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鲁迅的散文抒情性浓郁,具有能穿透岁月的美感力量。在那夜气如磐的年代里,鲁迅用他的文章表达对革命者和先驱们的崇仰与缅怀,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热

    烈向往。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让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这是鲁迅散文抒情的主要特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这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鲁迅的内心始终交织着两种情感欲求:一方面是情感喷发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是克制激情的欲求。正是这情感的喷发和反抑的内在冲突所形成的张力,赋予了鲁迅情感表达形式上一波三折的曲折性。如第一节所显示的:将欲发,又觉“无话可说”;仿佛已是“痛定之后”,却因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平添阵阵“悲凉”;决心显示“最大哀痛”,又顾及于“非人间”的“快意”;直至无可逃遁,才拼将一腔悲痛,全数掷出,化作灵前至哀至烈的声声哭诉。情感的热流与冷流

    交错对流,汇合成了心灵的大颤动。

    将感情渗入叙事,在极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最强烈的感情是鲁迅散文抒情的又一个特点。他并没有身临其境,却能以雄辩的细节,描绘出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极强烈的情感包裹沉淀在极严峻冷静的写实中,出之以中国气派的简洁凝练,也就构成了鲁迅前期作品所特有的美学风格。它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和中国知识

    分子选择道路的艰难。

    鲁迅还善于运用多样的抒情手段,形成丰富多变的抒情风格。他的情感,有时如火山奔突,瀑布直流;有时如清泉流水,细波微澜;有时又如深山幽谷,沉郁顿挫。如果说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汪洋恣肆的激怒与哀痛,形成了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那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却把那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蕴藉在心,出之于笔端的,是深沉的纪实。这虽然是由于环境所迫,但也正显示了鲁迅

    散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风格的完全形成。

    “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的感情并非个人一己的私情,而是人民大众的感情,革命斗争的激情。它不仅是一个伟大心灵的激越呼喊,而且显示着时代历史前进的足音。“五四”以后,中国文坛上的散文作家,或叙写个人凄寂飘零的感怀,或抒发自己愤激郁闷的情思,思想境界不够广远。因此,鲁迅的散文总有一种超

    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

    (取材于李泽厚、钱理群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写文章削尽冗繁,洗却铅华,达到大朴的境界才是艺术的极致。简洁是大朴的必要条件,是通往大朴境界的桥梁。鲁迅散文的简洁不仅表现在文字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作品的思想容量上。一篇千字散文不仅是感情的浓缩,更是哲理的升华。他总是用思想家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并且把自己的真知灼见融贯在诗意的艺术图景中。

    鲁迅最善于从平凡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深邃的思想,概括出有普遍意义的真理。他把那些“人人心中所有”的极平常、极普通的生活素材,熔铸成“人人笔下所无”的熠熠闪光的艺术。如《忆串素园君》:“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平凡的人物和小事,人们也许由于见得太多了的缘故,往往不以为意,但它们却与整个社会互相联结和贯通,鲁迅就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中开掘出了深意。

    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的散文都是删除枝叶的花果,毫无味道。大朴,并不是乏味的同义语。鲁迅的每篇散文都不乏永留读者记忆中的生动形象。他常运用“画眼睛”的手法准确地抓住对象的特性加以形象化的再现。如他写范爱农,反复强调他“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这就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他愤世嫉俗的孤做性格,展现出他藐视黑暗和世俗观念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神韵。就是写事物,他也运用同样的手法,抓住要害,揭示本质。如寥寥几笔就可以写出辛亥革命后的绍兴政府换汤不换药的事实。

    特别感当提及的是,鲁迅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感情,而且还有着深刻的哲理、生动的趣味。鲁迅笔下妙语解颐,警句启人,如《父亲的病》中“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这既是对骗人的庸医进行辛辣的嘲讽,又是对吃人的礼教进行有力的针砭。简洁而又丰满,淳朴而又机智,是形成鲁迅散文大朴境界的一个重要特色。

    鲁迅的散文,辞浅意深,言近旨远,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鲁迅散文大朴境界所取得的极妙效果。

