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

更新时间:2024-03-27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98年1月,室友给了我一本《新科学家》杂志,里面有一篇物理学家约翰·格里宾所写的书评。格里宾评述的是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所著的《社会学家的窍门》一书。该书详细地讲述了贝克尔对如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持有的一些想法。格里宾在评论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他认为贝克尔讲的全是废话——那都是真正的科学家早就明白的事。不仅如此,格里宾还评论说,这本书只是印证了社会科学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格里宾的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我大学主修的是物理学,看到这篇书评时我刚拿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尽管是物理学和数学背景出身,但我渐渐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兴趣。

    自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以来,经常有外界人士好奇地问我,对于这个仅凭个人很难理解的世界,社会科学是怎么认为的呢?这个问题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正如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60年前指出的那样,它也揭示出大众对于社会科学本质的一个普遍误解。拉扎斯菲尔德当时正在写《美国士兵》,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陆军部研究机构管理的60多万名军人。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拉扎菲尔德列出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命题。例如,第二个是“比起来自城市的士兵,来自农村的士兵往往在军队中有更好的精神面貌”。读者读到这里可能会说:“啊哈,很有道理嘛!20世纪40年代的农村人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生活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他们自然比城市人更容易适应军队的生活。那么,为什么还要动用如此庞大且昂贵的研究来告诉我这些靠自己就能想出答案的问题呢?”拉扎斯菲尔德接着惊人地指出,这6个命题都与实际研究结果完全相悖,恰恰是城里人在军队中表现得更快乐。在本书中我将说明,矛盾的关键恰恰是常识本身。

    不得不说,批评常识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因为人人都觉得它是好的。常识确实非常适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并且非常有效;但涉及公司、文化市场、国家和全球机构的问题呈现出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复杂性,这时常识就会误导我们。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也会削弱我们的理解能力。

    当然,我们不是提倡放弃所有的常识观念,只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多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它们。比如,我确实认为自己驾车的技术水平高于平均值,尽管我知道,从统计学上来看,近半数这么想的人都是错的而我就是忍不住这么认为。但知道这一点,我至少会考虑自欺欺人的可能性。因此当我或者别人犯错时,我会尽量注意这个问题。或许我慢慢就会承认,并非每次口角都是别人的过错,即使有时我仍然会这么认为。或许我可以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总结出正确的做法。虽然这样做,我还是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一位高水平的司机,但我起码可以做得更好。

    同样地,当我们质疑自己对世界的假设,或是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些根本不了解的假设时,我们不一定会改变想法,但质疑至少会迫使我们发现自己是多么顽固,从而悬崖勒马。这种方法可能并不容易,但这是形成新的正确观念的第一步。

    (摘编自邓肯·J.瓦茨《反常识》,吕琳媛徐舒琪译)

    材料二:

    当我们尝试用概率来思考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时,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会偏好于那些对已知结果的解释,而忽略其他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定势思维的“反面”。我们应该在意的不是认知的升级,而是认知思维的“反”。思维之“反”究竟是什么?我们从3个层次来理解。首先,“反”是对数字化个体的新理解。数字经济催生了新个体的诞生,更小的圈层被完整地定义,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圈层的意见领袖。“反经验”是今天商业的破局点。其次,反经验指向的是脱离旧惯性的商业创新思维,通过反向归纳、反向实证的方法整合创意。差异常常以不符合经验逻辑的方式呈现,新“物种”必须超越经验的视角才能长成。最后,思维之“反”也是找到新场景的机会。“场景颗粒度”是数字文明的关键词之一,颗粒度意味着更细分、更个性化、更碎片化的需求。数据是场景颗粒度的基础,通过不间断地扫描用户行为,实现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进而形成数字化场景解决方案。场景不断切换以期于细微之处触动消费者,那些过去越是让人觉得没有机会的场景里,就越可能隐藏着新的商业机会。

