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创新实际上来自何方?除了过去的几个完全与世隔绝的社会,对所有社会来说,许多或大多数技术都不是当地发明的,而是从其他社会借来的。相比较而言,当地发明与借用技术中谁重要一些,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发明某个技术的难易程度以及某个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接近程度。

    一些复杂的发明通常是靠借用而得到的,因为它们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当地独立发明的速度快。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轮子。得到证明的最早的轮子于公元前3400年左右出现在黑海附近,接着在几个世纪内又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出现。

    一个用途广泛的发明在一个社会出现后,接着它便往往以两种方式向外传播。一种方式是:其他社会看到或听说了这个发明,觉得可以接受,于是便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是:没有这种发明的社会发现与拥有这种发明的社会相比,自己处于劣势,如果这种劣势大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会被征服并被取而代之。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火枪在新西兰毛利人部落之间的传播。

    其中有一个叫恩加普希的部落于1818年左右从欧洲商人那里得到了火枪。在其后的15年中,新西兰被所谓的火枪战争搞得天翻地覆,没有火枪的部落要么也去弄到火枪,要么被已经用火枪武装起来的部落征服。结果,到1833年火枪技术传遍了整个新西兰,所有幸存的毛利人部落这时都已有了火枪。

    如果一些社会从发明某项新技术的社会采用了这项技术,这时技术传播的情况可能各不相同,其中包括和平贸易(如1954年晶体管从美国传播到日本)、间谍活动(公元552年家蚕从东南亚偷运进中东)、移民(1685年被从法国驱逐出去的20万胡格诺派教徒把法国的玻璃和服装制作技术传播到整个欧洲)和战争。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例子,是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伊斯兰世界。这可能是由于公元751年阿拉伯军队在中亚的塔拉斯河战役中打败了中国军队,在战俘中发现了一些造纸工匠,于是就把他们带到了撒马尔罕建立了造纸业。

    社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接受来自其他社会的技术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近代史上地球上最孤立的族群是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土著,他们生活在一个距离澳大利亚100英里(1英里≈1.61千米)的岛上,没有任何远洋水运工具,而澳大利亚本身就是一个最孤立的大陆。在过去的1万年中,塔斯马尼亚人同其他社会没有任何接触,除了他们自己的发明,他们没有得到过任何技术。澳大利亚人和新几内亚人由于有印度尼西亚岛群把他们同亚洲大陆隔开,所以只能从亚洲得到一点零星的发明。在发明的传播中最容易接受发明的社会是大陆上的一些根基深厚的社会。在这些社会中技术发展最快,因为它们不但积累了自己的发明,而且也积累了其他社会的发明。例如,中世纪的伊斯兰社会,由于位居欧亚大陆的中央,既得到了印度和中国的发明,又承袭了希腊的学术。

    技术传播和使技术传播成为可能的地理位置,这两者的重要性得到了一些从其他方面看简直难以理解的事实的充分证明,即有些社会竟然放弃了强大的技术。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有用的技术一旦获得,就必然会流传下去,直到有更好的技术来取而代之。事实上,技术不但必须获得,而且也必须予以保持,而这也取决于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任何社会都要经历一些社会运动和时尚,此时一些没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价值起来,而一些有用的东西也变得暂时失去了价值。今天,当地球上几乎所有社会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无法想象某种时尚会发展到使人们竟然抛弃一项重要的技术。一个暂时反对一项具有巨大作用的技术的社会会继续看到它在被毗连的社会使用,而且也会有机会在这技术传播时重新得到它(或者,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会被毗连的社会征服)。但这种时尚会在孤立的社会中历久而不衰。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日本放弃枪支。火器在公元1543年到达日本,当时有两个葡萄牙人携带火绳枪(原始的枪)乘坐一艘中国货船抵达日本。日本人对这种新式武器印象很深,于是就开始在本地制造,从而大大地改进了枪支制造技术,到公元1600年日本已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拥有更多更好的枪支。但也有一些因素不利于日本接受火器。这个国家有一个人数众多的武士阶层,对他们来说,刀是他们这个阶层的象征,也是艺术品(同时也是征服下层阶级的工具)。日本的战争以前都是使刀的武士之间面对面的个人搏斗,他们站在空地上,说几句老一套的话,然后以能体面地进行战斗而自豪。如果碰上农民出身的士兵手持枪支“乒乒乓乓”乱放一气,这种行为就是白送性命。而且,枪是外国的发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鄙视,就像1600年后其他一些事物在日本受到鄙视一样。由武士控制的政府开始只允许几个城市生产枪支,然后又规定生产枪支需要获得政府的特许,再后来把许可证只发给为政府生产枪支的工厂,最后又减少了政府对枪支的订单,直到日本又一次几乎没有实际可用的枪支。在同时代的欧洲也有一些鄙视枪支并竭力限制枪支使用的统治者。但这些限制措施在欧洲并未产生多大作用,因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哪怕是短暂地放弃了火器,很快就会被用枪支武装起来的邻国打垮。

