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3 /3.1 蜀道难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练习

更新时间:2024-04-02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从上羽猎,游观侈靡,穷妙极丽,以为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故聊因《校猎赋》以风。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氏诋譬圣人。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

    时,大司空王邑谓桓谭曰:“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传于后世乎?”谭曰:“必传,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有删改)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选自李白《蜀道难》)

    1. (1)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B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C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D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讲究文采,韵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 . 法言,为扬雄模仿诸子百家而作。“法”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 C . 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井宿是秦的分野,参宿是蜀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 D .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在古代诗词中,“子规”这一意象或用于游子思乡之诗,寄寓羁旅之苦、思乡之愁:或用于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之情;或化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或用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以及春国之怨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扬雄勤学好思,好古乐道。扬雄小时候博览群书,喜欢深沉的思考,喜好辞赋,不读非圣贤之书。后来,仿照经典进行创作。 B . 扬雄积极入世,心系社稷。他跟随成帝游猎,认为排场过于奢侈,不是古代明君的射猎之道,并创作了《校猎赋》进行讽谏。 C . 扬雄作品问世,声名远扬。《太玄》《法言》等作品相继问世,虽然深奥难懂,时人仍然十分推崇,并且相信其能流传于后世。 D . 扬雄淡泊宁静,不为利禄。丁明、傅晏等人专权,那些趋附于他们的人,有的官至二千石,但他却起草《太玄》,用以自守。
    4.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②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 (5) 扬雄对屈原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处世态度?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B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C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D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以横绝峨眉巅”与“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B . “青泥何盘盘”与“为之奈何”(《鸿门宴》两句中的“何”字含义不同。 C . “连峰去天不盈尺”与“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去”字含义相同。 D . “锦城虽云乐”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 .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 . 这首诗诗人展开丰富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 (5) 诗人为什么要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 3. (2022高二下·珠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从上羽猎,游观侈靡,穷妙极丽,以为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故聊因《校猎赋》以风。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氏诋譬圣人。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

    时,大司空王邑谓桓谭曰:   “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伶于后世乎?”谭曰:“必传,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有删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选自《蜀道难》)

    1. (1)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于矣 B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C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D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讲究文采,韵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 . 三驱,古代王者田猎之制。谓君王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也指一年以春、秋、冬三次出猎为度。 C . 法言,为扬雄模仿诸子百家而作。“法”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 D . 大夫,古代职官的级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扬雄勤学好思,好古乐道。扬雄小时候博览群书,喜欢深沉的思考,喜好辞赋,不读非圣贤之书。后来,仿照经典进行创作。 B . 扬雄积极入世,心系社稷。他跟随成帝游猎,认为排场过于奢侈,不是古代明君的射猎之道,并创作了《校猎赋》进行讽谏。 C . 扬雄淡泊宁静,不为利禄。丁明、傅晏等人专权,那些趋附于他们的人,有的官至二千石,但他却起草《太玄》,用以自守。 D . 扬雄作品问世,声名远扬。《太玄》《法言》等作品相继问世,虽然深奥难懂,时人仍然十分推崇,并且相信其能流传于后世。
    4.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②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 (5) 扬雄对屈原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处世态度?
二、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杨士奇

    蜀山峨峨连剑阁,百丈飞崖俯奔壑。

    逶迤鸟道出云中,江横石栈凌虚空。

    行人未行先胆落,马足凌竞度还却。

    由来此路险莫当,王遵策驭如康庄。

    未若人心有崎曲,眼前十步能摧毂。

    注:①凌竞:战栗、恐惧的样子。②王遵:字子春,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王遵为人豪侠,有辩才。更始元年,与隗嚣同时起兵,后投归更始帝刘玄,再后归顺东汉光武帝;并劝降隗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两句即入题,用“峨峨”形容蜀山的高峻,用“飞崖”“奔壑”描摹蜀道之险。 B . 三四两句写蜀道凌空构架、高耸入云的特点,比李白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更具画面感。 C . 五六两句与李白的“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异曲同工,都从正面描写路难行。 D . 李白的《蜀道难》与本诗虽为同题杂言古诗,李诗语言形式灵活,但本诗语言相对整饬。
    2. (2) 该诗与李白的《蜀道难》为同题诗,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1) 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袭用乐府旧题,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景色。 B . 诗人大致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道所在之地的山水进行描写,以展现蜀道之难。 C . 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崎岖的面貌,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 D . 诗歌用了散文化诗句,字数不等,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2. (2) 诗人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举例说明。
  • 6.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

