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国传统绘画中对光感的表现,基本是通过两极黑白间的明暗度变化来完成的。“知白守黑”的黑白观念是中国画艺术的典型特征之一,通过“留白”来达到艺术上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审美风格和“畅意”“畅神”的审美效果。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常用留白来表现云、天、水等景色和事物,并形成了一种特定语言范式,因此中国山水画的光也融入黑白之间的对比及以黑白两极间互渗的阴阳转换的关系之中。

    留白不是表现力的示弱而是带给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中国画正是通过黑白两色间体现视觉中“虚空”的精神内涵,进而传达出充满灵性的光感。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于水面上,一个渔翁独坐于舟上垂钓,船尾徵徵上翘,船周围画了寥寥几笔的微波,除此之外周围几乎完全是空白,却使人感受到江水浩渺,寒气逼人。马远恰恰是利用虚实、黑白的对比,使人感受到江水给人带来的寒气和水面所发微出的微光。这种留白所代表的中国画形式美的表现方式,给主体以更多自由活动的精神空间。

    龚贤是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家,他以其积墨法而取得突出成就。他的山水意境神秘深邃,层层积墨法形成了其黑白对比强烈的艺术特点,对近代李可染等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龚贤的黑白构成关系的处理,使其画面黑、白、灰层次产生了神秘而微妙的变化,造成了其作品带有自然光作用下的真实感,而其对明暗、黑白关系的处理又不是西方素描处理黑白、明暗的构成意识。他对黑白的处理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包含的美学内涵。他在其作品中作山石底部层层积墨,而愈往上墨色愈淡,而积墨的遍数也逐渐变少而在山石顶部有空白,山石底部墨浓重厚润,这与山石顶部形成了鲜明对比,带有西方绘画“高光”的效果。

    中国绘画主要是以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国山水画经常先用线条勾勒物体轮廓,然后再进行皴、擦、点、染表现出物象的阴阳明暗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往往被人所忽视的“白线”,这种“白线”也同样承载着艺术家精神情感的内涵和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墨线相比,它显得更为抽象,更为隐藏,往往通过“知白守黑”挤白方式得以体现的。如李可染在树梢上留有一空白,表现了背光的审美意象。龚贤树干所留有的空白远观如同几条白线,光洁闪亮,因此这里白线作用与黑线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代表其绘画中一种形式语言,借以表达出作者的艺术情思。因为这些是白线在周围笔墨围剿作用下的“挤白”留白完成,因此其间散发出光的审美意象。

    中国绘画除了“空白”有着高层次的审美价值外,“空黑”同样代表深层的精神内涵,引人进入一个神秘的、求知的精神世界。现当代山水画经常用到由亮部向暗部延伸,暗部同样达到了虚空,令人向往,有着“景外之景,音外之音,象外之象”的效果。

    李可染长期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写生,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艺术规律,开拓中国山水画新的意境美。他将逆光引进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中,经常将后面的树画的较黑较重,用以反衬前面的树,通过对比使前面树显得较亮,突出逆光效果。可以说他发现了“黑白背反”的新规律,这种运用大面积黑墨表现出虚灵空间视觉传达,较之于马远的艺术效果更为摄人。当代评论家王鲁湘点评:“李可染实现了中国山水画黑白关系的‘拓扑转换’,过去在山水画中是黑的部分,在李可染画中成了亮的部分,过去在山水画中是白灰的部分,在李可染画中成了黑的部分。”李可染运用这种黑白反转的新的绘画表现手法使其作品透射出一种神灵的光感。

    (节选自韩吴《中国山水画中光艺术与笔墨的关系》,有删改)

    材料二:

    笔墨是中国绘画的标志性特征,两者密不可分,笔中有墨,墨中见笔。黄宾虹说过:“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也。”笔法是墨的主体,而墨法表现出笔法的特征,不论是干、湿、浓、淡的变化,还是泼、破、积墨等技法的应用,都离不开用笔用墨。笔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它体现每个时期的美学的法度和审美观点,折射出画家独特的情思,从而使中国绘画获得新的艺术活力。

