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海宁市三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9-04-09 浏览次数:2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 ①②③④    B . ⑤⑥⑦⑧      C . ③⑤⑥⑦⑧     D . ③④⑤⑥⑦⑧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 B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H2的速率 C . 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 D . 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 . 升高温度和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都使反应物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加 C . 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实验测定,比如可以测量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或者可以用比色的方法测定溶液颜色的深浅进行换算 D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 4. H2O2分别在无催化剂、催化剂M和N作用下分解,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2H2O2(l)= 2H2O(l)+O2(g)  ΔH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ΔH= E2-E1 B . 实验中,M催化效率低于N C . 加入催化剂M、N,降低了反应的ΔH D . 在无催化剂时,该反应历程活化能最低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铁螺丝连接锌板时,铁不易生锈 B . 2NO(g)+2CO(g) N2(g)+2CO2(g)向正方向进行时,ΔS<0 C . 单斜硫放出热量可转变成正交硫,由此可知正交硫更稳定 D . 已知 ,则ΔH1+ΔH2=ΔH3
  • 6.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同时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Ba(OH)2与NH4Cl的反应           B . 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 .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 酸碱中和反应
  •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增大反应速率的 B .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发生有效碰撞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 . 发生碰撞的分子只要具有足够的能量,就能够发生有效碰撞 D . 光、电磁波、超声波等因素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 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 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B .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 .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 .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 9. 有关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将X和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不易腐蚀

    将片状的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剧烈

    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和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Z

    根据以下事实,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   )

    A . 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 . 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 . 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 . 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且X做负极
  • 10. (2016高一下·怀仁期中)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 . 10℃20mL 3mol/L的X溶液 B . 20℃30mL 2mol/L的X溶液 C . 20℃10mL 4mol/L的X溶液 D . 10℃10mL 2mol/L的X溶液
  • 11. 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 绝热容器,温度不再改变 B . 恒容时,压强不再改变 C . 恒压时,体积不再改变 D . 断裂2 mol O—H键同时形成1molH—H键
  • 12. 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

    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 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 . 生铁的腐蚀中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C . 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D . 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 – 2e=Fe2+
  • 13. 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   )
    A . 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 B . 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发生电化学腐蚀 C .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 .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 14. 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体积可调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 增加Fe的表面积                B .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 C .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 . 保持总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 15.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 B . 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 . 电极Ⅱ逐渐溶解 D . 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
  • 16. (2016高二上·西湖期中) 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及防腐说法错误的是(   )
    A . 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铁的腐蚀速率加快 B . 为了防止钢铁设备腐蚀,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应另附加一惰性电极,惰性电极作阴极 C . 可以采用改变金属组成或结构的方法防止金属腐蚀 D . 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 17.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B .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 . 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 . 反应CH4+H2O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 18. 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增大 B . 书写相同的反应,平衡常数的数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D . 对于3Fe(s)+4H2O(g) 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19.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 . NaCl(HCl)                B . NaOH(NaOH); C . CuCl2(CuO)                D . CuSO4[Cu(OH)2]
  • 20.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 . 反应的活化分子数                  B . 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C . 化学平衡常数                     D . 化学反应速率
  • 21. 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42- 2PbSO4+2H2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电子流动方向由A经导线流向B B . 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2e-+SO42-=PbSO4 C . 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的正极相连 D . 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42-+4H+
  • 22. 已知H2(g)+Br2(g)=2HBr(g) △H=-102 kJ·mol-1 , 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则表中a为(   )

    A . 230    B . 200    C . 404    D . 260
  • 23.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ΔH1;C(s)+O2(g)=CO(g)ΔH2

    ②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

    ③H2(g)+1/2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

    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

    A . ②③④    B . ④    C . ①    D . ①②③
  • 24.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溶液浓度增大pH变小 B . 电解硝酸银溶液,要消耗OH--溶液pH变小 C . 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浓度减小pH不变 D . 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溶液pH不变
  •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 B . 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 .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 . 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二、<b>填空题</b>
  • 2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符合题意的是_______
      A . 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 . 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合算 C . 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 . 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 (2) 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
  • 27. 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 (1)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图的曲线中(填“a” 或“b”)表示加入铁触媒(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2. (2) 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

      平衡的是

      A.3υ(H2=2υ(NH3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2n molNH3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 (3) 为了寻找合成NH3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下表),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实验条件及数据。

      实验编号

      T(℃)

      n (N2)/n(H2

      P(MPa)

      450

      1/3

      1

      1/3

      10

      480

      10

  • 28. 在500℃时,将足量的A固体投入2.0L真空密闭容器中,

    发生A(s) 2B(g)+C(g)反应,测得气体C随时间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1. (1) 已知该反应只有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填“>”、“<”或“=”)。
    2. (2) 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B)=mol·L-1·min-1 , 500℃时的平衡常数K=
    3. (3) 甲烷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

      ①若800 ℃时,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206.1 kJ·mol-1的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CH4

      H2O

      CO

      H2

      3.0 mol·L-1

      8.5 mol·L-1

      2.0 mol·L-1

      2.0 mol·L-1

      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填标号)

      A . v(正)<v(逆)   B . v(正)=v(逆) C . v(正)>v(逆)     D . 无法判断
  • 29. 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并填空:

    1. (1) 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仅用导线进行必要的连接,此时铜板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锌板:
    2. (2) 在B图中,a、b均为石墨电极,若使a极析出铜,则请用导线等进行必要的连接,则b析出:。电极反应式,a极:
  • 30. 如图所示,通电5 min时:第③极增重2.16 g,并且观察到A池中只有一个电极在产生气体,通电5min后 ,A池两极均有气体产生。设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200 mL,求

    1. (1) 直流电源E是极;
    2. (2) 通电前A池中原混合溶液Cu2+的浓度
三、<b >实验题</b>
  • 31.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2. (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3)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