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离不了孔子,今天仍然要学习孔子,是因为孔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表述有两个关键词。第一,孔子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体现在他的思想中,保留在他的著作中。第二,这种生活方式是“独特而合理”的:独特是指特殊性,和世界其他文化不一样;合理是指合宜性,非常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背景。

    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将政治和道德的内容加入其中,彻底转变了儒的内涵,将其由术士上升为一个学派,使之成为先秦影响最大的派别之一。

    对周礼的态度与其他学派不同,是儒作为一个学派最明显的特点。礼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特征,是由野蛮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古人认为,鹦鹉能够讲话,但仍然是鸟;猩猩能够讲话,但仍然是兽。如果没有礼,人和禽兽就没有区别了。禽兽没有礼,所以乱伦胡来。圣人不忍心看到人处于这种局面之中,于是以礼教人,使人有礼,从此有别于禽兽。

    世界上不同文化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都由野蛮进入了文明,但走的路线不同。欧洲文明走的是契约路线。古希腊有很多独立的城邦,城邦中的个人在政治上是独立的。他们共同选举自己的代表,与之订立契约,让被选举者来管理。这种背景决定了选举人与被选举人之间属于契约关系。这是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欧洲文明的根本特征。与此不同,中华文明走的是礼的路线。钱穆说:“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就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礼掌管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既是家庭的准则,也是国家的准则。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即在于这个“礼”字。这个道理,西方一些学者也认识到了。孟德斯鸠说:“他们(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意思是说,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礼,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与西方文明大为不同,具有强烈的特殊性。

    “中华民族”这个词,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但什么是中华民族,却大有讲究。民族原本是一个血亲的概念,特指拥有一个共同祖先,沿着血亲不断发展,内部有着密切血缘联系的群体,如犹太民族、日耳曼民族、蒙古民族、朝鲜民族等。中华民族则不同,它包括56个民族,这些民族之间很多并没有血缘联系。近代以来,在与其他文明接触的过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现象,逐渐将中华民族归为一个文化概念。华夏(中华)之名,不是指一个地域,也不是指一个血统,而是指一个文化的族名。“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华文明重礼仪,礼仪为大,大就是夏。因为重礼仪,所以有服装之美,美就是华。华夏二字含义相同。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就是这个意思。中华民族从野蛮进入文明走的是礼的路线,礼是其核心的特征。凡是认同这种文化的,在历史上都可称为中华民族。

    礼是用来治国的,这是礼最重要的功能。一般认为,礼字起源于祭神。“褴”字从示从业,“示”与祭祀相关,“业”代表案几上放着供品。后来又由祭神、祭祀转移到人。周代制礼作乐之后,有吉、凶、军、宾、嘉之礼,更加系统,治理国家之责全系于礼之上。先秦时就有礼是“国之干”“国之纪”和“国之常”的说法。“干”“纪”“常”都是针对治理国家而言的。一个国家要治理好,在中国的文化系统中,不能离开礼,礼是国家的基本骨干和基本纲纪。

    除了治国,礼还有教人的功能。由野蛮进入文明,作为个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必须懂礼。懂了礼,按照礼的规矩做事说话,言行视听,就有了教养,成了文明人。“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左传》)君是发布号令的,臣是俯首听命的,父亲的责任是慈,孩子的责任是孝,哥哥的责任是爱,弟弟的责任是敬,丈夫的责任是和,妻子的责任是柔,婆婆的责任是慈,媳妇的责任是听。这些都由礼来规定。遵从礼做事讲话,人就显得有教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叫“懂事”,反之别人就会批评其“不懂事”,与野蛮人无异。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但道德必须依靠礼来表现,没有了礼,道德就无从讲起。

    因为重礼讲礼,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风。耕读传家,家风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一个家庭好不好,与家风好坏有直接关系,而家风好不好,关键又在于是不是重礼。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不大提这个了。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先富了起来,但因为重视家风的传统断裂了,这些家庭的家风出现不少问题。这些年,家风问题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向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表现。

    总之,我们今天仍然离不了孔子,仍然要学习孔子的思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伦理社会,离不了礼的文化。礼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如何既保留传统的优势,又学习西方的优点,走出一条既不完全同于传统,又不完全同于西方的崭新之路,极大地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也是我们不得不提交的历史答卷。

