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29 浏览次数:8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传统纸笔学习与电子化学习孰优孰劣,人们早已争论不休。自1980年以来,心理学、脑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就对此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调查。

    在平板电脑还没称霸的时代,人们就对运用笔记本电脑办公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14年,研究者让300多名学生分别用纸笔和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研究证实,做纸质笔记的人更善于处理信息,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好。

    研究者建议我们从使用键盘回到传统的手写,但他们可能没有料到,人们回归手写的方式不是拿起纸笔,而是转向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似乎成为了完美工具——既能维持传统手写方式,还能实现笔记电子化,易于存储和检索。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021年,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探索记忆检索过程的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使用平板电脑,做纸质笔记的人能记忆得更加准确,大脑活动也更活跃。

    研究人员招募了48名大学生志愿者,把他们分为纸笔组、电子平板组和智能手机组,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识别记忆测试,同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大脑。

    在实验中,三组人员都需要默读一段对话,同时将对话中提到的时间表录入日历中。纸笔组和平板组的志愿者都采用手写的方式,手机组使用键盘。一个小时后,研究者测试了他们对于时间点的记忆效果。

    结果发现,在填写日历时,纸笔组比其他两组快25%,并且在回忆简单时间点时,纸笔组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平板组和手机组。同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也表明,纸笔组大脑的语言和视觉区域的活动也明显更活跃。相比之下,平板组和手机组记忆更加琐碎,准确度不高。

    同样是手写,平板到底哪里不如纸笔?

    在上面的研究中,纸笔组和平板组都用了手写,并且笔记的尺寸和方向都一致。为什么平板已经模仿得这么像纸,却依旧不能代替纸张呢?

    手写是一个复杂的动作,需要多个关节的熟练协调。在平板上书写时,由于屏幕的纹理和摩擦力与传统的纸张不同,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对手臂运动的控制。而书写时遇到的困难,也影响了笔迹的易读性。

    看PDF电子文档,固然可以轻松地查阅大量信息,但也许会造成“触觉失调”。阅读时,电子设备会干扰我们对于文本的处理。

    详细点来说,当你在看纸质书时,你可能会记得某个细节在书中的物理状态:比如书页的厚度,纸张的粗糙感,翻动时书页的响声……每翻动一页,都像是留下一个足迹。而当资料装进电子设备,阅读时我们感受不到明显的形状、尺寸和重量,这些差异会造成一定的“触觉失调”,没有纸质阅读那样的沉浸感。

    作为传统的阅读和学习手段,纸张在书写、阅读和记忆过程中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不能否认的是,屏幕为我们带来的体验也是不可替代的,屏幕上能够呈现文本、图片甚至视频等更加复杂、有趣的多媒体作品。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大,便于检索、交互,容易修改等特点,我们也会常常感叹,它们为我们的学习及生活方式都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

