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联...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信息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较量的意义日渐凸显,文学传统的选择亦卷入其中,因此,对本土文化采取简单粗暴的蔑视和排斥态度,刻板模仿西方的文化思维和创作套路,以至于唯“洋”是崇,注定吃力不讨好。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文艺界亟待解答的问题。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从、恪守并不断丰富和创新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基因的中国文化情怀与中国审美方略。具体到文学叙事层面,就是重新思考中国叙事传统的当代转化。

    中国古代文艺极其讲究叙事的细节真实,不少作品的情境设计深具细节之美。《红楼梦》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小说“ 淡淡写来 ”,“淡淡带出”,情节自然推进,心理刻画虚实相生, 毫无斧凿之痕。例如,第三回一反富贵之家的俗套描写,连用三个“半旧的”来形容王夫人  房间的装饰,看似信笔写来,却预示了贾府的趋于衰落,意蕴丰厚。又如,第二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在消除误解后,黛玉由怒转喜,和宝玉开起玩笑说:“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嘴笑。宝玉听了,又是咬牙,又是笑。”黛玉因为误会消除,心事解开,所以“抿着嘴笑”,这一甜蜜的笑由心而发。宝玉此时则不然,他对黛玉的玩笑话一时不知如何对答,若也以玩笑话回答,又怕再次得罪黛玉,因而陷入想说又不敢说,但对黛玉满怀爱意的心理状态,所以他“又是咬牙,又是笑”。《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同样讲究细节的铺陈,如“三打白骨精”“刮骨疗毒”“风雪山神庙 ”等场景,都使读者产生亲见其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相反,近年来,中国文艺创作在细节铺陈与描摹方面缺乏耐心,往往一部小说读完,带给人的多是杂乱无章、匆匆忙忙的印象,而鲜有作者愿意在细节处精雕细刻,少有人物或细节让读者印象深刻。

    想象力一直被视作艺术的灵魂。中国古代文论特别强调“想象”之于创作的意义:“遗情想像,顾望怀愁”(曹植《洛神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陆机《文赋》),“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文心雕龙》),这些都将“想象”作为审视、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在文艺创作中,如《西游记》通达三界的神妖世界,《红楼梦》负载着传统中国文化并隐喻重大思想内涵的“虚构空间”等,皆立足“此岸”又悬想“彼岸”,给人以希冀、震撼与美感,千百年后仍令人击节赞叹。然而,在商业化的今天,很多艺术家要么不再寻求想象层面的超脱,要么把玩弄奇幻怪异视作“想象”,致使“伪想象”大行其道。

    在中国,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史传文学,擅长人物塑造,且一直强调人物高于故事。《史记》开创了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笔法。及至明清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趋成熟,放浪形骸的孙行者、忠肝义胆的关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逼上梁山的林冲等人物形象,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广为传诵。《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已臻化境,“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诸如“烘云托月”“注彼写此”“千皴万染”“按迹循踪”等写人状物的叙事技法,相较于西方的叙事技巧,显得形神兼备而自成格调。

    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学是以反叛传统著称的,其中包括借助欧化语体来打破文言文 的束缚。然而,以反叛传统和全盘西化为主流的新文学,却产生了一大批汉语特色极为浓郁 的作家。从早期的周作人、废名,到后来的老舍、沈从文,他们的成功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

    欧化,传统民族语言的特质恰恰为他们的作品增色不少。这一点也为当代一些作家的创作所 证明,如汪曾祺自然、和谐、恬淡而又略带文雅的语言,与中国传统诗词和笔记小说遥相契合;贾平凹古朴、简淡语言的佛道痕迹。不过,当今汉语写作更为常见的情形是:缺少本来应有的汉语自觉和汉语主体性,西方中心论的话语魔圈未曾完全解除。

    (摘编自高强、李永东《回望这边风景:中国叙事传统的当代转化》)

    材料二:

    中西双方不是都认同这是一个平等对话的时代吗?但是,中国人洗耳恭听了一百年,而异议、争辩、反驳为何阙如?因为我们只有人家的话语,却没有不同于对方的话语,这就没有了对话的本钱。潜在弱势文化民族自卑心理作怪数十年,积重难返。其实,在小说方面,我们的传统是有自己独特的话语的,中国的传统文学是有本钱和他们对话的。