    (摘编自杨泽波《中国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对中国文化的奠基》)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孔子为我们提供的独特而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今天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决定性意义,今天仍然要学习孔子。 B . 古希腊有很多独立的城邦,他们共同选举自己的代表,与之订立契约,选举人与被选举人之间属于契约关系。 C . 民族原本是一个血亲的概念,如蒙古民族等沿着血亲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则不同,56个民族之间没有血缘联系。 D . 中国文化重视家风,家风是耕读传家不可缺少的内容。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富裕了,因而家风出现不少问题。
    2. (2)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古人认为,人们有了礼,才有别于鹦鹉、猩猩这些鸟兽。 B . 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即在于这个“礼”字,西方一些学者也认识到这一点。 C . 一般认为,礼字起源于祭神,“禮”字从示从。在礼的诸多功能中,教人比治国重要。 D . 我们要保留传统的优势,又要学习西方的优点,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3. (3) 下列对原文引用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四段引用钱穆的言论,论述了中华文明走的是礼的路线,礼掌管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既是家庭的准则,也是国家的准则。 B . 文章第四段引用孟德斯鸠的言论,论述了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礼”字,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讲礼。 C . 文章第五段引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的话,论述了作为血亲概念的民族沿着血亲不断发展,内部有着密切血缘联系。 D . 文章第七段引用《左传》中的话,论述了礼还有教人的功能,进而阐述人们的言行都由礼来规定,遵从礼做事讲话,人就显得有教养。
    4. (4) 下列选项中有关“礼(周礼)”的阐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 礼是由野蛮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礼和道德。 B . 中华文明走的是礼的路线,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 C . 礼是中华文明核心的特征。中华文明重礼仪,礼仪为大,大就是夏。 D .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风,如果家风不好,就会导致人们不重视礼。
    5. (5) 本文说“对周礼的态度与其他学派不同,是儒作为一个学派最明显的特点”。下列两则引言体现了孔子和商鞅对周礼的不同态度,请简要分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君书·更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哈姆莱特①(节选)

    莎士比亚

    王后及波洛涅斯②上。

    波洛涅斯 他就要来了。请您把他着实教训一顿,对他说他这种狂妄的态度,实在叫人忍无可忍,倘没有您替他居中回护,王上早已对他大发雷霆了。我就悄悄地躲在这儿。请您对他讲得着力一点。

    哈姆莱特 (在内)母亲,母亲,母亲!

    王 后 都在我身上,你放心吧。下去吧,我听见他来了。(波洛涅斯匿帷后)哈姆莱特上。

    哈姆莱特 母亲,您叫我有什么事?

    王 后 哈姆菜特,你已经大大得罪了你的父亲啦。

    哈姆莱特 母亲,您已经大大得罪了我的父亲啦。

    王 后 来,来,不要用这种胡说八道的话回答我。

    哈姆莱特 去,去,不要用这种胡说八道的话问我。

    王 后 啊,怎么,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现在又是什么事?

    王 后 你忘记我了吗?

    哈姆莱特 不,凭着十字架起誓,我没有忘记你;你是王后,你的丈夫的兄弟的妻子,你又是我的母亲——但愿你不是!

    王 后 哎哟,那么我要去叫那些会说话的人来跟你谈谈了。

    哈姆莱特 来,来,坐下来,不要动;我要把一面镜子放在你的面前,让你看一看你自己的灵魂。

    王 后 你要干什么呀?你不是要杀我吧?救命!救命呀!

    波洛涅斯 (在后)喂!救命!救命!救命!

    哈姆莱特 (拔剑)怎么!是哪一个鼠贼?准是不要命了,我来结果你。(以剑刺穿帷幕)

    波洛涅斯 (在后)啊!我死了!

    王 后 哎哟!你干了什么事啦?

    哈姆莱特 我也不知道;那不是国王吗?

    王 后 啊,多么鲁莽残酷的行为!

    哈姆莱特 残酷的行为!好妈妈。简直就跟杀了一个国王再去嫁给他的兄弟一样坏。

    王 后 杀了一个国王?!

    哈姆莱特 嗯,母亲,我正是这样说。(揭帷见波洛涅斯)你这倒运的,粗心的、爱管闲事的傻瓜,

    再会!我还以为是一个在你上面的人哩。也是你命不该活;现在你可知道爱管闲事的危险了。——别尽扭着你的手。静一静,坐下来,让我扭你的心;你的心倘不是铁石打成的,万恶的习惯倘不曾把它硬化得透不进一点感情,那么我的话一定可以把它刺痛。

    王 后 我干了些什么错事,你竟敢这样肆无忌惮地向我摇唇弄舌?