    (取材于Skin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从学习资料的呈现形式来看,应将现代电子化资料与传统纸质版资料进行适度融合,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改变学习资料来源单一的问题。电子化学习资料虽然存在安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然而其可以便捷、高效地获取,便于学习者及时剔除陈旧的内容,补充新的资料,时效性比较强,从而使学习资料保持静态与动态之间的相对平衡,不像纸质版资料内容容易固化。电子化资料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开发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电子化学习方式更适合学习一些具有普适性、大众化特征的信息,学员对此仅作一般性的了解即可,其学习目的主要是用来丰富常识性知识,拓宽视野,基本上属于浅表性学习类型。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电子化学习方式确实用相对少的投入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投入产出比高。从教育学的视角透析,问题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学习者利用电子设备学习,容易导致脑力投入不足,未经深入思考、重组和加工,获取的可能只是一些显性、碎片化的信息,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学习者应选取一些适宜于电子媒体呈现的学习资料,由此彰显在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师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交流,积极分享,在一定程度内尽可能弥补这种学习方式的固有缺陷,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取材于郑延福的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纸笔学习与电子化学习优劣的争论始于本世纪初。 B . 研究证明用电脑笔记本作笔记的人更加善于处理信息。 C .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结果能佐证纸笔组脑活跃程度更高。 D . 屏幕呈现的文本、图片和视频会造成读者的“触觉失调”。
    2. (2)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对“电子化学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平板电脑能够把手写方式和电子化笔记结合起来。 B . 用平板电脑完成电子笔记的效率要高于使用键盘。 C . 使用电子化学习资料有利于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D . 电子化学习方式更加适合学习一些普适性的信息。
    3. (3) 下列观点来自材料二,其中能被材料一中东京大学的实验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
      A . 现代电子化资料应该与传统纸质版资料进行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B . 电子化学习方式用相对少的投入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投入产出比高。 C . 学习者利用电子设备学习,有时获取的只是碎片化信息,其效率并不高。 D . 电子媒体呈现的学习资料具有在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4. (4)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哪一项做法不能体现“电子化学习”的优势(   )
      A . 同学甲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检索到与海明威相关的文字、图片与视频。 B . 同学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读到最新的关于《老人与海》的研究论文。 C . 同学丙建立《老人与海》的电子素材库,可随时编辑、梳理,剔旧更新。 D . 同学丁阅读《老人与海》电子书,可以听到翻书的声音,看到翻页动画。
    5. (5) 下面是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列出的表格式提纲,请填写①—④处,将提纲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 , 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 , 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

    《先贤行状》曰:“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渤海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汉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纳。”

    孙盛曰:“观田丰、沮授1之谋,虽良、平2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霸王之业隆,臣奉暗君,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况丰刚而犯上,祸至无日矣。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言去乱邦,就有道可也。”

    (取材于《三国志·魏书六》)

    注释:【1】沮授:袁绍的谋臣之一。【2】良、平:指张良、陈平,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以足智多谋著称。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后其精锐         简:检阅 B . 可坐也               克:取胜 C . 君必见重              重:重用 D . 阉宦朝               擅:独揽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南也

      霸王业隆

      B . 扰河南

      王室多难

      C . 日月

      良、平何以过之

      D . 覆亡之祸至

      已必死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如以久持之

      不如长久地(和他)对峙

      B . 今释庙胜之策

      如今放弃了(战前)朝会上制定的克敌策略

      C . 若不如志

      如果比不上今天的志向

      D . 博览多识,名重州党

      博览群书,富有见识,在地方上声名远播

    4. (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田丰认为曹操善于用兵,坚决反对袁绍南下与曹操决战的战略。 B . 袁绍认为田丰苦劝是在散布失败言论,动摇军心,因此杀了他。 C . 《先贤行状》中简要提到了田丰所处时代混乱动荡的社会背景。 D . 孙盛对田丰的评价符合儒家“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观点。
    5. (5) 根据第三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孙盛对田丰的评价。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 3. 636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

    陆游

    其二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其四

    群胡束手仗天亡【1】,弃甲纵横满战场。

    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

    注释:【1】仗天亡:金国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连老天也要消灭它。仗,凭借、依靠的意思。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二》“铁马”句写刺骨寒风中,敌军的骑兵横渡黄河,渲染出了紧张的氛围。 B . 《其二》“直斩”句中“单于”此处代指金兵首领,“衅”指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刀。 C . 《其四》前两句叙写了金军溃败的场景,描述出敌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的败象。 D . 《其四》后两句中,大获全胜的将士们乘胜追击,夜半时分攻入了敌人的辽阳城。
    2. (2) 诗题曰“戏作”,是作者的想象之作,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想象手法的一项是( )
      A .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B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C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 (3) “雪”在这两首诗中有多重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4.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看到一僧一道手中“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 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这几行小字”包括(   )
      A .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B .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C . 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 D .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2. (2) 《红楼梦》里贾宝玉一共摔过两次玉,第一次是第三回宝黛初会时,第二次是在第二十九回张道士提亲后。请简要说明宝玉两次摔玉的原因。
    3. (3) 后四十回写到宝玉因丢失“通灵宝玉”而变得疯傻,你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合理?结合书中的两处情节阐述理由。
  • 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1) “州”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多用于地名;“洲”指水中的陆地。包含这两字的古诗词中,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为前者之意,陆游《书愤》中“,铁马秋风大散关”符合后者之意。
    2. (2) 运用叠词可以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且富于音乐美。李清照《声声慢》开篇连用七组叠词“寻寻觅觅,”,有人评价“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3. (3) 某高中的八字校训中有“自强”“弘毅”四字,前者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者则出自《论语》的“”。
    4. (4) 古人经常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 6.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洗耳倾听

