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4-15 浏览次数:6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 , 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 花,飘然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 lìn sè了。它既不倾 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 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 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化妆.②莅.临 ③lìn sè  

    2. (2) 解释“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咄咄逼人: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千百年来,滔滔江水川流不息 , 滋养着两岸数百万人民,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B . 我市把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有机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 , 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化体育事 业的繁荣和发展。 C . 当地别有用心地围绕稻田、小龙虾做文章,开发出了“虾稻”这一独特品种,成了人们 餐桌上的佳品。 D . 王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语言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课堂上经常引得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 出声来。
  •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 . 2022 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 140.8%左右。 C .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 . 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组成。
  • 4. 某同学参与“崇尚英雄”研究活动后,写了一段话,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所以,全社会都要崇 尚英雄。

    ①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②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③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④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⑤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A . ③①④②⑤ B . ⑤②①④③ C . ⑤①③②④ D . ③④①②⑤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 世同堂》。 B .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其语言简练传神,名士们的形象 都跃然纸上。 C .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如《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

    《丑小鸭》等。 

    D . 《狼》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他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是他的代表作。
  • 6. 古诗文默写。
    1. (1)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 (2)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 (3) 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4. (4)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5. (5) 古诗中常有感慨国家兴亡,关心国计民生的主题:从“”(《贾生》)中,我们读出李商隐对晚唐皇帝求仙问道、不顾国计民生的不满;从“

      ”(《泊秦淮》)中,我们读出杜牧对达官贵人只知 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愤慨。

  • 7. 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 (1) 在“读书写作交流会”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为大家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请把你的书目和推荐理由写下来。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2. (2) 为了让同学们对文学更加感兴趣,学校打算邀请市作家协会王老师于下周五下午三点到 学校礼堂为大家进行一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并委派你去邀请他。见面后你会怎么说呢?(不 超过 100 字)
二、阅读理解(35 分)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谁家”的玉笛声,引起了多少“何人”的思乡情,情感递进,由此突出诗人思念故乡 之切。 B . 全诗紧扣“闻”字,叙述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 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 C . “折柳”指《折杨柳》曲,象征离别之情。“折柳”呼应“闻笛”,正因为诗人听到《折杨柳》 曲,进而引发客愁乡思之情。 D . “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相得益彰,充分表现了洛城春夜 之静谧,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的喜爱。
    2.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句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呈现的画面。
  • 9. 文言文阅读

    【甲】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义犬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 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扪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 毙于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扪腰橐(tuó):按腰间的钱袋。扪,按、摸。 腰橐,腰间的钱袋。④冲衢:交通要道。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野有麦场 

      则所养黑犬 

      犬始奔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犬坐于前     恐前后受 B . , 目似瞑      下车引 C . 石投犬        刀劈狼首 D . 见犬毙草间      闻之宋君
    3.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4. (4) 两文都写了之间的相处,但是结果截然不同。因为【甲】文中的狼,而【乙】文中的犬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满山的春天
    兰欣

    ①一夜春雨,沉睡了整个冬天的山野渐渐舒展身姿。大娄山脉,春在层峦叠嶂中渐渐 生发,道路两旁,桃花、李花、山茶花、油菜花……花色与青山交织,宛如一幅秀丽的画卷。 阳光渐渐拨散晨雾,远处,大坪山的莽莽林海在春日的阳光下,像被水洗过一样,格外干净、 翠绿。

    ②我们前去拜访八十岁高龄的造林模范魏发府。沿着山路,我们走进一片绿色的海洋。 在一处山坡上,远远看见魏发府老人正背着竹篓俯身捡拾林间垃圾。老人见到我们,停下手 中的活,笑盈盈地走来与我们握手打招呼。老人精神矍铄,花白的头发上顶着一层淡淡的露 珠,脚上的胶鞋沾满了草屑。他的手掌宽大、粗糙,结着厚厚的老茧。

    阳光透过密林斜照在笔直挺拔的杉树上。几只鸟儿在一丛丛新叶上跳跃,叽叽喳喳 地传播着春天的消息。“你看,树有了,鸟就来了。鸟来了,虫就少了。鸟粪肥土,树木也 长得好了。”老人摸着一棵粗壮的杉树高兴地说。

           ④“这些树全是您种的呀?”