    哈姆莱特 你的行为可以使贞节蒙污,使美德得到了伪善的名称;从纯洁的恋情的额上取下娇艳的蔷薇,替它盖上一个烙印;使婚姻的盟约变成赌徒的誓言一样虚伪;啊!这样一种行为,简直使盟约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神圣的婚礼变成一串诡妄的狂言;苍天的脸上也为它带上羞色,大地因为痛心这样的行为,也罩上满面的愁容,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一般。

    王 后 唉!究竟是什么极恶重罪,你把它说得这样惊人呢?

    哈姆莱特 瞧这一幅图画,再瞧这一幅,这是两个兄弟的肖像。你看这一个的相貌多么高雅优美:太阳神的鬟发,天神的前额,像战神一样威风凛凛的眼睛,像降落在高吻穹苍的山巅的神使一样矫健的姿态;这一个完善卓越的仪表,真像每一个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记,向世间证明这是一个男子的典型。这是你从前的丈夫。现在你再看这一个:这是你现在的丈夫,像一株霉烂的禾穗,损害了他的健硕的兄弟。你有眼睛吗?你甘心离开这一座大好的高山,靠着这荒野生活吗?嘿!你有眼睛吗?你不能说那是爱情,因为在你的年纪,热情已经冷淡下来,变驯服了,肯听从理智的判断;什么理智愿意从这么高的地方,降落到这么低的所在呢?知觉你当然是有的,否则你就不会有行动;可是你那知觉也一定已经麻木了;因为就是疯人也不会犯那样的错误,无论怎样丧心病狂,总不会连这样悬殊的差异都分辨不出来。那么是什么魔鬼蒙住了你的眼睛,把你这样欺骗呢?有眼睛而没有触觉、有触觉而没有视觉、有耳朵而没有眼或手、只有嗅觉而别的什么都没有,甚至只剩下一种官觉还出了毛病,也不会糊涂到你这步田地。羞啊!你不觉得惭愧吗?要是地狱中的孽火可以在一个中年妇人的骨髓里煽起了蠢动,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让贞操像蜡一样融化了吧。当无法阻遏的欲望大举进攻的时候,用不着喊什么羞耻了,因为霜雪都会自动燃烧,理智都会做欲望的奴隶呢。

    王 后 啊,哈姆莱特!不要说下去了!你使我的眼睛看进了我自己灵魂的深处,看见我灵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点。

    (选自《哈姆莱特》第三幕第四场,有删改)

    [注]①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留学期间,父王被叔父克劳狄斯杀害。凶手掩盖真相,窃取王位,迎娶王嫂。哈姆莱特通过父亲的鬼魂得以了解事情真相。②波洛涅斯:新任国王的御前大臣。