    (取材于张永泉、卢今等的相关文章)

    1. (1)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汪洋恣肆 “恣”读作zì 意思是“没有拘束” B . 冗繁 “冗”读作rǒng 意思是“多余的” C . 真知灼见 “灼”读作zhuó 意思是“透彻” D . 针砭“ 砭”读作biǎn 意思是“批评”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情感喷发与克制激情的矛盾,形成了鲁迅散文情感表达的曲折性、层次性。 B . 鲁迅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史家所强调的实录,目的是为了直接抒发感情。 C . 读鲁迅的散文,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艰难。 D . 与“五四”以后文坛上其他散文作家相比,鲁迅散文的思想境界更加广远。
    3. (3)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鲁迅散文“将感情渗入叙事”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 . 《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多次强调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B . 《记念刘和珍君》中叙述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等人遇害的细节。 C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回忆柔石设立朝华社,和女性一同走路等往事。 D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作者谈到冯铿女士时说:“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
    4. (4)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画眼睛”这一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画眼睛”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即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写出其神韵。 B . “画眼睛”并不仅指写人,推而广之,也包括写一切事物,写出其本质。 C . “画眼睛”手法的运用,说明鲁迅散文追求“大朴”的同时也不避繁复。 D . “画眼睛”这一手法极具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5.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总体上说,鲁迅散文所抒发的感情是悲痛、悲愤和悲凉、悲哀的。 B . 鲁迅的散文能洞幽察微,化平凡为神奇,可谓“举类迩而见义远”。 C . 鲁迅后期散文呈现出“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风格,是因环境所迫。 D . 鲁迅散文多妙语、警句,这是由鲁迅散文一波三折的抒情特点决定的。
    6. (6) 材料一说“鲁迅的散文总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语曰:“人惟旧,器惟新。昆弟世疏,朋友世亲【1】。”此交际之理,人之情也。今则不然,多思远而忘近,背故而向新;或历载而益疏,或中路而相捐,违先圣之典戒,负久要之誓言。斯何故哉?富贵则人争附之,贫贱则人争去之。

    夫交利相亲,交害相疏。是故长誓而废,必无用者也。交渐而亲,必有益者也。俗人之相与也,有利生亲,积亲生爱,积爱生是,积是生贤,情苟贤之,则不自觉心之亲之,口之誉之也。无利生疏,积疏生憎,积憎生非,积非生恶,情苟恶之,则不自觉心之外之,口之毁之也。是故富贵虽断,其势日亲;贫贱虽旧,其势日疏,此处子所以不能与官人竟也。惟有舌烈之风,志义之士,为不然尔。恩有所结,终身无解【2】;心有所矜,贱而益笃。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世隘然后知其人之笃固也。

    侯嬴、豫让,出身以报恩;专诸、荆轲,奋命以效用。故死可为也,处之难尔。庞勋、勃绍,一旦见收,亦立为义报,况累旧乎?俗士浅短,急于目前,见赴有益则先至,顾无用则后背。是以欲速之徒,竞推上而不暇接下,争逐前而不遑恤后。是故韩安国能遗田蚡五百金,而不能账一穷;霍方进称淳于长,而不能荐一士。此奸雄所以逐党进,而处子所以愈拥蔽也。非明圣之君,孰能照察?

    且夫恩怨之生,若二人偶【3】焉。苟相对也,恩情相向,推极其意,精诚相射,贯心达髓,爱乐之隆,轻相为死,是故侯生、豫子刎颈而不恨。苟相背也,心情乖互,推极其意,分背奔驰,穷东极西,心尚未快,是故陈馀、张耳老相全灭而无感痛【4】。从此观之,交际之理,其情大矣。非独朋友为然,君臣夫妇亦犹是也。当其欢也,父子不能间;及其乖也,怨仇不能先。是故圣人常慎微以敦其终。(取材于王符《潜夫论•交际》)
    注释:【1】昆弟世疏,朋友世亲:兄弟之间隔代疏远,朋友之间却隔代相亲。【2】解:通“懈”,懈怠,松弛。【3】偶:二者相遇相处。【4】陈馀、张耳:俱为秦末反秦将士,曾为刎颈之交,后反目而相攻伐。