    ⑤“不止这些,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亩。”老人领我们站到高处,指着远处连绵的高山:“这 几座山都是,最远那里,如果走路的话,一来一去需要一整天呢。”我举目远眺,看不清最远的山头。

    ⑥记得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过度开垦,大坪山的生态环境令人忧心。那时,魏发 府常常独自一人在山上徘徊,听着山风在光秃秃的山上肆虐,卷起漫天的尘土,他的心仿佛 被紧紧地揪着。

    ⑦1985 年春天,时任生产队长的魏发府决定把坡耕地退掉,用来种树。他的决定得到 了家人的支持。他向村集体提出承包申请,签订了绿化荒山的合同,又得到了县林业局补助 的幼苗。从此,魏发府一家开始了种树生涯。魏发府像上了发条似的争分夺秒,心中只有一 个念头:“多种树,尽早把荒山变绿。”

    ⑧“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就出发了,每个人都背着上百斤重的树苗。肩膀都 被勒出了两道红印子,几天就磨出水泡了。坡陡路远,我们每天只吃两顿饭,省下的时间都 用来赶路。一天下来,常常是上衣浸满汗水,裤子沾满露水,浑身都是湿的。”老人对当时 的情景记忆犹新。

    ⑨然而,第一年春天,因为大坪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蓄水能力低,再加上缺乏种树 经验,种下的树只活了一小半。魏发府重整旗鼓,水不够,他们就背水上山。他每天在林里 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栽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他一手扒土,一手执苗,捋直根须,小心翼 翼地把苗放进坑。杉树和松树苗枝多叶硬,常常扎破手指,他就用松软的蚂蚁窝土止血止痛。 夏秋季节,他早出晚归进林拔杂草。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他照样隔三岔五巡护山林。一年下 来,他走坏了十多双鞋。这年,树苗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⑩说到种树的诀窍,老人笑了:“种树和做人一样,树苗的根须要埋深,要保持笔直, 才容易扎根大地。”

    ⑪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十年之后,大坪山一个个荒芜的山头渐渐苍翠起来,一度断 流的山泉水又恢复了,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和灌溉的难题。

    ⑫曾经有人出高价要魏发府转让山林,可魏发府拒绝了。他说:“这么多年,我为的是 绿水青山。”三十七年里,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山林从未遭受过一次山火。如今,老人依然 坚持每个季节都去林间转悠。与树为伴的时光,成为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⑬远处清风徐来,林间绿波荡漾。侧耳听,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青山在向老人致意。

    (摘自 2022.04.09《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发府常常独自一人在山上徘徊是因为当地的生态恶化引发他深深忧虑。 B . 夏秋季节,魏发府早出晚归进林拔草仅仅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富裕的日子。 C . 文章运用插叙写魏发府改造荒山的经历,使行文富有变化,内容更加充实。 D . 题目“满山的春天”含蓄蕴藉,富有诗情画意,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2. (2) 文中的老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 (3) 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这篇文章与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表现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参考以下链接文 字,至少从两个角度探究本文主题。

      链接: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 11. 名著阅读。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 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

    入水中不见了。

    A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 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 (1) 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他被人们誉为。文段 A 处的人物是
    2. (2) 文段中 A(人物)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三次险情。
三、表达与写作(60 分)
  • 12. 微表达

    寒假期间,我们举行了“春天里的故事”主题摄影活动,用手机记录了春节期间令人难忘、感动的瞬间。请你回忆一下,将照片背后的温馨场景描绘下来。 要求:描写生动细腻,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 150—200 字。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味”在字典里的释义:①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②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③情趣;④体会,研究;⑤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
    材料二:寻常日子寻常过,万般滋味皆生活——冯骥才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就喜欢这个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