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31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 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 破晓, 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 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 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 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 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 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 的。陆地看不清楚, 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

    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 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 即侵占东北; 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 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 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 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 恢恢, 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脏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 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 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协商之后,有关代 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 十一架超级堡垒排 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 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 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 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 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 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 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 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 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 史了。旧耻已湔雪, 中国应新生。

    (节选自朱启平《落日》, 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 在美国帝国主义者 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 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 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 “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 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 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 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 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 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 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 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 命吗?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 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 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 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 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 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 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 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 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司徒雷登走了, 白皮书来了,很好, 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节选自毛泽东《别了, 司徒雷登》)

    1. (1) 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投降签字前宏大场景描写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欢乐喜悦的气氛,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之情。 B . 材料一节选自《落日》,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一方面点出写作背景和时间,另一方面日落象征着 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C . 《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 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内蕴的民族感情深厚,都 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感。 D . 材料二指出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 毛泽东 在文中极力赞扬了他们的民族英雄气概。
    2. (2)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采用小标题, 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B . 材料一除了顺叙外, 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 充实内容,感动人心。 C . 《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 实则隐寓美帝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 D . 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束,这个对比既是对全文的总结, 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
    3. (3) 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 B . 君子喻于义。—— 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 C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 D .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美国回击轰炸日本广岛长崎。
    4. (4) 结合文本内容,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
    5. (5) 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等特点,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俘虏

    莫泊桑

    森林里除了雪花落到树上的声音外, 没有一点响动。

    一个年轻妇人正用斧头在一块石头上面劈柴。她是瘦长的和健壮的, 一个在森林长大的妇人, 她的父亲和丈夫都是森林警察。

    房子里有人喊着:“今天晚上我们只有两个人,贝尔丁快进来,很可能普鲁士人和狼在附近。” 她边劈柴边回答:“我就来,妈妈。”

    母亲, 一个胆小怕事的老妇人, 对她说:“我真不愿意你爸爸到外面去。两个女人, 顶什么用?” 她回答:“不见得, 我一样可以打得死一只狼或者一个普鲁士人! ”

    ①她抬头望了望那支大型手枪。她丈夫参军去了,她和父母同住,因父亲不肯离开自己的住处搬到城里去。那座城市就是勒兑 尔,那里的人是爱国的, 以英勇自卫而著名。所以他们购置了枪炮,配备了民兵,每天操练,等候 普鲁士人。于是,她家的房子设在那里做前哨站。父亲每周到城里去两回,为了把乡下的消息送给城里的 人。父亲又到城里送消息去了,因为前两天有一个德国步兵小支队在他家里休息。父亲去城里的时 候,总牵着他的猎狗,以防备树林中的狼,临行前吩咐他的妻女天黑要关门。她不害怕, 母亲却总是害怕。这天傍晚, 母亲比往常更加着急。“你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母亲说。“十一点以后, 爸爸在指挥官那里吃饭。”说完, 她就去煮菜羹了, 突然, 就听见一阵模糊的响声。她说: “树林里有人,至少有七八个。”母亲更加害怕, 结结巴巴地说: “你爸爸刚好不在家!”这时, 一阵激烈的敲门声吓得她们发抖。一个凶恶声音喊着: “开门,否则, 我就要打破它!”

    ②她把那支大型手枪藏到口袋里,走过去问: “您是谁? ”那人回答道:“我们是那天来过的队伍, 在树林里迷路了。”她打开门, 望见了六个普鲁士人。她说: “今天晚上, 只有我和妈妈在家里。”那人回答: “我们只要你弄点东西给我们吃。”“请进来吧!”她说。他们进来了,满身都是雪,都很疲倦。她说: “请坐上吧! 我去给你们做点菜羹。”那六个人很饥饿,③他们把枪和铁盔搁在角落里。 母亲边纺纱,边慌张地望向那些兵。

    忽然, 一道异样的声音让他们吃惊,德国中士一下跳起来,对着搁枪的角落走过去。她却做了 个手势让他不动,微笑着说道:“这是狼呀!”那个不肯轻信的汉子定要去看,打开门,看见两只 狼,拼命地逃回房间,一心等候那份菜羹出锅。

    母女俩看着他们饕餮地吃着菜羹。这时,他们口渴了,她就到地窖里去取点苹果酒。她在地窖 里耽误了好些时间。地窖是一间有穹顶的小石屋, 据说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曾经做过监牢又做过避难 之处。那里面有一条窄窄螺旋形的梯子,穿过梯子顶上的小洞就升到了厨房尽头的地面上,这小洞 是用一块厚的四方木板盖住的。