    [明]李贤

    峭壁嵯峨万仞高,乌江声急浪花飘。

    悬崖栈阁穿云上,挂树猿猱带雨号。

    绝顶振衣秋思远,长空回首帝乡遥。

    平生浪说登云路,今日身亲到碧霄。

    【注】李贤,明代名臣。景泰三年,李贤受朝廷委派由西安赴四川“考察庶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山高谷深,本诗首联就直接描写了这一特色。而李白则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来侧面烘托了道路崎岖,难以通行。 B . 离开西安地界,李贤一行翻秦岭过巴山就进入了蜀道,本诗颔联就用夸张的修辞记录了路途中的所见所闻。 C . 同样是写蜀道的高,李白的“扪参历井仰胁息”为虚写,想象丰富,生动形象。而本诗尾联的“身亲到碧霄”也用了同样的方法。 D . 李贤写蜀道着重于高和险,突出艰难。而李白写蜀道,不拘泥于高险,还写了蜀道的历史、地理和神话传说。
    2. (2) 四川、重庆两地在三国时代隶属蜀国,境内四面高山,围住一块四川盆地成天府之国。盆地北部仅有栈道(在悬崖峭壁上铺成的木板路),人行其上,险象环生。李白和李贤都写诗咏叹,试比较一下两首诗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1) 以下是古人对李白不同诗歌的评论,其中(   )这一句应该是针对本诗的评论。
      A . 近赋体,出鬼入神,魁语奇谲。 B . 以朴实沉痛胜,开宋诗一派。 C . 凄切之情见于言外,真含蓄不尽者。 D . 鸟尽天空,性灵结撰,无笔墨痕迹。
    2. (2)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一句还有另外一种断句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你觉得哪种读法更好?请说明你的判断及判断的标准,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1) 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袭用乐府旧题,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景色。 B . 诗人大致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道所在之地的山水进行描写,以展现蜀道之难。 C . 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崎岖的面貌,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 D . 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五丁开山等传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②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③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 (3) 诗歌三段写蜀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

    注释: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 (1) 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中的“蚕丛”与《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 B . 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 C . 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 . 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2. (2) 诗歌的尾联运用了典故,含蓄蕴藉。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
      A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B .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C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D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3. (3) 《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情景默写
  • 10. 《蜀道难》
    1. (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 (2)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3. (3) 《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4. (4) 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
    5. (5) 李白的《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6. (6)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故事点染了神奇色彩。“”是五丁开山的神话,“”暗含羲和的故事。
    7. (7) 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
    8. (8) 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
四、语言表达
  • 11. 发挥联想和想象,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进行扩写。

    要求: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主旨;原有意象不能缺少,但描写顺序可自由;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字。

  • 12. 小阅读-课内
    1. (1) 关于《蜀道难》的寓意,有人认为表现的是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也有人认为此诗表面上写的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表现其怀才不遇的愤懑。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2. (2) 《蜀道难》: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在诗中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3. (3)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含意?
    4. (4)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赏析句子效果。
    5. (5)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 (6)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头句有什么作用?
    7. (7) 《蜀道难》描绘了蜀道的哪些特点?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选择类
  • 13.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噫吁嚱!乎高哉 危:高大 B . 地崩山壮士死 摧:垮塌 C . 下有冲波折之回川 逆:回流 D . 以手抚膺长叹 坐:因为
  •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 可以横绝峨眉颠  横绝:飞越。 B . 连峰天不尺  去:离开;盈:满、足。 C . 崖转石万壑雷  砯:名词作动词,冲击。 D . 以手抚膺长叹  坐:空,徒然。
  • 15.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使人听此朱颜 B . 侧身西望长咨嗟 C . 上有六龙日之高标 D . 砯崖石万壑雷
  • 16.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B . 侧身西望长咨嗟 C .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D . 砯崖石万壑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