    中国叙事文学的艺术传统来自中国历史记言、记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尚书》记言,《春秋》记事。长篇小说千年以来,继承孔夫子的“寓褒贬”的“春秋笔法”。褒贬不直接表现于文字,只能寓于字里行间。这种史家笔法,得到西方一些汉学家的赞赏,如《左传》记周天子赐齐桓公祭肉,虽为国家重大的仪式,却没有环境和心理描写,全文以对话组 成,动作只用了四个字“下、拜、登、受”(僖公九年)。把宝贵青春献给文学的教授博士,一味奉西方叙事学为圭臬,从概念到概念地空转,有几个去梳理从孔夫子到《红楼梦》的千年传统?以中国的寓褒贬,并不是没有倾向,而是把倾向暗藏在语言的取舍之间。故孔夫子订春秋,使乱臣贼子惧。这并不如西方所谓的“作者死亡”,读者决定一切。有了这样的本钱,是不是就有能耐和西方争一日之短长呢?

    (摘编自孙绍振《复兴的使命》)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只要创造性地实现叙事传统的当代转化,新时代的文学创作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B . 近年来,文学艺术迎合商业化的需要,浮躁之风日益盛行,粗制滥造之作多见。 C . 相较于西方的叙事技巧,《红楼梦》的叙事技法用于写人状物,显得更加成熟。 D .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中寓褒贬于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曾为西方文学所借鉴。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当代作家只重写实,不重虚构,而缺乏想象力是很难写出伟大作品的。这对于新时代文艺创作者来说不无警示意义。 B . 西方文艺的输入与传统文艺的创造性转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这两者的合力共同 促成了中国文学叙事模式的演变。 C . 我们只有回望自身珍贵的叙事传统,发掘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本土历史资源,才能摆脱西方的“先进”话语对自我的桎梏。 D . 艺术不能与传统完全脱离。现代诗创作不应简单地将传统视为镣铐,因为古典诗歌中隐含着民族文化、艺术观念的基因。
    3. (3) 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剧之为物,所以见重于欧洲者,以其为文学、美术、科学之结晶耳。吾国之剧,在文学上、美术上、科学上果有丝毫价值耶?”(陈独秀) B . “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中间有一段很远的距离,不多介绍先进国家的名著,供中国青年作家取法,中国的新文学不会凭空产生出来。”(董秋斯) C . “文学的源头在西方,而中国,从一开始文学就不是作为独立的精神产物而存在。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缺少文学最基本的特征——人对自身本质的自觉的认识。”(残雪) D . “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但最终回归了传统。《檀香刑》和之后的小 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莫言)
    4.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严密性的?请简要说明。
    5. (5) 某校星空文学社开展“讲述青年好故事”微型小说征文活动,民族叙事文学的哪些传统值得参赛作者继承和弘扬?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俄)列夫·托尔斯泰

    阴森森的监狱,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

    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邀请这两位来访者跟他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翻译向他提出的问题。

    “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英国人问,“现在监禁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

    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他想到马上就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地心慌起来。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办公室的门开了,像以往历次探监那样,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玛丝洛娃。他一见玛丝洛娃,立刻感到心情沉重。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儿女,我要过人的生活,”正当她垂着眼睛,迈着快步走进房来时,这样的念头掠过他的脑海。他站起来,迎着她走出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手指头拘挛着揉搓她衣服的边缘,时而看他一下,时而低下眼睛。

         “您知道减刑的事成功了吧?”聂赫留朵夫说。

          “ 是的,看守已经告诉我了。”

    “那么,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去,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我们要考虑一下……”
            她赶紧打断他的话说:“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儿去,我就跟着他到哪儿去。”

     尽管她非常激动,她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把这几句话讲得又快又清楚,倒好像事先准备好了似的。

          “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

    “喏,这是说如果他要我跟他一块儿生活的话,”她惊慌地停住嘴,然后又纠正自己的话说,“这是说如果他要我留在他身边的话。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我得把这

    看作幸福才是。我还图个什么呢?”