    ①一个寒冷的冬夜,周遭寂然,我推开书房门,忽地听到里面有声响。当我看到书架上那闪着寒光的箭镞,顿时明白声响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了。这个箭镞是一位朋友徒步丝绸之路偶然在乱石堆中拾到的,据他考证是汉时物,就赠送与我。我想起了《水浒传》里孙二娘赠戒刀给武行者时所说的“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地响”,箭镞与此如出一辙。金镝飞鸣是它的生命本能,即使羽铩杆折,它仍然是那么不甘寂寥。我拈起箭镞看了又看,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②我到过一个高山牧场,这里的声响与城市迥异。几天下来,我的耳力得到良好的引导,原先感到深夜静谧无声,后来漫步绿树丛中的小道,才悟出这个世界也充满律动,一种全然山野风度的律动。没有喧哗和骚动,没有尘烟和异味,心绪自然淡若清溪。我听到环绕于牧场许许多多可以意味却难以摹拟的响声,它们或远或近或疏或密传来;有的声响是十分渺远的,好像是松针落地、水草抽芽,又好像夜鸟呢喃、夏虫振翅。据常在山中修行的人说,到一定境界,尘埃落在针尖上也隐约可闻。

    ③千百年来,无数的声音在大自然茫茫的空旷中横纵流走。声之高下,都飘散在历史的苍茫里。有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语言,再微弱如尘的生命也如此。那些有灵性,或者汲满天地日月精华的生命——商彝周鼎、秦城汉池、唐书宋画,语言总是飞扬于大千世界。尽管岁月迁徙朝代更迭,或长埋于地底,或损毁于风霜,它们的生命信息总是会通过种种渠道升浮上来。在岑寂的西北,在广袤的中原,在许多曾经成为古都而今王气黯然的土地上,总是萦绕着与现代都市不同的气息、味道和韵致。到这些地方的人们倘真有好古怀旧之念,都会有相应的情绪萌发,声气相投,屏息感染沧桑的滞重。

    ④在大学时我读欧阳永叔的《秋声赋》,只是赞叹它的文采大气,能够藉秋声写出战场风云。后来,我是钦佩他倾听至微的耳力,听出了层次,听出了韵味,并摹拟得如此逼肖。能够伸入季节蜕变的交接处,敏感地捕捉那微妙的时令特征,肯定要汰洗其他芜杂之音的进入。这一点,声色犬马盈耳的周邦彦、柳永、温庭筠肯定无法企及。

    ⑤从农村来城市上大学的时候,我这习惯了倾听自然之声的双耳促使我在荒郊租了一间危房,除了读书,我仍然像当农民那般敏感地爱风声雨声啁啾声。有好几回我在山路上徘徊,在原野上散心,清晰地听到有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转瞬即逝。四处环顾不见一人,驻足沉吟,很快我就圆解为周围草木摇曳、泥土开合、水汽升沉、岩缝伸缩时的话语。出声是每一种生命吐纳的本能,未必就是真正呼唤我,肯定有另一种含意。

    ⑥最近的一次和自然交流是在大海边上,我的耳力得到了畅快的拥有,海涛对礁石的冲击,海风一阵紧似一阵地拂耳,巨伞般的木麻黄“沙沙”地絮语,沙滩随潮涨落的吞吐,听了美不胜收。我们就在海边帐篷里住了下来,任如雷般潮声漫耳。可是没过多久,这些纯自然音律明摆着妨碍我睡眠的伸长。声响原始单调,同时也太朴实了。也许千百年前的人理所当然地视此为安眠曲而安然入梦,轮到我聆听却只有默默地退缩了。我忧悲的内心自知亏欠的症结,与自然结缘的纽带,随着我的都市气加重,已经裂痕弥深了。

