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01:选择题( ...

更新时间:2018-03-21 浏览次数:32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青海)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 .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 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 2. (2016八上·延安期中) 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 3. (2017八上·深圳期中)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 .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 4. (2017·百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比0℃的水冷 B . -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 .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 .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5. (2017·河南模拟)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0℃ B .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 . 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 .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 6. (2017·咸宁) 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态相同的是(   )
    A . 打在枝头的霜 B . 屋檐下结的冰凌 C . 山间的云雾 D . 消融的冰雪
  • 7. (2016八上·民勤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 . 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 . 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 8. (2017·扬州) 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 . 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 . 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 . 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 9. (2018八上·民权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夏天刚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B .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C . 汽车加油时应熄火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D .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10. (2017九上·平顶山期中)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D . 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 11. (2016九上·宝丰期中) 如图所示,把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气的燃烧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煤气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越大 C .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D . 烧水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 12. (2016八上·福建期中) 伟大物理学家牛顿最早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它属于(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平面镜成像
  • 13. (2017·桂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   )
    A . 色散现象 B . 透镜成像 C . 小孔成像 D . 平面镜成像
  • 14. (2017·广东)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 .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 15. (2017·泰安)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 .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16. (2017·日照模拟)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 .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 17. (2017·邵阳) 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 C .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 . 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18. (2016·益阳)

    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成的像是虚像 B .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 .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 .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 19. (2017·广州)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