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8课经济体制改...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临湘期中)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A . 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 . 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人了活力 C . 多种所布制经济共同发展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2. (2023八上·临湘期中) 1978—1982年,农村政革使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这说明( )
    A . 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D . 对外开放首先丛浙江省开始
  • 3. (2023·) 春联折射生活。1974年,农民彭立家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到1980年,他家春联变成“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春联的变化折射出(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B . 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的影响 C .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终确立 D . 我国建成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4. (2023·深圳三模) 1978—1982年,农村改革使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各种专业的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这说明(    )
    A . 改革使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 B . 对外开放首先从浙江省开始 C . 改革释放了社会经济活力 D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 5. (2023·韶关模拟)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造纸厂效益的提高得益于(   )
    A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 . 对外开放首先从石家庄开始 C . 国内改革释放企业经济活力 D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 6. (2023·蜀山二检)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A . 经营承包责任制 B . 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C . 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D . 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 7. (2023·南山二模)  1978-1982年,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 (2023·南沙一模)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在农村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B .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 9. (2023八上·从江开学考) 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 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D .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 10. 对下图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1反映的事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B . 图2反映的事件激励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C . 图3反映的事件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D . 三个事件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23八上·临湘期中) 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不断调整农业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到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时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社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使农村主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据材料二图二可知,1980—1982年风阳县粮食产量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请你为乡村振兴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