    她走上来的时候,独自用狡猾的神气笑起来了,把那只装苹果酒的罐子交给了德国人。

    这些兵吃完了, 都围着桌子打瞌睡。她向那中士说: “你们到炉子前面去睡吧。”母女俩上楼了。

    忽然, 一声震耳的枪响, 那些兵立刻都站起来了。枪声又响了两下,随后另外又是三下。

    她赤着脚走下楼来,神色慌张地说:“法国兵来了,至少有两百人光景。要是他们知道你们在 这,他们就会来烧这所房子。赶紧到地窖里去躲吧,不要弄出响声;否则, 我们都没命了。”

    那个中士回答道:“我很愿意, 从哪儿走下去?”

    她连忙托起了小洞上的那块厚的四方木板,六个人就跟着往下走,在最后一顶铁盔的尖子消失 以后,她就盖上了那块沉重的榆木板,硬得像是一块铁。她用钥匙把那监狱式的锁簧旋了两转,于 是她就开始笑起来。

    他们没有弄出一点声响,关在像是在一只坚固的箱子里,那只箱子只靠着一个嵌着几根铁条的 矮气窗接受外面的空气。

    她重新燃起了炉火,重新把那只锅子挂在火上,重新炖着菜羹。她坐下等父亲。现在只有那座 挂钟的摆, 发出嘀嗒的声音。

    她不时望向挂钟,眼光里的焦躁像是说: “走得太慢了。”

    不久, 她就觉得脚底下有人唧唧哝哝地说话。那些低而模糊的声音,穿过地窖传到她的耳朵里, 那些兵渐渐猜着她的诡计了。中士就爬上了那座小梯子, 举起拳头来打盖板。

    他愤怒地喊着: “开门! ”

    她站起来走到盖板前说: “我不开! ”

    中士生气了:“开门,否则,我就要打破它! ”

    她笑起来了:“你打吧! ”

    ④ 中士用枪托来撞盖板。 不过那盖板竟抵住了枪托的撞击。她听见他从梯子上下去了。随后,那些兵轮流走上梯子使劲来打,并且研究这盖板是如何关上的,但他们是徒劳的。

    父亲终于回来了,她把发生的事情告诉父亲, 让父亲去城里找队伍。

    父亲带着猎狗又动身了。在焦急的等待中,她双手抱着脑袋静候,仿佛看见了他:队伍排好了, 父亲站在前面, 在夜色里向森林开拔。

    她打开了那扇通到外面的门,向夜色里侧起了耳朵细听。

    远处一阵狗吠传到她跟前了。 ……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俘虏》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 从“德国步兵小支队”“父亲出门总带着猎狗”等表述看, 小 说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B . 小说开头描写森林里只听到“雪花落树上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冷清寂静的意境, 为下文听到“树 林里有人”做了铺垫。 C . 小说写贝尔丁的神气用“狡猾”一词,是贬词褒用; 写普鲁士人猜出贝尔丁的用意用“诡计”一 词,用法与“狡猾”不同。 D . 小说没有写普鲁士人作为侵略者对贝尔丁母女的凶狠残忍, 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是特定环境中人 物的真实写照。
    2. (2) 关于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处望枪的细节,承接上文的语言描写,表现出贝尔丁有枪防身的自信,与母亲的害怕形成了对 比。 B . ②处贝尔丁“把手枪藏到口袋”,③处普鲁士人“把枪搁在角落”,分别表现了他们不同处境下 的警觉与放松。 C . ④处“用枪托撞盖板”,表现了普鲁士人想要冲出地窖的欲望,暗示了他们被俘虏的结局,侧面 烘托了贝尔丁的形象。 D . “枪”这一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同海明威《老人与海》中鲨鱼、大海等物象一样,具有鲜明的 象征意义。
    3. (3) 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具有英雄人物平凡化的特点, 这一特点在贝尔丁身上有所体现, 请 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 (4) 本文通过情节的“加速”和“延宕”使叙事节奏发生变化,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 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大学》)

    材料二:

    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①。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 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视己, 如见其肺肝然, 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节选自《大学》)

    材料三: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 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有弗学, 学之弗能, 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 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  行之弗笃, 弗措也。人一能之, 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 虽愚必明, 虽柔必强。

    (节选自《中庸》)

    【注释】①谦: 通“慊”,满足。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对应序号写在答题线上,多写不给分。

