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1-23 浏览次数:1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中国近代史经历的几个主要历史时期依次是(  )

    ①清朝晚期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③北洋军阀时期  ④国民政府时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③④
  • 2. (2016八上·丰城期中)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3.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上述内容出自(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瑷珲条约》
  • 4. “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建立兴中会,他毕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并通过中国人民自己的奋斗,改变中国的贫弱处境,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 . 张骞 B . 孙中山 C . 康有为 D . 毛泽东
  • 5. 近代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自强之路,他们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以下几个层面(  )
    A . 思想——制度——器物 B . 制度——器物——思想 C . 器物——制度——思想 D . 思想——器物——制度
  • 6.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7. 台儿庄战役后,各地媒体连篇累牍的进行报道,中国抗战精神广泛传播,其原因是(  )
    A . 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B . 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 .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 . 抗战中最后一战
  • 8. 解放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唱到:“好比一把剑,直插在蒋介石的心里面。”歌里唱的“一把剑”是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开辟的(  )
    A . 中原解放区 B . 陕甘宁解放区    C . 大别山根据地 D . 中央革命根据地
  • 9. 下列四位都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其中既参加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朱德 D . 贺龙
  • 10. “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跟这段材料相关的战役是(  )
    A . 平津战役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1. 在刚过去的2017年元旦,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指出:“传承历史,启迪今天,奋勇前进,我们就要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2.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 . 1937~1945年 B . 1946~1949年 C . 1950~1952年 D . 1953~1957年
  • 13.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 .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 .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 .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 14. (2016八下·启东期末)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C .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D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 15. (2016八下·启东期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

    A .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B . 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16. (2017八下·平阴期中)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 . 求同存异原则 B . 互不侵犯原则 C . 平等互利原则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7. (2016八下·启东期末)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A . 打破隔绝,合作共赢 B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D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18. (2016八下·启东期末)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民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改革开放前广大的农村物价稳定 B . 广东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 . 表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基督教有关的是(  )

    A . 雅典帕特农神庙 B . 巴黎圣母院 C . 洛阳白马寺 D . 麦加大清真寺
  • 20. 在《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它是第一个迈进近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这里的“领头羊”是指(  )
    A . 德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英国
  • 21. (2016九上·通州期末)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 . 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 . 封建农奴制度 C .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 D . 资本主义制度
  • 22. 下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法国大革命 C . 巴黎公社成立 D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23. 日本明治政府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吃西餐、学跳交谊舞,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政府实行了(  )
    A . 废藩置县 B . 实行征兵制 C . 殖产兴业 D . 文明开化
  • 24. 有人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 获得了民族独立 B .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 . 以法律形式满足广大人民土地要求 D . 林肯总统被刺杀
  • 25. 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每一个车标后面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下列是一些知名品牌的汽车标志,其中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相关的是(  )
    A . B . C . D .
二、材料问答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这场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们发动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4. (4) 材料三中的“新年的梦想”是怎样变成实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春联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 (3) 材料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出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 28. 资金、市场、原料、劳动力和技术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五个重要的因素,每一次资本主义的重大进步都是围绕着这五个因素的开拓与调整。结合图示探究问题。请回答:

    1. (1) 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金?
    2. (2) 北美人民为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什么斗争?请写出其领导人的历史功绩。
    3. (3) 19世纪60年代,俄国为获得自由的劳动力,废除什么制度?美国颁布了什么法令,从而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4.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