    (摘编自吴声《以思维之“反”应对商业进化》)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格里宾对贝克尔《社会学家的窍门》一书提出质疑,是因为他认为社会科学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B . 常识对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很有效,但在处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复杂问题时则常常失效。 C . 格里宾的书评触动了瓦茨,也让他对社会科学研究开始产生兴趣并选择将此作为自己的事业。 D . 应对商业进化时,我们要认识定势思维的“反面”,去“反”认知思维,而非一味升级认知。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当每个答案看似显而易见时,这种论证就有可能是错的。 B . 近半数认为自己车技高于平均值的人,其实都是错的现象表明,常识推理存在误导自己的缺陷。 C . 更细分、更个性化、更碎片化的需求是场景颗粒度的特点,场景不断切换就能给商家提供新商机。 D . 用概率去预测未来时,我们会倾向于对已知结果的解释,这意味着也许会有其他可能性被忽略。
    3.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钉钉,以个性化的生活方式重新定义工作与社交边界的融合,从智能门禁到人脸识别,从语音通讯到视频会议,场景可以随时切换。 B . “纳米网红”拥有并不海量的粉丝,但在专业领域和粉丝群体中拥有极高的呼声和很深的信任,在商业上直接体现了很强的“带货能力”。 C . 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一书提出,要想一件东西在人群中流行开来,需要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在其中“推波助澜”。 D . 诚品书店的商业模式是“书+X”,通过将实体书店与线上电商平台相结合,打造了集图书、唱片和录像带于一体的连锁书店。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的侧重点。
    5. (5)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中提到:“‘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但袁隆平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请运用材料中的观点对袁隆平的做法加以评价。
  • 2.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春雨之夜

    王统照

    黄昏过了,阴沉沉的黑幕罩住了大地。虽有清朗月光,却被一层层灰云遮住,更显得这是一个幽沉、静美、萧条的春夜。

    灯影被窗隙的微风拂着,只在白纱帏上一来一往地颤动。我正自拿了一本现代的英文新诗集,口里重复念着,咀嚼“寂寞之夜,未眠之前,我尽能听闻”那几个字。我便想寂寞之夜啊,今夕。……想到这里,有一种细微凄凉的声音,冲破了这个静境。①那种声音打在窗纸上,流在树叶上,点滴在门外的菜畦边软而轻松的土壤上,都似奏着又静又轻妙的音乐,一声一声打着人们的心弦。起初还滴答滴答地散落作响,后来被阴夜的东风催着,一阵阵淅淅潇潇,却完成了这个寂寞的春雨之夜。

    和美的声音,容易触发人的深感,而幽凄的音响却难给人以愉乐的同情。幽凄的音啊,你怎么这样容易使人回思,使人想到那些微小的事实上去?这些事实,是深深地埋在人们的心深处,永远,永远用血花包住没有雕蒌的日期,一得了幽凄音响的滋润,便开了蓓蕾,放出悱恻醉人的芳香,不过这等思想的芳香却使人如嚼青橄榄,从辛涩中得出甘苦的味道。

    灯影依旧摇着,白纱的轻帏沙沙响动。一阵阵细雨声,使我重回到几年前的梦境。——②八年前的梦境,或是虚幻的梦境?——脑中的幻想重重演出:荒野沉黑,轮声激动,细碎的雨点,打在玻璃窗上作清脆的音响,哦!又是一个别样的春雨之夜。

    那夜是三月末的一夜,在一辆火车里,惨惨乱摇的灯光,映着这一连十数辆的客车,在荒郊中慢慢行去。那时不过晚上十点多钟,虽是春夜,却因在日落前下了一场雨,③料峭东风,吹得车中人都打几个寒噤。雨中的汽笛声也非常沉闷,越听得出车外雨声的清响,使人虽觉得精神沉闷,却只怨车开的慢,没有一点反感因为雨的来临。

    我正想入睡,只是睡不着,忽有种亲切声音,由对面传来道:

    “哦!你起来,……起来呀!看看有星星在天上了。”

    我不自主地睁眼向对面望去,原来是两个旅行的女子。一个大一些的,一身淡素,一看便知是个在中学的女学生。那个小姑娘也不过十三四岁,梳着两个辫子,右手持着一张时下流行的画报,左手却垫着腮颊,俯在那个女学生的身上,她肩窝一起一伏地像在那里哭泣。那个大几岁的,聪慧的面目上,也带着凄惶的样子!手里拿着没有织成的墨绿色绒织物,一边用手抚着小姑娘的柔发道:

    “妹妹,……你不听见雨声小些了吗?今晚上,……待一会星光有了。明日啊,……我们就躺在母亲的床上。你忘了吗?母亲叫你画的那张水彩画,……我和你钉在母亲的镜台上面。……唉!你笑了吗?”

