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典型试卷...

更新时间:2024-02-27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试题(共9小题)
  • 1. 默写。
    1. (1)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3. (3) 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
    4. (4) 本学期我们所学的《论语》中感叹时光飞逝,一刻不停的句子是:
  • 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客路青山外”中“客路”的意思是 
    2. (2)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B .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 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本文选自《》,是南朝 (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2. (2) 文中友人对陈太丘起初尊称为“”,在传统文化中也可将其称为 ,后来因认为他 (用自己的话翻译原文语句)而直言其“非人”。陈元方则始终以平和的语气将友人称呼为“”,由此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 的人。
  • 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王羲之学书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所秘:所珍藏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使弈秋二人弈 

      ②七岁书 

    2. (2)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假如等我长大后(再看),恐怕就埋没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了。 B . 假如你们等着长大(再看),恐怕就躲藏掉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了。 C . 假如你们等着长大(再看),恐怕就埋没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了。 D . 假如等我长大后(再看),恐怕就躲藏掉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了。
    3. (3) 【甲】文中“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造成的结果是“”,【乙】文中王羲之“窃而读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
    4. (4) 【甲】【乙】两文说的都是学习的故事,【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乙】文中王羲之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 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áo cuì

    2. (2) 第①段画线句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它的作用。
    3. (3) 第③段画线句是 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4. (4) 第⑦段画线句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秋天的菊花象征了母亲的期望,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B . 秋天的菊花体现出“我”对生命的领悟。 C . 秋天的菊花主要是纪念母亲在秋天去世。 D . 秋天菊花让“我”明白要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5. (5) 谈谈你对题目《秋天的怀念》含义的理解。
  • 6.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亲归来的那一天

    ①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

    ②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

    ③通常,父亲出差需要一个月左右。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无毫无怨言。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④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后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父亲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那是物流极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给他的方法,在石榴果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就像一颗颗红宝石,紧紧抱团,晶营刷遗,红润发亮,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繁密的石榴籽,是在怎样的大地上孕育,才能够散发出如此滋味?这是陕西大地的结晶。

    ⑤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 , 看一看与南方黏腻、湿润的气候完全不一样的土地。父亲说只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石榴。

    ⑥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他归来时,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它们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⑦父亲说,调试完望远镜,他去城里办事,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他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品。掉落的小棉枝,父亲让我从中扯出棉花来,摸摸里面的棉籽儿。

    ⑧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

    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煮了40分钟后,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气。父亲的背包里,还带着昙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⑩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的高考成绩已经出炉。高过一本线41分的成绩,令他十分满意。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⑪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颗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

    ⑫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1. (1) 请分析第③段“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无毫无怨言”一句中的两个“毫无怨言”的含义。
    2. (2) 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3. (3) 选出对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____
      A . 第①段开篇点题,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归来那一天的隆重,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B . 第⑤段的画线句“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说明父亲外出归来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C . 第⑧段加点词“吃惊”的是父亲第一次给母亲买花,“疑惑”的是一把已经枯萎的花。 D . 第⑨段画线句的动作描写写出父亲做昙花汤的过程,为了突出父亲做家务十分熟练。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三点)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句子是 ( )
    A .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B .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的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C .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D .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8. 2022年11.3日上午8:00点,学校将在阶梯教室举行“爱的传承”主题活动,请你写一封感情真挚的邀请函,邀请家长来参加活动,字数为60﹣90字。

    尊敬的××先生/女士:

    ××中学团委

    2022年11月1日

  • 9. 题目:这一次,我真的很棒!

    要求:①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③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