    1. (1) 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久要之誓言        负:背弃 B . 然后知其人之笃固也       隘:险恶 C . 旧乎            累:连累 D . 是故圣人常慎微以其终         敦:督促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多思远忘近       上官大夫见欲夺之(《屈原列传》) B . 出身报恩          汉亦留之相当(《苏武传》) C . 俗士浅短,急目前      非铦钩戟长铩也(《过秦论》) D . 交际之理,情大矣      尔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或历载而益琉,或中路而相捐        有的人数年之后就渐渐疏远,而有的人却能在半道上相互救助 B . 故死可为也,处之难尔        所以死是可以做到的,选择如何死却很难 C . 是以欲速之徒,竞推上而不暇接下        因此急功近利的人,争相攀附上面显贵的人却无暇接待下面穷困的人 D . 及其乖也,怨仇不能先        等到他们关系不好的时候,仇敌也没有他们之间的怨恨深
    4. (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剖析了交际方面的社会现象,抨击了世俗社会唯利是图的风气。

      A . 本文写侯嬴、专诸等人,意在赞扬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能考虑长远利益。 B . 本文认为在交往中感情的因素极为重要,因此圣人常谨慎地对待它。 C . 本文说理多引经据典,善于运用排比,行文讲求对偶,富有骈俪色彩。
    5. (5)  文章第二段写到了哪两种人际交往现象?请结合本段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分析说明。
  • 3.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②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④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注释:【1】放:依据。

    1. (1)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③⑤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 (2) 结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利的态度,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三、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1】苏轼共一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2】,天救看尽浙西山。尚书【3】清节衣冠后,处士【4】风流水石间。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其二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梁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5】取次【6】知。注释:【1】1071年,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在任期间,不断作诗讥刺新法、1074年,苏轼与县令毛国华、县肘方武同游西菩寺。【2】江北路:回汴京的路。【3】尚书:曹魏时的尚书毛玠能选用清正之士,有贤名。【4】处士:唐末诗人方干有才德而不仕,被人称为“处士”。【5】儿曹:儿辈。【6】取次:随便。

    1. (1) 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首诗中,首联交代了诗人仍然不断受到排挤的艰难处境。 B . 第一首诗中,颈联写诗人认为此次的同游者都清正而有才德。 C . 第二首诗中,颔联承接“水清石瘦”句,分写山、水的奇境。 D . 第二首诗中,尾联写探寻登山临水之乐,必须要靠个人天赋。
    2. (2) 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首诗中,颈联用毛、方二古人之典切合毛令、方尉之姓,构思巧妙。 B . 第二首诗中,首联通过“足未移”但“路转山腰”突显西菩寺地势险要。 C . 第二首诗中,颈联借景抒情,以色彩斑斓的秋景表达诗人渴望归隐之心。 D . 这组七律写游山玩水,抒心中感慨。第一首侧重写景,第二首侧重抒情。
    3. (3) 有人评价苏轼作诗“虽羁愁之文,亦出以嘻笑,萧然物外”,是说苏轼即使在表达愁绪时,也会采用欢笑自若的方式,姿态超脱。请从以上两首诗中各举一例具体分析。
  • 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1) 人在百感交集时,往往无法用言语表达情感,所以苏轼在梦遇亡妻时,会“”。
    2. (2) 《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让人感受到思念中的缠绵缱绻;《燕歌行》中的“,征人蓟北空回首”,让人体会到思念中的悲伤无望。
    3. (3) 政治家写史论,往往是想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被天下耻笑的覆辙。如不要像秦朝那样不施仁义,导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结局;也不要像后唐庄宗那样宠幸伶人,落得“数十伶人困之,,为天下笑”的下场。
    4. (4) 司马迁对屈原有极高的评价,他称赞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四、语言文字运用
  • 6.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题。