    那位小姑娘果然站起来拭了拭泪痕,两只明黑的大眼望着姐姐。一会隔着车上的玻璃窗子,听听外面的雨声,便又似有什么欢喜的大事一般,两只手搭在她姐姐肩上,有自然的笑容。但是那位大几岁的女学生,浅灰色的衣襟前却已润湿了一大片。她只是呆望着摇动的灯光,弯弯的眉痕时而蹙起,时而放开,眼睛里一片红晕。④一会儿抚着胸口装作咳嗽,像怕她妹妹知道;一会儿强拉着小姑娘的手,柔和地亲爱地和她低声轻谈。

    雨声只是零零地不住。我看她们那样天真,忘了车轮转动的快慢,心头上有一种纯洁的感动!至于她们各人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烦恼,只有轻妙的雨声能知道吧?

    到了最后一站,我们便冒着雨,挟着行李,下了车,只望有个屋子休憩,因为那时已近半夜,一日的旅行,加上春雨中的苦闷,确是疲劳不堪。于是我们这一个客车上的同行人.便被一家栈房邀去。他们有些人扛着行李急急地走去,我只是缓步寻思。

    半夜的冷风,挟着雨丝从斜面里往人脸上打来。我在前面时时回头望那两位姑娘,小几岁的紧紧倚在姐姐身侧,她姐姐挟着一个旅行用的皮囊,踏着迟缓无力的脚步,紧蹙双眉,随着我们走来。

    我同好多做工的人住在一间大屋子里。我竭力想睡去,总睡不好。喔喔的鸡声啼了,天快晓了,荒村中的春雨之夜也将终了,方朦胧睡去。

    第二天仍然阴云密布,没一线儿阳光。清晨的冷空气,使人有新鲜的感觉。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忽听得隔室里有女子呻吟的声音。那边室门开了,昨晚在雨中同车的那位大几岁的女学生,微蓬着鬓发,立在门口。我看她的眼圈却红肿了。她一边望着阴沉的天色,一边带着吁气的口气向室内喊道:

    “你不要着急,今天到家了!……到家了!母亲见我们回去就好了!你不要急得发烧,……啊!”

    一九二一年初春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代英文新诗集中的句子表现的寂寞意境,春雨细微而幽凄的音响,都是勾起“我”对几年前那个春雨之夜回忆的缘由。 B . 作者写出了主人公精神苦闷,以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心理,揭示了时代背景,与郁达夫借《故都的秋》抒发时代苦闷情绪相似。 C . 姐妹俩返乡探望生病母亲途中,妹妹的伤心是明显的,姐姐的难过是隐忍的,她对妹妹的耐心安抚、开导,体现了手足之爱。 D . 小说情节平淡,不着重现实生活场景的逼真再现,而是通过创造特定意境,表达作者对“爱的追求与美的向往”的创作意图。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中,作者运用工笔细描和比喻手法,使读者对春雨有了直观的感受,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点点滴滴”有异曲同工之效。 B . 句子②中,将“我”八年前遭遇比作梦境,虽时间较久,朦胧但有真切之感;以“或是”引出下文对八年前春雨之夜的真切回忆。 C . 句子③中,“车中人都打几个寒噤”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春雨之夜寒凉,也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末妹妹“发烧”形成了呼应。 D . 句子④中,从“我”的视角,通过对姐姐动作和心理描写,着意表现姐姐深藏于心的忧虑,以及对妹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3. (3) 文中的“我”因春雨而引发回忆,他称这回忆“辛涩中有甘苦的味道”,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甘苦”的含义。
    4. (4) “好的小说要多多留有空白,一如书法中的飞白,线与线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气韵却在那里,所以才好看。”请从对话语言、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角度简析这篇小说中留白手法的运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寡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材料二:

    自余为僇人[注],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是岁,元和四年也。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耻辱。

