都有个默认的前提——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爱国是应然价值,或至少不会明目张胆地反对。争议的只是“何为爱国”,而不是“”。“恨国党”“你国”“公知”“粉红”“五毛”……一切被卷入这舆论场里的指称,都天然地带有浓浓火药味,它们针锋相对,谁也不服谁。显然,关于“爱国主义”,乃至与它相伴相生的“民族主义”,共识越来越少,鸿沟越来越深。何以至此?共识的重建有否可能?这需要我们更加审慎地去看待这件事。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或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