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2-2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春回大地之时,我国中原地区一般会吹起东南风,而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说成东风。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依我国古代历法来看,天干的周天分布方位和五行属性决定了古诗词中的东、南、西、北四种风向与春、夏、秋、冬四季基本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东风”一词蕴涵丰富,有着文学、科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嗟叹韶华易逝,莫负春光。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化万物的春风,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

    然而,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不容小觑。尤其对于爱花之人,眼见一夜东风后的满地落红,感伤与无奈之情油然而生,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都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幽怨之情,同时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更甚者,“东风”会带来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陆游对“东风”的嫌恶似乎达到了极致:“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此句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农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十分重要。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万物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礼记·月令》中就有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的描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幅图画生动展现了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致与朴素的生活智慧。

    “东风”还是一味中药。东风草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东风”也是一种菜名。晋左思《吴都赋》中也有“东风菜”的相关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风”一词有了新的时代含义。1958年元旦创刊的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名字就取自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深圳特区报》发表的新闻通讯,就引用唐朝诗人李贺诗句“东方风来满眼春”作为标题。

    东风,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里有中国人独特的浪漫情愫;“等闲识得东风面”中有中国人朴素而深刻的哲思;“东方风来满眼春”则标举着中国人引领风气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蒋坎帅、郝亚伦《如何“识得东风面”——谈谈“东风”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缠绵执着,对恋人的绵邈深情”。从诗面上看,这样解读并无不妥。实际上,多少年来,人们也是一直按照这种观点来诠释本诗的。然而,当我们真正做到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那我们对该诗的理解恐怕不会如此纯粹、如此情深,对诗人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同情、叹惋,应是五味杂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许多专家学者考证,这首诗是李商隐为女道士宋华阳所写,表现了两人之间一段脱离世俗、不同寻常的恋情。其实,终唐一代,与女道士交游的文人名士不乏其人,但最终能够修成正果、终成眷属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当然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有关,与交往双方各自的身份、社会地位、文化差异有关,更与文人名士与女道士的交往心态、交往目的有关:或为求眷顾,曲意逢迎;或贪恋美色,逢场作戏;或追求时尚,满足虚荣……这种所谓的恋情本就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十分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若是遭遇社会嘲讽、家人责难等种种压力,分手便是早晚的事。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与其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倒不如说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

    “东风无力百花残”,含蓄地揭示了“难”的原因。“东风”有春风之意。有评论者认为,这一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描写他们分别的时间背景:自己的恋情也如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这样理解自有其道理,但“东风”一词是有典故的,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在赤壁借助“东风”之力,打败曹操。所以“东风”又譬喻某种能改变历史走向、改写人物命运的神奇力量。揆情度理,李商隐此句也是应用此意:由于缺乏“东风”之力,他们的爱情之花就只能像百花一样任其凋零了。他希望对方能够谅解他的迫不得已,宽宥他的软弱无力。面对重重压力,他孤木难支,实在无力抗争,不得不忍痛割爱,结束恋情。

    (摘编自李锋军《东风无力爱亦残——李商隐再解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具有美好寓意,往往带来生机与希望,所以“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 B . 陆游对“东风”的嫌恶比其他诗人更甚,“东风恶,欢情薄”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C . 在唐代,文人名士与女道士交游之风盛行,但他们的恋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 D . 李商隐的《无题》一向被认为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但材料二作者更愿意说它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风”内涵丰富,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 B . 从《礼记·月令》中的描写可知,“东风”在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 . 材料二作者深入分析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知人论世,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古诗词中“东风”的内涵,不过二者论述的角度和重心并不相同。
    3.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B .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C .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D .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4.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 (5) 根据材料二,梳理概括作者“对诗人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同情、叹惋,应是五味杂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原因。
  • 2.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肩膀

    王愿坚

    西天,一抹晚霞正在消退:远处丘陵的后面,淡淡的雾气慢慢地升腾起来。通信员小秦望着前面茫茫的草地,皱起了眉头。现在,整个草地空荡荡的,看不见火光,听不见人声,他摸着肩上的扁担,愁烦地想:“要不是它,也许早就赶上队伍了。”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扁担换了个肩,又吃力地向前走去。这副担子,是两个钟头以前落到他的肩上的。

    还是刚过正午不久,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他在离队处理伤口返回时走错了方向。当他顶风冒雨在烂泥里奔跑的时候,猛地撞到了这副担子上。这是两个不大的木箱,被棕绳紧紧地捆在一根小竹扁担上,里面装着不多的药品、纱布和几件医疗器械。就在担子前一米多远的泥塘里,它的主人——一位中年红军战士牺牲了。小秦摘下他那顶小小的八角军帽,默默地注视着这位没走完长征道路的烈士,含着眼泪,挑起了这副担子。