      小人 A 闲居 B 为不善 C 无所 D 不至 E 见君子 F 而后厌然 G 掩其不善 H 而著其善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格物”,格, 至也;物,犹事也。指通过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探究,开启智慧。清末亦称呼自然科 学为“格物”。 B . 庶人:泛指无官爵平民;百姓。周代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的人称为国人,国人也就是庶人。 C . “人之视己”中 “之”的义项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中“之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 . “肺肝”比喻内心,如曹植《三良》中“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的“肺肝”也是这个意思, 但《新唐书·袁滋传》中“性宽易, 与之接者,皆谓可见肺肝”的“肺肝”是“心腹”的意思。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三纲”,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三纲”构成一个由己及人、 由“小我”到“大我”的完整体系,层层递进。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为政以德 的施政主张。 B . “八条目”,被称为“内圣外王”,是实现“三纲领”的步骤和过程,有先后本末之分。囊括了中 国传统士大夫“善其身”与“济天下”两个基本的人生面向, 其中“治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C . “诚者”是天道属性, 是由圣人来体现,但文章强调并非圣人之道,而是后天人为的努力。只要 愿意付出成倍的努力,便能以勤补拙,进而获得成功。 D . 《中庸》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证方法,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到小的条件关系,或是由小 至大的因果关系,都可以剖析深刻, 逻辑严密。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5. (5) 结合材料, 用自己语言概括如何才能达到修身之“诚”。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小题。

    风入松①

    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②。萧瑟捣衣时候, 凄凉鼓缶③ 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 今回老似前回。

    【注释】①此词作于刘克庄从建阳罢官归莆田, 途经福清之际。②金罍: 金质的酒器。③鼓缶:据《庄 子·至乐》,庄子妻死后,庄子“箕踞鼓缶而歌”。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萧瑟捣衣时候”是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 深沉的悼念。 B . “野店犹开”四字, 似乎带有某种有节制的欣喜,使词情稍稍扬起,将前词所表现的悲哀稍稍冲 淡了一些。 C . “多情”一句是说自己于旅店住宿,虽然孤独寂寞,但有店主守灯陪伴, 勉强可以得到安慰。 D . “今回老似前回”,重在一个“老”字, 这一形貌上的变化,是通过逆旅主人的眼光反映出来的。
    2. (2)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 “夜来幽梦忽还乡。”同是悼念亡妻, 苏  轼在梦中都想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 而现实中的刘克庄“归鞍”却“徘徊”?请结合诗句分析刘克  庄“归鞍”却“徘徊”的原因。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的

      。”

    2. (2) 在《将进酒》中,李白由自己的不得志联想到历史上古圣先贤不被理解的普遍现象,愤激地表示“”。
    3. (3) 《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 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魂”融为一体。与  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则是     ① 。唐穆宗即位后纵情享乐, 荒废政事。有一次他请教柳公权如何运笔,柳公权借用书法的道理劝谏道: “运笔在心,心正则笔  正。”柳公权一心为国, 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权贵的骨气,是对“心正则笔正”的绝佳注脚。

    中国文人在书法中不断追求遒劲有力的“骨气”之美。 《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 作者是唐代 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牺的侄儿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当时情绪极 度悲愤,故时见涂抹之迹,国耻家仇、民族大义流淌于 ②  , 线条浑厚圆劲, 力透纸外,结体 俯仰变化很大, 气势凛然。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 ,      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以读出颜真卿的 ③ 。由此可见,书法 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供者爱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代名词。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句话说:“你变了,世界就变了。”我们想要改变对世界的认识, 前提是首先要改变自己。

    俗话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这个“本性”里就包含你的性格和你对世界的人生态度, 但 实际上, A  ,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你对世界有一种人生态度, ①这种态度就是 用勇敢、自信和强大的念头,    取代那些弱小、无助和畏怯的想法;②    用善良、美好和爱的念头,取代 那些残忍、丑恶和仇恨的想法。 头脑中存放积极的念头,  B  ,就像白天来了黑夜就会消 失一样。③让积极的念头不断重复和固执 , ④心中的渴望和美好的愿景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你就 会极大地改变自己。

    行动是思想之花,而境遇是行动的结果。你变了, 世界就变了。你的内心强大了, ⑤    虽然你掉 进污浊泥潭 , 你生命里也会有一束让你不受命运摆布的光。这就是改变自己的真正意义。

    1. (1) 请在文中 A、B 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 (2) 文中划横线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 分)
  • 8. (2023高二上·开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

    你对人生的“出”和“回”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