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理综-化学期末考...

更新时间:2018-11-09 浏览次数:1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
    A . 氯化物    B . 合金     C . 硫化物    D . 氧化物
  • 2. 金刚烷胺可用于治疗A型流感病毒,其结构简式及合成路线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尿素的分子式为CO(NH2)2](    )

    A . 金刚烷是不饱和烃                B . 金刚烷胺的分子式为C10H16N C . 上述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D . X与尿素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是H2O
  • 3. 如下图,a、b是两根碳棒。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b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 滴加酚酞试液,b极附近溶液颜色变红 D . 铜片上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 = Cu
  • 4. 下列陈述Ⅰ、Ⅱ符合题意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浓硫酸滴到湿润的蔗糖中,蔗糖变成黑色海绵状

    C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D

    饱和Ba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

    Ksp(BaSO4)<Ksp(BaCO3

    A . A    B . B    C . C    D . D
  • 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0g46%的乙醇溶液所含氢原子数为1.2NA B . 0.5mol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2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3NA D . S2和S8的混合物共38.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为1.4NA
  • 6.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为10,且它们分别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四种元素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X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四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在第二周期 B . W所在主族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或8,不可能为18 C . 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反应 D . 工业上获得X、Y单质的方法主要是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
  • 7.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 B .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 .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 D .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二、<b >实验题</b>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将浓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备SO2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B的作用是
    2. (2) 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SO2性,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装置D中NaOH全部转化为NaHSO3的标志是
    3. (3) 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时,反应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I.HSO3与ClO恰好反应

      Ⅱ.NaClO不足

      Ⅲ.NaClO过量

      甲同学分别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试管中,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反应属于哪一种情况,请完成下表:(已知酸性:H2SO3>H2CO3>HClO)

    4. (4)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室温下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与水解平衡常数Kb的相对大小:
三、<b >填空题</b>
  • 9. 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工业上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从某酸性废液(主要含Cu2+、Fe3+、 H+、Cl)中制备氯化亚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步骤①中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
    3. (3) 步骤④中所加物质X为:
    4. (4) 步骤⑤的操作是:
    5. (5) 步骤⑥应调节溶液pH呈酸性,且用乙醇洗涤CuCl晶体,目的是:
    6. (6) 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理论上(填“是”或“不”)需要补充(不考虑调节等消耗);理由是
    7. (7) 工业上还可以采用以碳棒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得到CuCl。电解CuCl2溶液,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 10. 研究含氮污染物的治理是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I.污染物SO2、NOx经O2预处理后用CaSO3悬浊液吸收,可减少尾气中SO2、NOx的含量。T℃时,O2氧化烟气中SO2、NO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1) T℃时,反应3NO(g)+O3(g) 3NO2(g)的△H=  kJ·mol-1
    2. (2) T℃时,将0.6 mol NO和0.2 molO3气体充入到2L固定容积的恒温密闭容器中,NO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T℃时,反应3NO(g) +O3 (g)  3NO2 (g)的平衡常数K=

      ② 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写字母)。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B.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O3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 (3) II.NO2的二聚体N2O4是火箭中常用氧化剂。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2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恒容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囊。关闭K2 , 将各1 mol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真空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L(忽略导管中的气体体积)。

      ①容器A中到达平衡所需时间ts,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0.8倍,则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O2)=

      ②平衡后在A容器中再充入0.5 mol N2O4 , 则重新到达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在②平衡后,打开K2 , 重新到达新平衡,B气囊的体积为0.8aL,则在打开K2之前,气囊B的体积为L。

  • 11. Ⅰ.工业上制取硝酸的主要流程图如下图1:

    1. (1)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N2和H2。装置A的名称是;其中N2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方法是先将空气,然后即可得到;H2可以水和天然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高温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
    2. (2) 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的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反应CO(g)+H2O(g) CO2(g)+H2(g)来实现。已知1100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4,若要使CO的转化率超过8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3. (3) Ⅱ.利用石灰乳来除去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 ,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上图2。已知NO和NO2按1:1通入碱液中生成亚硝酸盐。

      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 (4) 该工艺需控制NO 和NO2 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若n(NO):n(NO2)<1:1,则会导致
  • 12. [化学——选修5物质结构与性质]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工业上以铁硼矿为原料制备硼酸,铁硼矿含有Mg、Fe、Ca、Al、B、O等多种元素,它的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

    1. (1) 基态铁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族,在水溶液中常以Fe2+、Fe3+的形式存在,其中更稳定。
    2. (2) 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NaBH4 , 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 (3) 工业上冶炼铝不用氯化铝,因为氯化铝易升华,其双聚物Al2Cl6结构如图所示。1mol该分子中含个配位键,该分子(填“是”或“不是”)平面型分子。

    4. (4) 依据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中B、C、O、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表示N元素的相对位置。

    5. (5) 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体参数a=0.405nm,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g·cm-3
四、<b >推断题</b>
  • 13.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M是一种重要材料的中间体,结构简式为:(CH3)2CHCOO-(C6H4)-CHO。合成M的一种途径如下:


    A~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的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①Y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种峰;

    ②RCH=CH2  RCH2CH2OH;

    ③两个羟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易脱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Y的结构简式是
    2. (2) 步骤①的反应类型是
    3.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E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b.1 molB完全燃烧需6 mol O2


      c.C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1 molF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

    4. (4) 步骤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 (5) M经催化氧化得到X(C11H12O4),X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简为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b.水解只生成芳香醇和二元酸,且二元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