    木耳

    在阿勒泰连绵起伏的群山深处,凡有生命的东西,都甘心遁身阴影之中,安静而绝美;当然,包括一排排半透明地立在倒木上的木耳。它们是森林里最敏感的耳朵,总会比你先听到些什么,多知道些什么。

    我们在深山里的森林边上开店,也算为方圆百里的牧人提供了方便。

    日子寂静,我们更为寂静地做着各种简单的事,愿望也简单。走过长长的草地,走过独木桥,到远远的泉眼边打更干净的水,回来淘米做饭。食物也简单。各自端碗,围着一碟粗糙腌制的野菜,寂静地吃。偶尔说些寂静的话。那时没有木耳,我们安心打理小店。

    一天午饭后,我妈进入峡谷北边山阴面的那片黑林子。她回来得很晚,手持一根小树枝,枝梢上凝结着指头大的一小团褐色的、嫩嫩软软的小东西,像是活的、能蠕动的小动物。那就是木耳。

    我们的采木耳生涯就有了第一根小线头。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像一朵朵花渐次开放,满胀在心里。为采到更多木耳,我妈出去得一天比一天早,回来得一天比一天晚。每当她疲惫地回到家中,无论收获如何,我都觉得她像是又离我们远了一点……

    我们把木耳摊在门口晾,来买东西的牧人都会问这是什么。他们再来时,纷纷从口袋里掏出这种东西给我们看。我妈非常高兴,大方地掏钱买了下来。

    那时候,除了牧人之外,知道这山里有木耳的,还只有很少的一些人。他们采摘木耳也只为给自己家里人尝尝鲜,改善改善伙食而已。

    当晾干的木耳攒够六公斤时,我妈仔细分装好,一手拎一只箱子,搭一辆卡车去了山下。搭车回来时,六公斤木耳全卖了,一公斤八十块,一共四百八十块,远比我们靠小店做生意赚得多。我妈得意坏了。

    虽然木耳能赚钱,但我们却说服不了更多人干这个。

    那天晒木耳时,西面沟谷里的老牧民阿勒马斯骑马路过。他瞅了一眼:“这是什么?”

    我们很努力地解释。

    “哦,”他说,“我们那里多得很呢。”

    我们大喜,报出诱人的价格。谁知老头淡淡地说:“这样的事,让孩子们玩吧。”我想起了近年发生的一则故事:一个商人到牧场收购活羊,看中了牧人家的一头大尾羊,但牧人对报价不满意,于是双方讨价还价。一直折腾到天黑,商人只好留宿。结果晚宴时,牧人直接把那只大尾羊宰杀待客了。

    我妈每次下山卖木耳都被抢购一空,我们就涨到了一百块钱一公斤。再后来,可可托海甚至乌鲁木齐也有人来收购。我们顺势涨到了一百五十块钱一公斤。

    采木耳的队伍悄然扩大。才开始大家只是为近水楼台,工作之余赚个零花钱。到了后来,就开始有人专职干这个了。最壮观的是娘子军。她们都是打工者的家属,跟着男人带着孩子来到新疆。她们特别能吃苦,往往揣几个馍,腰里塞一张塑料纸,带一只天大的编织袋就敢进林子。一进去就好几天,晚上把塑料纸往结满冰霜的草窝子里一铺,裹着大衣就捱过一宿。

    木耳生长的速度极快,尤其在下过雨后。但还是赶不上采摘的速度了。我妈就不断开拓新阵地。

    等待我妈回家的日子里,我天天在门口遥望。那些森林,那些大幅倾斜的碧绿草坡,还有我看不到的、山的另一面的巨大峡谷,高耸的崖壁。想象那些我尚未去过的地方,是怎样在他们的脚下和眼里,因变得过于熟知而再也不能令人惊奇了。我久久张望。

    那年,远在甘肃、宁夏的人也来了。木耳明显少了。

    从秋天到冬天再到春节,木耳从两百块飙涨到三百甚至四百块。那些人大量买下木耳,他们自己肯定是吃不完的。木耳恐怕已不是用来吃了吧……外面大地方的人总是有着更灵活更繁杂的心思,木耳一定还有我们所不知的用途。