    起初,这一切是那么简单:担子,是战友留下的革命财产,必须挑上它。因此,他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一定能挑着它赶上队伍,走到宿营地。但是,当他走了两个小时以后发现,坚持下去越来越困难了。再加上寒冷和饥饿一齐袭来,他头晕得天旋地转,浑身一点儿劲也没有了。

    就在这时,他脚下被草根一绊,猛然摔倒了。他歪坐在地上,望着在眼前晃动的水草、矮树和那对木箱,心想:“不行了,我是挑不动啦!就在这里歇一会儿。只一会儿……不要紧的,反正后面还有部队,反正……”这么一想,他觉得浑身的骨头架子都散了,那抓着扁担的手一松,倒了下去。

    朦胧间,听见有人在说话。小秦用力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正在一个人的怀里躺着呢。他仰脸望去,只见这位同志已经不年轻了。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宽阔的额角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纹路。尤其吸引他的,是那两道平直的一字眉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醒了!”那同志微微一笑,那双眼睛更温和、更慈祥了。他向旁边的战士问道:“做好了没有?”

    “好了,”一个背着驳壳枪的战士端着一个小搪瓷碗走过来。

    那位老同志接过碗,放在嘴边试了试,又轻轻地吹了吹,然后慢慢送到小秦嘴边。碗里,是加上青稞面粉煮的野菜汤。小秦吃着却是那样香甜。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那位老同志亲切地问道:“小鬼,你怎么掉队啦?”小秦吃着菜汤,简要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说。

    “对,那是一个好战士啊!”老同志深情地点了点头,“小鬼,你也是个好同志。看!你接过来,又把它挑了那么远。”得到了老同志的夸奖,小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可是,”老同志亲切地摸着小秦的臂膀,又问了,“你为什么不继续往前走了呢?”

    “我,我想歇歇。”小秦坦白地说。

    “噢,想歇歇?”老同志指了指木箱,“那么,这东西怎么办呢?”

    “这……”小秦觉出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了,他嗫嚅着说,“我一点儿劲也没有了……”

    “不!”老同志收敛了笑容,慢慢地摇了摇头,“你有劲,知道吗?你有很多很多的劲。”

    小秦不解地望着这位老同志。老同志没再说什么,他把小秦扶着站起来,然后拿出了一架望远镜。老同志把望远镜拿在手里,调整了一下距离,然后递给了他。

    小秦把镜子举在眼前,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望去。草地顿时变得清晰起来,就在夜幕,垂下的天际,现出了点点火光。他高兴地跳着叫起来:“篝火!”

    “对,那里就是今天的目的地。”老同志把一只大手搭在小秦肩头上,轻声地说,“篝火后边是什么地方呢?”

    小秦仔细地看了半天,摇了摇头:“我看不见了。”

    “看不见吗?”老同志笑了,“那里,是草地的边边。再往前,是陕北革命根据地——那里,就是我们明天、后天的目标。”

    “陕北?”

    “对,陕北!”老同志深情地重复了一句,“党中央带着红一方面军,去年就到了那里。现在,毛主席正等着你,等着我,等着我们大家呢!”他那双搭在小秦肩头上的大手按得更重了,“在那里,有好多好多事情正等着我们去做啊!”

    小秦觉得这些话,像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推着他,拉着他,向一个新的天地前进,他放下望远镜,激动地望着这位老同志。

    “小鬼,要鼓起劲来,继续前进!要知道,将来,革命的将来,属于你们,也依靠着你们哪!”

    话,一下子钻进了这个小红军战士的心,引起了他深沉的思索。

    就在他想着的工夫,同志们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上路了。那位老同志弯腰抄起扁担,放到自己的肩上。他挑着担子,迈开大步在队伍前头走着,那魁梧的身躯和宽阔的肩膀那么结实,那么健壮。仿佛就靠这个坚强的人的带动,整个队伍才走向前去。

    这时候,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迎面跑过来,向那位老同志敬了个礼,又朝小秦这边跑来。

    小秦不禁向干部问道:“前头那个挑担子的同志是谁呀?”

    “嘿,你这小鬼!”干部笑了,“那是我们的朱总司令啊!”

    “啊,是他?!”小秦怔住了。他连忙拔腿向前跑去,紧紧地抓住了扁担。

    “我说你有劲嘛!”朱总司令爱怜地摸了摸小秦的肩膀,把扁担搁上去,“好,挑着吧!肩膀,挑重担子的肩膀,就是在前进的路上磨出来的!”