    “也许她真的爱上西蒙松,根本不要我为她作什么牺牲;也许她仍旧爱我,拒绝我是为了我好,不惜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命运同西蒙松结合在一起。二者必居其一,”聂赫留朵夫想,不禁感到害臊。他觉得自己脸红了。

           “如果您爱他……”他说。

           “什么爱不爱的?这种事我早就丢掉了。不过,西蒙松是个十分特殊的人。”

          “是啊,当然,”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想……”

    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会说出什么多余的话,或者生怕她没机会把她要说的话说完似的。

    “要是我做得不合您的心意,您要原谅我才好,”她说着,用神秘的、斜睨的目光瞅着他的眼睛。“看起来就该这么办。您也得生活啊。”

      她说的恰好是刚才他所想的。然而现在他已经不这样想,他的想法和他的感情已然不同了。他不但感到羞愧,而且舍不得失去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

          “我没有料到会这样,”他说。

          “您何必在这儿生活和受苦呢。您已经受够苦了。”她说着,古怪地微微一笑。

         “我并没有受苦,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想为您出力。”

    “我们,”她说到“我们”的时候,看了聂赫留朵夫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您为我出力已经够了。要不是您……”她本想说什么,可她的嗓音发抖了。

         “您总不能对我道谢。”聂赫留朵夫说。

         “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他,就说道。

          “我不想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

    “那我们就分手了。”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他们的目光相遇了,聂赫留朵夫听着她说,“那我们就分手了”而没有说一般的告别话,看着她那古怪的、斜睨的目光和凄凉笑容,心里明白过来,在他刚才对她的决定的原因所做的两种推测当中,第二种才是正确的;她爱他,认为同他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他的生活,而她跟西蒙松一块儿走掉,就会使得他自由。

    现在她想到地办成了她所要办的事,不由得暗暗高兴,不过转念想到她就要跟他分手,又不免心里难过。她握一下他的手,慌忙转身走出办公室。

    聂赫留朵夫回过头去看英国人一眼,准备跟他一块儿走,可是英国人正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什么。聂赫留朵夫不愿意打断他,就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忽然感到很疲倦。他所以疲倦,不是因为昨夜失眠,也不是由于旅途劳顿,更不是由于激动,而是他感到对全部生活厌倦极了。他靠着小木榻的靠背,闭上眼睛,立刻睡着了,而且睡得又熟又酣畅。

    (原文有删改)

    【注】①本文节选自《复活》第三章第二十五节,记叙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最后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的内容是,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争取到了减刑,并决心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他前往探监,却遭到了狱长的拒绝。聂赫留朵夫只能求助于当地的长官,在那里他得到了允许,作为一位翻译,陪同前来采访的英国人进入了监狱。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敷衍的态度表明他此刻恐慌的心态。 B . 玛丝洛娃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是因为西蒙松是一个“特殊的人”,她已经移情别恋,不再爱聂赫留朵夫了。 C . 文中写聂赫留朵夫舍不得“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失去的一切”,包括失去爱人以及失去赎罪的机会。 D . 文中加点处“古怪”的目光和“凄凉的”笑容,虽然都在写玛丝洛娃的“笑”,但是却 透露出人物截然不同的心理。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读者可以无障碍地了解人物内心的想法,创造出一种“叙事共鸣”的效果。 B . 文章以环境描写起笔,其中“洁白的雪幕”和“明亮的窗户”强化了监狱清冷阴森的氛围,烘托出人物的压抑感。 C . 小说的人物的语言平实而且精彩,让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虽然都是扁平人物,也给读者以栩栩如生之感。 D . 小说人物塑造手法多变,如写狱长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写玛丝洛娃则调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
    3. (3) 有人说,文中英国人这一人物的设置体现了作者的匠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文章,陈述理由。
    4. (4) 托尔斯泰擅长刻画人物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阅读聂赫留朵夫遭到玛丝洛娃拒绝后的相关文字,说说这一艺术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王朝群臣,问理国之所先。季文对曰:“唯在知人。”王未之应。子顺进曰:“知人则哲,帝尧所病,故四凶在朝,鲧任无功。夫岂乐然哉。人难知故也。今文之对。不称吾君之所能行。而乃欲强吾君以圣人所难。此不可行之说也。王曰:“先生言之。”对曰:“当今所急。在修仁尚义,崇德敦礼,以接邻国而已。昔舜命众官,群臣竞让,德礼之致也。苟使朝臣皆有推贤之心。主虽不知人。则臣位必当。若皆以知人为治。则人主宜未过尧。且其目所不见者,亦必漏矣。王曰:“善”。

