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6-22 浏览次数:8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b></b>
  • 1.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背的是(    )
    A . 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       B . 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C . 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       D . 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
  • 2. 2016年1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又有 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被载入元素周期表。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294 118Uuo,“294”是指该原子的(    )
    A . 原子序数    B . 电子数    C . 中子数    D . 质量数
  • 3. 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B .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该反应的反应热 C . 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为E1 , 且反应放热 D . 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 4.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 乙醇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 . 氧化镁用于电解冶炼单质镁         D . 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 5.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元素周期表中有七行,七个周期,有18列, 18个族 B .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 短周期元素是指1~20号元素,其中大多数为非金属 D .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种数与对应的原子种数一样多
  • 6. 下列反应中,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

    选项

    金属

    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温度/℃

    A

    2.4 g锌片

    3 mol·L1硫酸200 mL

    40

    B

    2.4 g锌粉

    1 mol·L1硫酸200 mL

    30

    C

    2.4 g锌粉

    3 mol·L1硫酸200 mL

    40

    D

    2.4 g锌片

    3 mol·L1硫酸200 mL

    30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氨分子的电子式: C . 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            D . 乙烯的球棍模型:
  • 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装置可用于皂化反应,制备少量肥皂 B . 乙装置可用于萃取,用酒精提取碘 C . 丙装置可用于蒸馏,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D . 丁装置可用于过滤,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 9.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 Mg2、Al3、Cl、OH    B . Na、Ba2、OH、SO42- C . K、Na、NO3-、HCO3-   D . K、NH4+、CO32-、OH
  • 10.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 B . H和 H C . CH3CH2OH和CH3OCH3 D . CH4和C2H6
  •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钠与水反应:Na+ H2O = Na++2OH-+2H2 B .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OH-= Cl-+ ClO-+H2O C . 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Fe3+ + Cu= Fe2+ + Cu2+ D .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Ba2++SO42-+OH-= BaSO4↓+H2O
  • 12.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CH4 + Cl2 CH3Cl + HCl B . C . D .
  • 13. 将铁片和碳棒按图示方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针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棒是负极 B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外电路中电流由铁片流出经过电流计流向碳棒 D . 该装置的总反应为:Fe + Cu2+ = Fe2+ + Cu
  • 1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 2NH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增大压强能减慢反应速率 C .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 = v(逆) = 0 D . 达到平衡时,N2和H2能100%转化为NH3
  • 15. 下列相关实验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洗气除去 B . 乙烯、苯都易燃烧,燃烧时都产生明亮火焰、大量黑烟 C . 乙酸乙酯、油脂都能水解,且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更完全 D . 葡萄糖、淀粉都有还原性,都能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 16.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前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R C .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D . 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ⅦA族
二、<b >实验题</b>
  • 17.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 (1) 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Cu片加入冷的浓硫酸中没有变化,说明Cu在浓硫酸中也会钝化 B . 石油分馏时,控制温度,收集到的汽油为纯净物 C . 用激光笔照射肥皂水,有丁达尔效应,说明肥皂水是胶体 D . 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无银镜,说明淀粉未水解 E . 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硫酸铵、硫酸钾溶液时,都发生了盐析
    2. (2)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

      已知:FeSO4+NO=[Fe(NO)]SO4 , 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2+时突显明显棕色。

      ①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

      ②由分液漏斗向Y形试管右侧加入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本实验A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 , B的实验现象为;若只有NO生成,B的实验现象是

三、<b >综合题</b>
  • 18. 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用Na2C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2SO3。其实验流程如下:

    1. (1) SO2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形成
    2. (2) 用Na2CO3溶液能吸收SO2的原因是
    3. (3) 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

      ②2NaHCO3+ SO2+H2O=2CO2↑+Na2SO3

      ③Na2SO3+ SO2+H2O=2NaHSO3

      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是所示,图中的线2表示的组分为(填化学式)。

    4. (4) 实验时,“反应II”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获得的Na2SO3产品久置后质量变重,主要原因是
  • 19. 甲醇(CH3OH)是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工业常以CO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备甲醇。
    1. (1) 甲醇与乙醇互为;完全燃烧时,甲醇与同物质的量的汽油(设平均组成为C8H18)消耗O2量之比为
    2. (2) 工业上常用“水煤气法”获得CO和H2 , 其反应原理如下:

      C(s) + H2O(g) CO(g) + H2(g)  CO(g) + H2O(g) CO2(g) + H2(g)

      某水煤气样品中含0.2LCO、0.5LCO2 , 则该样品中含H2L。

    3. (3) 工业上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H2 , 其中节能效果最好的是       。 
      A . 高温分解水制取H2:2H2O 2H2↑+ O2 B . 电解水制取H2:2H2O 2H2↑+ O2 C . 甲烷与水反应制取H2:CH4 + H2O 3H2 + CO D . 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H2:2H2O 2H2↑+ O2
    4. (4)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测得CO和CH3OH(g)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mol·(L·min)-1

      ② 能够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填选项)。

      A.CO、H2和CH3OH三种物质的浓度相等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D.相同时间内消耗1 mol CO,同时消耗1 mol CH3OH

    5. (5) 为使合成甲醇原料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实际生产中制备水煤气时还使用CH4 , 则生产投料时,n(C)∶n(H2O)∶n(CH4)=
四、<b >填空题</b>
  • 20.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⑧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 (1) 上述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填元素符号)。
    2. (2) 元素①的非金属性比元素⑥强,可以用来证明该结论的事实是:
    3. (3) 元素②的气态氢化物与⑧的单质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为
    4. (4) 元素③和④形成的化合物中可以做供氧剂、漂白剂的是(填化学式)。
    5. (5) 元素③、⑤和⑦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其的主要作用为
五、<b >推断题</b>
  • 21.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用乙烯可以制得许多工业材料和日用品。乙烯能发生下列转化关系:

    1. (1)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2. (2) B中所含官能团的电子式为,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 (3) 已知氯乙烯不溶于水,沸点为-13.9℃,则反应②产物A分离的方法为;聚氯乙烯(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关于聚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纯净物    

      B. 可以燃烧   

      C. 能使溴水褪色   

      D. 可用作食品保鲜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