    日本拒绝枪支和中国抛弃远洋船只(以及抛弃机械钟和水力驱动纺纱机),是历史上孤立或半孤立社会技术倒退的著名例子。

    这些例子我们初听起来会觉得稀奇古怪,但它们却很好地证明了技术史上地理条件和技术传播的作用。如果没有技术的传播,得到的技术会更少,而丢失的现有技术会更多。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技术的传播往往要比当地独立发明速度快,所以复杂技术的借用比起依靠当地发明要更普遍。 B . 火枪在毛利人部落之间传播,证明了没有先进发明的社会很可能会被有先进发明的社会征服。 C . 在当今开放而互相联系的社会中,难以出现某种时尚会发展到使人抛弃重要技术的事情。 D . 之所以日本自始至终拒绝枪支,是因为武士阶层崇尚刀具,日本人又鄙视外国人的发明。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决定当地发明与借用技术二者中谁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发明某个技术的难易程度以及某个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接近程度。 B . 获得的有用技术不一定会必然长久地保持并流传,因为孤立的社会可能会由于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而放弃这项技术。 C . 欧洲曾有一些竭力限制枪支使用的统治者,但这些措施没有产生多大作用,因为欧洲国家之间友好往来,关系亲密。 D . 文章列举日本拒绝枪支和中国抛弃远洋船只的例子,主要是为了阐述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孤立或半孤立的社会。
    3. (3) 下列选项,属于“技术倒退”范畴的一项是( )
      A . 塔斯马尼亚岛的土著放弃了骨器和捕鱼,成为当时世界上技术最简陋的社会。 B . 在毕昇的努力下,宋代发展出了活字印刷术,而原来的雕版印刷术被取代了。 C . 陶器产生的原因可能来自人们对黏土这种天然材料在受热时的变化的观察。 D . 马车曾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蒸汽火车、汽车的发展,人们不再坐马车了。
    4. (4) 章第五段和第六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但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两个段落举例论证的各自特色。【答案】
    5. (5) 文说“许多或大多数技术都不是当地发明的,而是从其他社会借来的”。今天也有一些国人认为:核心技术研发太难,成本太高,造不如买,可以通过引进解决技术难题。请结合文本和以下材料对这一看法进行简要点评。

      1993年,我国“银河号”货轮在印度洋公海海域突遇美国拦截,称该货轮涉嫌运输化学武器,要求上船检查。美国直接切断了货轮的GPS信号,“银河号”失去方向,被迫在印度洋上漂泊了22天。1994年,中国启动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工程。如今“北斗三号”系统应用广泛,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卫星服务选择。

  • 2. 现代文阅读Ⅱ

    秋 山 图 

    肖复兴

    去年年末整理书时,忽然哗啦啦坍塌下来一角,一本薄薄的小书,滚落在我的脚下,是《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弯腰拾起来,不禁责怪自己,忙乱之中,怎么把这本书也丢弃了呢?