    (节选自《孔丛子·陈义士》)

    材料二:

    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相率而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贤。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粱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

    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交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外有以怀天下之贤人。是外者诸侯与之,内者万民亲之,贤人归之。以此谋事则得,举事则成,入守则固,出诛则强。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

    (节选自《墨子·尚贤》)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贤者之治A国也B蚤朝C晏退D听狱E治政F是以国家治G而刑法正。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虽不知人”中的“虽”和《兼爱》中“虽父之不慈子”中的“虽”用法和意思相同。 B . “王未之应”中的“之”与《五石之瓠》中“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中的“之”用法和意思不同。 C . “此谓事能”中的“事”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不足以事父母”中的“事”意思相同。 D . “国家治则刑法正”中的“正”和《〈论语〉十二章》中“就有道而正焉”的“正”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季文认为君王治理国家应当先了解人才,善于察人,而子顺反对他的观点,认为人心难以了解,这并不是君王实际能够做到的事情。 B . 贤者选拔出来之后,圣人会观察他们的言论、行为并评估其才能,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谨慎授予相应的官职让他们施展才华。 C . 贤者管理官府部门的时候早出晚归,翻耕种植,栽种果木,收聚豆粟等,使得民众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物,国库的财富也充实不散。 D . 君王任命贤能之人治理国家,在外能结交诸侯,在内能使万民亲附,贤人归附,这也是从前三代圣王能称王并成为诸侯之长的原因。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②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5. (5)  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中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理念有何不同。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题。

    题严陵钓台

    (唐)王贞白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应怜渭滨叟③,匡国正论兵。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

    (宋)张浚

    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

    [注]①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王贞白: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曾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

    诗篇。③谓滨叟:太公望吕尚,即姜子牙,曾在渭水边垂钓得遇周文王。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两首诗都写出了钓台环境的清幽秀美,这是严光选择在此隐居的因素。 B . 王诗的“下视”和张诗的“不羡”,都写出了严光不慕权贵的品格。 C . 两首诗在写景方面各有特色,王诗注重声色结合,张诗巧用点面结合。 D . 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严光垂钓、渔樵的生活场景,王诗比张诗更具体可感。
    2. (2) 两首诗对严光归隐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道德、国家治理作出了透彻的理论阐述的句子是:“。”
    2.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3. (3)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异曲同工之妙。
    4. (4) 《燕歌行并序》中“”两句写兵士们身披盔甲,远离家乡,历经辛苦,时间已很长了,而妻子在家整日以泪洗面。
    5. (5)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通感修辞描写乐音清脆和缓惨淡清丽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1. (1) 请依据语境,补全下面的推理。

      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 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此君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 在法庭辩论时,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

      如果① ,那么按照协议约定,②;如果③ ,那么按照法庭的规定,④。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⑤。这个推理是逻辑学历史上很著名的半费之讼。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安踏着一片银白,淌过淙淙流水的东拉河,从枣林里穿过一条小土路,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

    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像先前那样卷起一根旱烟棒,一边抽着,一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 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①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总之,就他而言,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只有一点不能改变: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不用说这非凡之举博得一片赞扬之声。许多村民出罢修庙宇的钱,也要为建校多少出一点钱。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出画面感的?请简要分析。
    2. (2) 在文学作品中,省略号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分析其省略号的表达效果,答题要标明所选择的句子序号。
    3. (3) 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却”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①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

      ②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特种兵式旅游”--一种独特的旅行方式在年轻人中兴起,“大学生2天跨3省旅游”“凌晨1点的西安站挤满大学生”等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白天“暴走”,晚上赶路,以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打卡尽量多的景点,不浪费一分一秒。旅行结束后没有任何缓冲,他们便立即回到原本的工作求学生活中。

    与此同时,约上三两好友,漫步街头巷尾,闲逛特色小店,偶或品茗论茶、喝杯咖啡……城市漫步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旅行“新宠”。相较“特种兵式旅行”,城市漫步以“随心所欲”“慢节奏”“沉浸式”为主要标签。于寻常的城市里探索不寻常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城市漫步打开了年轻人的另一种旅行方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