    小秦挑着担子,望着朱总司令那健壮的背影,踏着前边的脚印,大步走着。就在这时,他明白了:这副担子本来就是属于他的。现在是他的,将来也是他的。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小秦挑扁担已经非常吃力,“叹了口气”表现出他担起扁担之后的愁烦和后悔之意,也体现了他的不坚定。 B . 小秦吃那碗野菜汤“狼吞虎咽”,吃得非常香甜,这既能表现出此时小秦已经饥饿至极,又能够反映长征路上的艰苦。 C . 小秦只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远方的篝火,并没有看到草地边和陕北,但是这三个目的地层层深化了他对革命目标的认识。 D . 这篇小说和茹志鹃的《百合花》塑造的都是小通讯员的形象,他们虽然性格、经历不相同,但都有极大的革命热情。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段的景物描写点明故事的时间和天气状况,说明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也烘托了小秦饥寒交加之下内心的忧虑。 B . 小说运用了多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秦从起初的勇挑重担到后来的不能坚持而松懈。最后重燃革命斗志的过程。 C . 小说运用倒叙手法,交代了小秦遇到这对装着医疗物资的木箱的经过,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 D . 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构成了这个革命故事的主体,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也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3. (3) 被救后,小秦的思想认识随着老同志的话语而逐步地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单分析。
    4. (4) 小说以“肩膀”为题,可谓匠心独运,请分析其妙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甲)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乙)

    ①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②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B .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C .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D .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在古代有的指用金属制成的刀斧等,有的泛指金属,此处指前者。 B . “终日而思”和“顺风而呼”中的“而”字都是连词,表示修饰的关系。 C .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 D . “驽马十驾”中的“驽马”是劣马,“驾”相当于“匹”,指十匹劣马行走。
    3. (3)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第③段借助“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借助外部条件的重要作用。 B . 甲文第④段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述了学习需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这两个重要因素。 C . 乙文第①段中出现的《诗》《书》《礼》《乐》《春秋》都是儒家经典,与《易》并称“六艺”。 D . 甲乙两文表现了荀子对“劝学”传统的发展,基于“性恶论”的观点,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5. (5) 儒学中的君子风范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君子学习的认识。
  • 4. 古代诗歌阅读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乘舟初到岳阳时所作。②图南,鲲鹏:鲲鹏是传说中鲲鱼变化成的大鹏鸟。《庄子·逍遥游》写道:“(鹏)乃今将图南。”“图南”意为打算向南飞,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诗人对岳阳的初识,画面宏大,气势磅礴。 B . 颔联上承首联,转写近景,对仗工整,描写了夕江泊舟、冷风寒灯之景。 C . 颈联表明诗人虽然遭遇苦境怀才难展,但艰危之际胆气益增,志向弥坚。 D . 尾联用典,以鲲鹏自比,暗示前途未卜,表明诗人此时对仕途已然看淡。
    2. (2) 杜甫的《登高》与本诗相比,二者在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5. 情景默写
    1. (1) 曹操《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 (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3. (3) 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成都人慢悠悠享受生活,相对于“北上广深”,时间在成都仿佛缓慢了,延长了。成都生活节奏较慢,但不能视它为“慢城”;成都非常好耍,但不宜宣称为“耍都”;笼统地称之为“美食之都”或“休闲之都”,我觉得也很单一,很片面。

    我用十二个字概括成都:文彩之城,安逸之地,成功之都。

    文彩之城,历史文化悠久。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武侯祠     , 无须赘述。安逸之地,“安逸”是雅词,多用于书面。而在成都,“安逸”是口头常用语,乃快乐的至高境界。成都人,逸民也。但安逸之地,并非    之处,逸民并非懒汉,有逸有劳,劳逸结合,好逸而不恶劳,好吃而不懒做,玩物而不丧志,享乐而不苟安!

    历史上,成都产生了     的成功人物;现如今,成都涌现出无数的成功产业。古代有谚语“扬一益二”,即扬州第一,益州(成都)第二。如果说当时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科学,那么当代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榜更有说服力。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这五大指标连续多年从三百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之中遴选出的15个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的都是成都。成都人,能不因此自豪吗?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化用熟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一到,春催万物,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其他自然景观,    。从惊蛰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一年之计在春耕,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故而,惊蛰来了,春忙也来了。四时五谷,皆始于此。

    春忙如故,农事寻常。除了春光春色,古代的诗人们也将目光瞄向田间地头,捕捉农人的身影和农事的繁忙。“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这些诗句,既提醒农人不要误了农时,也描绘出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时代更迭,岁月变迁。现代化的今天,劳动形态也日益多元。那么,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还有意义?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而是人需要耕种,尤其是中小学生。      , 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对接劳动新形态,更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

    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     。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事……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显著。准确地说,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寻常”与文中加点的“寻常”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B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 .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D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60也罢,16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意志,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追求人生乐趣。

    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和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

    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

    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起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

    这是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诗《青春》中的一段文字,作者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了对青春的见解,请你用一件事,或亲身的经历,或自己的见闻来呼应塞缪尔·厄尔曼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⑵着重写一件事情;⑶要有合理的景物(场景)描写和动人的细节描写;⑷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