    ⑦话说回来,都市气归都市气,我依然品味着小时破旧老家的荒寒之境。这个时候任何一点声息都难以逃逸,也滋养了听觉的伸长。这就早早种下了我喜欢荒野之声的种子,使偏好的态度落实在古今美文的取舍上,凡荒率、清幽、空灵者,则爱不释手摩挲不已;镂金错彩雕缋满眼者,则如大鱼大肉,唯恐坏了胃口而束之高阁。到了这种地步,除了山野行行重行行外,就是在古人书画中倾听笔墨的淡然,和视觉上的凄冷配合后,达到默契而心弦揪动。像荆浩、董源、关仝、范宽、李成、八大的笔墨都是我深爱,那幽深的崖谷、黝黑的山林、萧瑟的旷野、渺茫的天穹、兀立的孤雁,都可以在静夜中听出如清代画僧担当所说的“空谷音”。只是,我清楚地知道,这种逃避市声的做法是很无奈和狭隘的。

    ⑧都市交响昭示了一种现实,我的肉身已无法脱离这种现实,我的念想却祈盼四处飘游。我意识到听觉还在四处受敌,就像一只很美好的皮囊,却塞满了太多的芜杂。我应该像古贤人那样,学会用山涧清流好好地洗濯双耳,濯去常年因市声摩擦、刺激而日益厚实的老茧,然后侧耳倾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才悟出这个世界也充满律动      律动:有节奏的声响 B . 在岑寂的西北            岑寂:寂静,冷清 C . 肯定要汰洗其他芜杂之音的进入   芜杂:荒芜,荒凉 D . 爱不释手摩挲不已          摩挲:用手抚摩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中“深深的失落”,含有对人们往往难以察觉此类奇妙声响的遗憾。 B . 高山牧场的声响与城市迥异,作者甚至可以听到尘埃落在针尖上的声音。 C . 作者认为历史遗迹都有自己的生命信息,好古怀旧的人易与之声气相投。 D . 本文行文看似随意,但都围绕“倾听”展开,使文章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3. (3) 作者在文章第四段中叙写了自己读欧阳修《秋声赋》的感受,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4. (4) 文章结尾说“洗濯双耳,侧耳倾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感召”。结合全文概括“远去了的感召”包含了哪几层涵义。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 7. 语言基础运用

    破损的井盖被替换、移位的井盖被归位、沉陷的井盖被补平……②顺义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持续组织各责任单位加大对井盖病害的排查治理力度,推进城市井盖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③治理“小井盖”,守护“大民生”,着手“小切口”,撬动“大变化”。④治理“骑沿井”,平衡道路设计与市民出行需求之间的关系;病井盖得到整修,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⑤区城市管理委不断提升规范治理水平,管理精益求精,城市管理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可互换位置。 B . ②句“顺义区”之前应该添加“随着”。 C . ③句中的“着手”可以替换为“着眼”。 D . ⑤句中的成语“精益求精”使用恰当。
    2. (2) 不改变原意,对④句画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与④句的前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六、作文(60分)
  • 8.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①学校团委将举办传统文化论坛,拟设立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大使”。请你从下列人物中推举一人,并撰写一段推荐语。

    要求:形象鲜明,主题突出。

    孔子 庄子 苏武 杜甫 苏轼

    ②有人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感时忧国”,作家的目光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联系自己读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阐述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③请以“走,出去看看”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 9.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①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关头,毛主席曾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如今,这句话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仍然有现实意义,突破困境,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等都需要这种精神。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可以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

    请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②电脑升级,指通过硬件或软件手段,提高电脑的性能速度和增加功能。人生中也会遇到许多“升级”的机会:学习技能,结识朋友,增长见识……每一次升级,都可以增值更新,提升内核;每一次升级,也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升级”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