    书的译者是楼适夷先生,看书的后记,知道是他1976年4月到6月所译。他说:“1976年是怎样的年头,4月又是什么日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天快要亮的时候,夜照例是特别黑暗而寒冷的。”1976年,是“四人帮”被粉碎的年份。那一年,楼适夷先生71岁,从“五七干校”回家快三年了,①头上还戴着“帽子”,身上还背着“包袱”。而在当时,芥川的小说尚在“毒草”之列,楼适夷虽认定其是“鲜花”,却也悲观地认为“并不准备将来会有发表出版的日子”。这是这本书翻译的时代背景和私人语境,这本书由此而增加了厚度,超出了芥川小说本身。

    楼适夷先生是翻译家,之所以当时选择翻译芥川的小说,是别有心意的。在后记中,他说芥川的小说,是鲁迅先生最早翻译到我国的,鲁迅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就翻译了《罗生门》,后来还想翻译芥川的作品,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如愿。楼适夷先生翻译芥川的小说,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重和承继。

    在后记中,楼适夷先生又说,译稿“是用两张复写纸,复写出三张稿纸,装订成册,变成一本书的样子,请二三家人,和二三个不与我划清界限还有来往的友人,充当我的读者。”——这种深蓝色的复写纸,对我们这一代的写作者而言,是很熟悉的,在没有复印机、电脑和社交软件的时代,我和不少写作者,害怕稿子寄失,都用过这样的复写纸复写稿件——于是,他特意请人刻了一枚图章,便是“二三书屋之印”,我们便也明白了,封面所印的这方印章的含义了。

    芥川的小说,如今译本很多,这个译本,有如此多的元素在内,便不只属于芥川,也属于楼适夷先生和他所属的那个特殊的时代,便有了另一番价值和意味所在。

    我是坐在天坛的藤萝架下看这本小书的。②初春中午的阳光,温煦暖人。这一天,我主要看其中的《秋山图》一篇。四十多年前读过,竟然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当时只顾看《竹林中》和《罗生门》,还有《地狱变》了,也可以看出当时读书不认真,没有能够领悟其中奥妙的缘故吧。这是一篇写清初大画家王时敏两次寻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秋山图》的故事。同样一幅《秋山图》,五十年之后,时代与人心的跌宕变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样貌和感觉,其亦真亦假,亦梦亦幻,扑朔迷离,以至让王时敏心中竟掠过“狐仙”的缥缈之感。

    芥川的小说中,重写并改写历史故事,占有相当部分。这是他那一代日本小说家的创作传统。我们这样的传统似乎少了些,自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后,曾有冯至、陈翔鹤等老作家写过一些这样的历史小说,之后似乎愈发少见。③那些热衷于宫斗或王朝更迭或让古人和历史改头换面以迎合今日的小说,不在此列。《秋山图》重写的是我国古代故事,但不是梦回前朝的旧小说。这篇小说写得干净利索,如同冰冷而嶙峋的骨架凛然;又情节步步紧逼,如同层层剥笋而百味次第逸出。

    不知怎么搞的,放下书,忽然觉得这一篇《秋山图》的写作风格,和汪曾祺先生有点儿相似。汪先生也喜欢改写古代故事,比如《聊斋》,就曾乐此不疲地改写过多篇。改写古代画家的故事,汪先生也有过写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金冬心》。而且,汪先生和芥川都是取材于我国明清笔记,并非随心所欲另起炉灶的编造。芥川的《秋山图》取材于清初恽寿平的《瓯香馆记》;汪先生的《金冬心》取材于清晚期朱克敬的《雨窗消意录》。他们都有这样的兴趣和积累,这样的学养和笔,力。

    这么一想,如果汪先生重写画家王时敏寻访画家黄公望的《秋山图》,这同样一段故事,不知会写成什么样。芥川写《秋山图》时29岁,正值青春,让汪先生晚年披挂上阵,老眼厌看往来路,流年暗换往来人之中,肯定,会和芥川不一样,会很有意思。

    真的很想让汪先生和芥川比拼一下,让我大开眼界一番。不过,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汪先生已经故去二十五年,