    第三年,木耳的世界疯了!伴随着木耳的狂躁,同时暴发了牲畜的大规模瘟疫,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型瘟疫。大批牛羊被活埋。山上的人不准下来,山下的人不准上去。山里一片混乱,抢劫不时发生,弄得所有人都很恐慌。那一年,牧人手头都紧,商店的生意也惨淡。

    来年春天,桥头爆满了,到处都有人依偎着自己破旧的行李露宿废墟。还来了个铁匠,专门给大家打制挖野货时使用的工具。似乎在一夜之间,旧马路边出现了好几家非常便宜的小饭馆和小旅店。采木耳的队伍分成几派,矛盾不断,深山里出事的传闻也就不断。

    树林里堆满了以塑料制品为主的垃圾。老早以前,这里的居民产生的垃圾主要是煤灰和柴灰。更早以前,我听说煤灰和柴灰也有用。那时,万物滴水不漏地循环运行,世界一定无懈可击。

    所有伴随着木耳到来的事物,在你终于感觉到它的到来时,已经强大到不可回避了。

    又一个春天,来买木耳的人据说开价到了五百块钱一公斤。

    但是,就在那年——木耳出现后的第五年或第六年——再也没有木耳了。

    是的,木耳没有了,我们加以它的沉重愿望也没有了。总有一天,它的这场“没有”也会让人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

    那天我一个人进山,看到前面有人,那是我妈,她还在找。她手边有一朵木耳,那是整个世界的最后一朵。但是她没有发现。我呆呆站在那里,没有出声。

    (取材于李娟的同名散文)

    1. (1)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甘心遁身阴影之中        遁身:隐藏身体,不外显 B . 才开始大家只是为近水楼台        近水楼台:所处环境优美 C . 木耳从两百块飙涨到三百甚至四百块        飙涨:价格急速上涨 D . 世界一定无懈可击        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处写“总会比你先听到些什么,多知道些什么”,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饱含了对自然的敬畏。 B . 文章描写了木耳出现之前的生活,既与后文采木耳的生活形成对照,也与结尾处“木耳没有了”相呼应,发人深思。 C . 和妈妈不同,“我”从一开始就反对采摘木耳,因为我更愿意过寂静、简单的生活,而采摘木耳会破坏这种生活。 D . 作者借一些人大量买下木耳这一现象,对木耳的用途提出了思考,对外面大地方人灵活而繁杂的心思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3. (3)  文章是如何围绕木耳展开故事的?在主题表达上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4. (4)  作者在文章中插入了“近年发生的一则故事”,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5. (5) 作者说:“所有伴随着木耳到来的事物,在你终于感觉到它的到来时,已经强大到不可回避了。”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可结合原文,也可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简要回答。
五、 写作。
  • 7. 微写作

    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将所选题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1) 民间流传的俗语、成语简洁明了,富于智慧,但有些说法却互相矛盾,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如何看待这些矛盾的说法?请写出你的思考。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 (2) 《红楼梦》重视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常常在互动中展现人物的性情。请你简述宝钗与其他人物的一次互动情节,并对宝钗的性情作简要评析。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符合人物自身特点。
    3. (3) 请以“失去”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 8.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⑴银行职员海漄利用业余时间写科幻小说,在现实生活之外又找到了科幻的天地;名校博士毕啸天在研究“膜法水处理”的同时,创建名为“毕导”的公众号,传播日常生活的各种奇思妙想;保洁阿姨邢国芹五十二岁开始学钢琴,从而结识了更多的人,经历了更多的事儿……

    上述材料中,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展示了人生的多样性与可能性。由此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生命的宽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⑵社会学家认为,“陌生人”是物理空间上很近、心理空间上很远的一类人。关注这类陌生人,尝试与他们交往,可以了解他人,了解末曾深入的社会,同时也会更好地了解自己。

    请以“你好,陌生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