    1. (1)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然后A知是山B之特立C不与培塿D为类E悠悠乎F与颢气G俱H而I莫得其涯;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乾隆三十九年”与“元和四年”是相同的纪年法,“乾隆”和“元和”都是指年号。 B . 《登》文“乘风雪”的“乘”指“趁着、就着”,与“乘风破浪”的“乘”意思一样。 C . 《始》文“箕踞”是指像簸箕一样,与材料一“崖限当道者”中的“限”,用法一样。 D . 《始》文“形释”是指形体散释,与“心凝”相对,此处指作者游览西山时感受。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文“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指心中所想到的,梦中也一样梦到,透露了作者完全沉醉于山林美酒中的愉悦之情。 B . 《登》文中作者用很少的笔墨描绘了泰山色彩鲜明的夕照图,语言简洁明快,描述形象生动,特别是描绘极富特征性。 C . 《始》文作者认为西山是“怪特”的,与其他山形成对比,也与后文登上西山后的感受呼应,且扣住“始得”二字。 D . 《登》文中作者用“待日出”“稍见”“须臾”“日出”“回看”等词语,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泰山日出的壮美景象。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5. (5) 《登泰山记》中作者穿插了郦道元的记载,略说古人登山是沿东边山谷进入,又从“古谓之天门溪水”带出自己所经过的险峻“天门”。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注】这首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已酉),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开头三句写的是辛弃疾罢官后在江西上饶附近山冈上游览、栖居的生活。 B . “醉扶”三句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主要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 . “酿成”三句运用想象,描绘出田野里风露飘洒,酝酿出稻香千顷的美好画面。 D . 词的下阙主要描写村民纯朴农村生活,情景交融,意境显得十分清新、旷逸。
    2. (2) 有人认为这首词上片并非只是闲情逸趣的表现,它隐含着被迫纵情山水的身世之痛。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得到改变和提升。《劝学》中荀子就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学习可以改变提升人。
    2. (2) 古诗中常见离别的忧伤之情,但秦观的《鹊桥仙》中却以“”两句,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短暂与永恒的统一,把离别之情上升到了哲理高度。
    3. (3)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一句写周瑜儒雅的形象,而“”一句则以美人来衬英雄。
    4. (4) 郁达夫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但其实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则更多,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新文学改用白话,不再写文言,但是文言的智能与语法却靠数以千计的成语保留了下来,像一笔丰富的遗产,不用交税,也无须兑现,口头笔下,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金。

    成语用在白话文里,可以润滑节奏、调剂句法、变化风格。我们很难想象,一篇文章能①____,因为那样的文章必然累赘冗长;也难以想象一篇文章每逢紧要关头,只会用成语来应付,因为那样的作家只能靠古人来思想,拾古人的牙慧。满口成语的人似乎油嘴滑舌,反之,绝口不用成语的人却要费许多唇舌。大凡够格的作家,都会酌量地驱遣成语。

    “惟成言之务去”,是散文大家韩愈的主张。敏捷的作家要活用成语而不拘泥于成语,就应该悟出如何因势导势,借力使力,以我之四两,②____。活用成语,就如向传统借本钱,加些巧力,来赚创造的利息,其妙正如活用典故,务必化古为今,推陈出新。如此移花接木,读者见了,似曾相识,就如③____,认得出很像他父亲,却另有自己的几分可喜。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 (2) 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用成语“拾人牙慧”来表达,与原文相比,表达效果上哪一。个更好?请结合语境及文中的观点加以分析。
四、整本书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为描述中国社会家庭、民族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一词,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百年来很少见的原创概念。

    费先生说,西方人说到他的家指的是夫妻和孩子,很明确。中国人的家,界限就不明确了,伸缩性很大,可以扩大到四五代人同堂的大家庭,乃至整个氏族,一表三千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是以某个人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形成一种“差序格局”。

    知人善任的费先生,请来《红楼梦》中人,演出了“差序格局”的典型场景——“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湖孙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1. (1) 请根据以上内容,概括“差序格局”的三个特征。(每个特征不超过6个字)
    2. (2) 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
      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C .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3. (3) 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与范进素无交集的张乡绅亲自登门拜贺,并主动要求送与范进一栋三进三间的房子,见范进推辞,张乡绅以“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为由,说服范进收下房子。张乡绅的言行体现了“差序格局”,请加以分析。
五、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我们的校园(村庄或小区等),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块天地;同一处景物,你也未必观察到它在四季更替时的变化。

    请以《我仿佛第一次发现       》为题,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