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临湘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
  • 1. (2018八下·泰兴期中)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 全境解放 B . 社会主义 C . 国家富强 D . 民族独立
  • 2.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 )
    A . 中国共产党党旗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旗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语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巩国了新生人民政权 B . 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C .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 . 解放了农材生产力
  • 4.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同步发展。材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的完成( )
    A . 改善了人民生话 B . 完善了工业布局 C . 清灭了地主阶级 D . 忽视了经济规律
  • 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社》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
    A .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 它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 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6. 右侧照片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领域重大变革的一个场景(1954年,商户鸿茂兴公私合营改造后,举行挂牌仪)。这一变革的作用是( )

    A . 建立了社公主义公有制 B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 保卫了广大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D .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时
  • 7. 右侧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越的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 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 .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 .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 8. 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同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9. 他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人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他就是( )
    A . 雷锋 B . 焦裕禄 C . 王进喜 D . 邓家先
  • 10. “文化大革命”时期,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威”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 .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 . 国民经济发展缓役 C . 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 .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 11. 右图中1954—1956年我国衣业总产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国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 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D . "太跃进“运动的推动
  • 12. 《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写道,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件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A .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 13. 1978—1982年,农村政革使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这说明( )
    A . 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D . 对外开放首先丛浙江省开始
  • 14.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A . 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 . 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人了活力 C . 多种所布制经济共同发展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15.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故的"窗口” B . 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4个沿海城市 C . 1990军,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D . 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 16. 1992年1月。珠海市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说:"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人流向香港,澳门,后来珠海人的生话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那些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实行包干到户 C . 建立市场经济 D . 开放沿海城市
  • 17. (2022·山西) 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一个关键时期。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这一重大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改革就难以进一步推动。为解决该问题指明方向的是(    )
    A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 . 中共十二大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 中共十三大
  • 18. 2019年,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于2020年1月6日起正式施行,垃圾分类成为个人生活中必须学会的一件事,此项举措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
    A . 创新 B . 共享 C . 绿色 D . 开故
  • 19.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A . 开始全面进人了小康社会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D .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20. 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____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划线上应填( )
    A . 依法治国方针 B . 开放发展理念 C . 丛严治党方针 D . 中国式现代化
二、非选挥题:(本大题4道题,共60分)
  • 21.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回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译,西以经济建说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所占比例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业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进行的建设现划是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试举一例。

    1. (1)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2. (2) 分析出现材料三中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国是什么。
    3. (3) 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 22. 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不断调整农业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到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时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社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使农村主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据材料二图二可知,1980—1982年风阳县粮食产量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请你为乡村振兴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设。
  • 23. 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对于建构历中解释具有重要价值。

    材料一: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热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口述人:陆德兴《上海第三钢钱厂退休职工》

    调查人:澎湃网记者

    口述内容:我叫陆德兴,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九十年代升发开放之前,从外滩看过来,浦东就是一片小渔村。浦东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很差。1990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一些省份和国企也在浦东投资建造了自己的高楼。那时以浦西看浦东,是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就这样,浦东越来越繁华。

    材料三:下图为小明同学收集的中国加入某国际组织20年成果统计资料。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僵化模式”的弊端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2.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加人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及影响?
    3. (3) 综合以上史料研读,你能得出怎样的史论?
  • 24.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封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义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年代标尺

    材料三: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共十九大报告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事件。据材料一,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创的新道路。
    2. (2) 请根据材料二年代尺的提示,列出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
    3. (3) 简要说明中共十九大所确立的科学理论与之前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并请你为该年代尺确定一个主题名称。
    4. (4) 据材料三,你对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怎样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