    一本薄薄的小书,一篇短短的小说,竟然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带起三位作家,心头一时涌出莫名的感觉。想想,三位作家都已经仙逝。④楼适夷先生活到96岁,最为高寿;汪曾祺先生活到77岁;而芥川活得年头最短,只有35岁。命运跌宕,人生如梦,如那幅《秋山图》一般,如影如幻而幽深莫测。

    合上这本《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日头已经偏移,阳光透过枝条清癃的藤萝架,在书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斑,跳动不已。

    回到家,再翻书时,发现书中还夹有一小窄条薄薄的纸片,上面抄录一段话,字迹潦草,是我写的。照抄如下,也许,别有一番意思:

    番茄起初生长在秘鲁和墨西哥森林中,被当成有毒的果子,叫“狼桃”,没人敢吃。十六世纪中叶,英国一公爵到南美游历,见后把它带回英国,作为稀有的礼品,献给伊丽莎白女王。从此,欧洲称之为“爱情的苹果”。十八世纪末,法国一位画家,冒中毒致死危险,亲口尝了两三个,觉得酸甜可口,番茄经他宣传而流传。明入我国,最早见于《群芳谱》一书,名“蕃柿”,供观赏。吃才有六十年左右的历史。

    这一段是从哪里抄来的,又怎么夹进芥川这本小说中,我已经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关于番茄这样一段历史,还是挺有趣的。算一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抄录这一段,到今天,我们吃番茄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想当年鲁迅先生最早翻译芥川小说,到现在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再一算,芥川写《秋山图》是1921年12月,到现在也有一百年了。真是巧合。

    怎么那么巧合呢?不知别人会怎么样,如果让我来重新改写《秋山图》,在结尾处,我要加上这样一段。芥川写《秋山图》;鲁迅翻译芥川;番茄由毒变酸甜可口的历史;一百年之后,这样巧合,在这本书中相遇了。尽管有点儿混搭,也许,有点儿意思呢,多有潜台词和象外之意。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特别交代了楼适夷翻译《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的时代背景,并非闲笔,表达了作者对他不凡的勇气和见识的赞赏。 B . 《秋山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芥川的《秋山图》取材于《瓯香馆记》,写王时敏两次寻找名作《秋山图》的故事。 C . “我”相隔四十多年两次读文章《秋山图》的感受与王时敏相隔五十年两次寻找画作《秋山图》的感受相同,都充满梦幻。 D . 番茄由毒变酸甜可口、芥川写《秋山图》和鲁迅翻译芥川的作品都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这样的巧合多有潜台词和象外之意。
    2. (2) 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中的“帽子”和“包袱”分别比喻罪名和精神负担,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 B . 句子②是环境描写,用温煦暖人的阳光渲染了“我”阅读《秋山图》的良好氛围。 C . 句子③批评了那些创作极其不严肃而以戏说历史来迎合读者的历史小说。 D . 句子④,作者因三位作家的寿命长短而感叹人生的变化莫测,而且非常感伤。
    3. (3) 本文看似“散漫”,实则不“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有评论认为,肖复兴的《秋山图》不仅回忆了往事,还含有丰富的思想意蕴。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③,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⑤,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 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而美者以犯之,危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伺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已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屎,以娠盛溺⑥。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选自《庄子·人间世》,有删改)

    材料二: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背矣。筠豆之事,则有司存。”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选自《论语》,有删改)