    1. (1) 下列对戏剧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加点词语“你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分别指代不同的人,前者指新任国王,后者指前任国王。 B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哈姆莱特复杂的感情,既有对母亲的无情讽刺,也有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C . 波洛涅斯怂恿王后严厉管教哈姆莱特,并躲在帷幕后偷听,哈姆莱特发现波洛涅斯后以剑刺穿帷幕,刺死了他。 D . 新任国王克劳狄斯虽然没有直接出场,但他是戏剧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主要矛盾冲突的来源。
    2. (2) 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中人物较少,情节集中,场景集中,选文主要通过哈姆莱特和王后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 B . 莎士比亚很注意语言的锤炼,选文语言生动丰富v富有诗意,比喻形象贴切,如哈姆莱特指责母亲的语言。 C . 莎士比亚善于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合起来,选文中哈姆莱特对已故父王的赞颂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 D . 选文中王后的语言不多,但也足以表现出人物个性化的特点,如“杀了一个国王?!”表现了王后的疑惑与震惊。
    3. (3) 选文的戏剧冲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4. (4) 《论语》中说:“事父母,几谏。”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要委婉地劝说他们。选文中哈姆莱特对王后是“几谏”吗?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材料二: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③,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 , 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汉王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良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③畔:同“叛”。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秦兵A尚强[B未可C轻D臣闻E其将F屠者子G贾竖H易动以利。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素善留侯张良”与“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善”字词义不同。 B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与“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之”字词义不同。 C . “不从必危”中的“危”字与现代汉语的成语“正襟危坐”中的“危”字词义不同。 D . 子房,张良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被封为“留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良把项伯送来的消息告诉了刘邦,刘邦很吃惊。在张良的邀请下,项伯进来见刘邦,刘邦对项伯说日日夜夜盼望着项王的到来,不敢背叛项王。 B . 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他的祖父、父亲做过五代韩王相国。韩国灭亡了,张良的弟弟死后没有以厚礼安葬,张良把全部家财用来为韩国报仇。 C . 沛公听从张良的建议,使用疑兵之计并成功收买了秦军将领。沛公又在张良的建议下袭击秦军并打败他们。秦王子婴请沛公来到咸阳,向其投降。 D . 在得到了汉中土地之后,张良建议汉王烧毁经过的栈道,断绝回去的道路。汉王前行,随后烧毁断绝经过的栈道,项王因此没有了西忧汉王之心。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5. (5) 两则材料都涉及项伯,与项伯有关的主要有哪几件事?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 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这首诗于764年春天写于成都,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吐蕃袭扰,朝廷面临着灾患。②西山寇盗,指吐蕃,当时吐蕃袭扰,诸州陷落。③后主,刘禅,其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刘备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④《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这里用来喻指这首《登楼》。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提挈全篇,“登临”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诗人愁思满腹而登楼,黯然心伤。 B . 颈联的“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诗人正告吐蕃“莫相侵”,义正词严,浩气凛然。 C .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诗人空怀济世之心,只能吟诗以自遣。 D . 全诗即景抒怀,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于一体,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 (2) 清人浦起龙评论这首诗“声宏势阔”,请结合诗的颔联理解这一评论。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各言其志”,而是先用“”这两句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谦虚地说自己对于“礼乐治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两句是“”。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两句表明孔子不认为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而认为公西华能做大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弟子“各言其志”。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说明。并请你简要谈谈孔子称赞曾皙的原因。
    2. (2) 《雷雨》的台词揭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请简要分析下面节选部分中周朴园的心理。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吗?

      周朴园 不,不。谢谢你。

      鲁侍萍 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周朴园 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鲁侍萍 大概她是不愿意吧。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周朴园 嗯,以后她又嫁过两次。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戏剧是艺术和科技融合的产物。“数字”是科技,“戏剧”是艺术,数字戏剧就是将数字科技引入戏剧艺术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纵观历史,戏剧建立在舞台科技基础之上,每一次科技革命的进步都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创新发展。①机械科技革命带来了吊杆,大幕等舞台装置的革新;②电力科技革命带来了舞台灯光场景的创造;③电子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舞台音响的变革,④因而带来了灯光控制、音响控制,机械控制等调控技术的革新;⑤而如火如荼的信息科技、智能科技正在给舞台艺术带来新的数字化变革。

    智能科技阶段的数字戏剧则通过智能空间的方式实现虚实并行的数字剧场表演和“在场性”远程观演,带来的是以数字剧场为载体的新型表演形式和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新型观演方式。同时,智能科技还会带来戏剧的智能化,即将人工智能引入舞台表演领域,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走上舞台,担任演员,扮演角色。

    数字戏剧是一种传统戏剧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之后产生的新型艺术,它以戏剧与影视相结合的形态示人。数字戏剧不同于传统的戏剧,也不同于传统的影视,(A)它像传统的戏剧那样在剧场演出,同时又像影视作品那样可以完整立体地进行远程传播 , 它的一大特点是“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技术与系统的集成应用。

    1. (1) 下列对文中引号作用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引号表示强调。 B . “戏剧”,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C . “在场性”,引号表示否定。 D . “智能戏剧艺术空间”,引号表示引用。
    2. (2) 文中第二段画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A)和下面的句子(B)都出现了“像……那样”的结构,两者在表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A)它像传统的戏剧那样在剧场演出,同时又像影视作品那样可以完整立体地进行远程传播。

      (B)他的智慧像浩瀚的大海那样深广,像崇山峻岭那样博大。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的动物,是人们凭想象构思出来的。

    《庄子·列御寇》记载:“朱汗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朱汗漫”用了三年时间学到了宰杀龙的技术,他很得意,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

    以上材料对正在学习求知的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