    [注]①傅:师傅,老师。②天杀:天性刻薄、凶残。③入:陷入,苟同。④出:显露,显示。⑤町畦:田界。⑥溺:马尿。⑦巽:恭顺。⑧筠豆:古代用于祭祀的两种礼器。⑨恂恂:温和恭顺的样子。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其知A适足B以知C人之过D而不知E其所以过F若然者G吾奈之H何?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则危吾国”中的“危”与成语“正襟危坐”中的“危”词义相同。 B . 伐,自夸,炫耀,与《屈原列传》“平伐其功”中的“伐”词义相同。 C . “巽与之言”与“欲与亚父”(《鸿门宴》)两句中的“与”词义不同。 D . 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也泛指官吏,这里指前者。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颜阖将要去做卫灵公太子的师傅,便去请教蘧伯玉。蘧伯玉告诉他,他问得很好,要警惕,要谨慎,要端正自己的行为。 B . 蘧伯玉说,外表将就顺从他而不能过分陷入,内心调剂诱导他而不能有所显露,外表过分将就顺从和内心调剂诱导太显露都不好。 C . 蘧伯玉举养虎者等例子来阐释道理,蘧伯玉说虎喜欢喂养它的人,因为人们顺从了虎的性子;虎伤害人,因为人们违逆了虎的性情。 D . 孔子认为要与可以谈话的人谈,不要与不可谈话的人谈,聪明的人不错失人,也不白费言语;孔子在宗庙朝廷,谨慎而不善言辞。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②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莫如之何也已矣。

    5. (5)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怎样待人处事,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 4. 古代诗歌阅读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仿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注]①冲卿,王安石的好友吴充。②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名,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直述愁思,庭院空空,暮色悄然而至,诗人感觉秋日漫长,自己衣衫单薄,心生苦闷。 B . 颔联写院外已有往来的行人,人语纷杂,热闹喧嚣,这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寂苦楚。 C . 颈联一扫哀愁,诗人回忆起二人往昔的美好,虽这已如梦一般留在了过去,但诗人仍开心不已。 D . 尾联写寒露悲苦,便在梦中与友人谈笑明月,也只在梦中方能轻松,可见诗人与友人的情谊。
    2. (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情感。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韩愈《师说》中,“”两句阐述了人不是天生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每个人都会有疑惑。
    2. (2) 杜甫《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3. (3) 古诗词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描摹事物和表情达意,如“”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我们现在食用的蔬菜、水果有很多来自温室栽培,其实我国是世界上____,在温室增温技术方面有诸多创造。

    ①史料记载,②秦始皇曾命人于冬季在骊山陵温暖的山谷中种瓜。③据此推测,中国最早的温室可能出现于秦代。④但确切有关温室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⑤汉元帝曾于冬天在太官园种葱和韭菜,⑥他采用了在屋内昼夜燃火的方法来提高室温,使蔬菜在隆冬时节能正常生长。⑦当时各地向朝廷进贡的新味有很多是“郁养强熟”的方法培育的,⑧那时富人也可以享用“冬葵温韭”,⑨这表明汉代已广泛利用温室来栽培蔬菜非常普遍。

    温室还被用于花果栽培,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堂花术。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的诗句。“堂”即用纸封住的密室。堂花术是指在室里开沟,把花盆放于沟上用绳与竹搭成的架子上,在沟中倒入热水,并施以牛溲、硫黄等热性肥料,以增加室内温度,通过这种办法来促使堂中的花卉提前开放。这种花卉栽培技术在唐代出现之后,一直沿用至今,北京中山公园的唐花坞就是____。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宋代词人柳永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黄叶飘零,兰舟催发,一声声凄切的蝉鸣,竟然让人无语凝噎。

    有时候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端坐树梢,顶着明晃晃的日头叫。那鸣叫声连天接地,密密实实,杂乱而悲怆,整个世界再无其他声音了。那种肆无忌惮的鸣叫声,让人心烦意乱。是为即将消失的秋天送行,还是为它们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唱一首挽歌呢?它们已经乱了方寸 , 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一只蝉的鸣叫,还是颇有意境的。

    深秋时节,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的窗外总会有一只蝉儿鸣叫。很准时,像是跟谁有过约定。先是怯怯的、低低的,然后轻柔的,那么几声,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窃私语。 

    1. (1) 下列选项中,蝉声表达的意境与上文第二段中蝉声表达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B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 .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2. (2) 请简要阐释文中加点的“肆无忌惮”和“乱了方寸”的含义。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蝉鸣声的?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有人认为:项羽拔剑自刎,殒命乌江,项羽的举动不是大勇之举;勾践临危不惊,受辱不乱,胸怀甚大,志向高远,勾践的举动才是大勇之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