    清代画家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他笔墨恣肆,淋漓洒脱,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对开创近代山水画的新路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现当代山水画吸收了西方诸多表现因素,如光影、素描、色彩、肌理等,这些使笔墨获得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活力。李可染将背光引入其山水画的创作,突出中国画笔墨的浑厚华滋,使山石的重量感超越前人。他在表现逆光的山水画创作中,将泼墨法积墨法相结合,于墨法中注入“光”元素,并将其以“计白当墨”的表现形式使其代入到中国绘画线墨结构中,在层层积染中“光”所占的比例凝聚到了极小的范围,这大大加强了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力抽象美,强化了东方笔意的韵味,使中国画笔墨获得了新的活力,打破了僵化的笔墨套式的束缚。“光”无疑使笔墨的韵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了笔墨的表现力和视觉张力,使墨韵达到了极高的视觉美感。

    (节选自韩吴《中国山水画中光艺术与笔墨的关系》,有删改)

    1.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绘画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通过“ 留白”以达到绘画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和效果。 B . 龚贤的积墨法很有特色,他的山水画黑白对比强烈,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内涵的体现。 C . 中国山水画中的“白线”,在审美内涵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上,无法与墨线相提并论。 D . 李可染在创作中运用大面积黑墨以突出逆光效果,实现了中国山水画黑白关系的反转。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有自身特定的语言范式,如淡墨疏疏勾勒几笔就为一带远山。 B . 材料一中龚贤树干的“白线”散发出光的审美意象,而《寒江独钓图》的微波则没有这一效果。 C . 材料二指出,清代的石涛与近代的李可染都将“笔墨光”完美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视觉美感。 D .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是相同的,都是围绕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展开论述。
    3.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龚贤在《半千课徒画说》中提到“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判其黑”。 B . 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C . 李可染的《树杪百重泉》:山势迎面而来,屋舍隐于山间,瀑布浓缩为几条白色的裂隙。 D . 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写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山水画中光艺术与笔墨的关系”,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5) 在评价我国山水画时,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有“极怜画里漫天雪,边角毫端墨自浓”之语,其他评论者亦有“黑山黑水,意境绝妙”之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2. 现代文阅读Ⅱ

    将军

    刘建超

    “15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12岁。

    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3名飞行员,哥是最后6名候选人之一。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了,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因为家庭成分的问题,哥政审没有通过。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缝好的被子到80里外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23元工资。

    哥的师傅为人尖刻。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助师傅家干田里的活。哥的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叶”。哥的工资除去吃饭大都“孝敬”师傅吸烟了。学校放暑假,我背着一小口袋白蒸馍去看哥。哥屋里除了母亲缝的那床被子,啥都没有。一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赢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哥说。晌午,哥和师傅下棋又连输三盘。哥的师傅伸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三个白蒸馍,我心痛得直掉泪。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哥转正那天,在职工食堂与师傅挑战:“谁输一盘,一条‘黄金叶’烟。”哥将三条烟放在桌上。围观的人开始起哄。哥的师傅从兜里掏出一沓菜票:“破上下个月吃咸菜了!”哥就蹲在凳子上,一手托腮,一手调动兵马,直杀得师傅大冷天硬是出了一头汗。不少人给哥的师傅当“高参”也无济于事。哥干脆利索连胜三盘。哥收起菜票揣着烟从容潇洒走出食堂。师傅瞪着眼张着嘴半天没缓过劲儿。

    15年后,哥没有当将军却当上了爸爸。哥给女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上将。嫂子噘着嘴老大不愿意。上将升入小学后,嫂子的厂里出现困难,厂里不少职工托人找关系往哥的厂子里调。嫂子也怂恿哥去找领导谈谈。哥在屋里背着手不停踱着步子,说:“从目前局势看,我厂的效益确实不错,但是个污染严重的行业,治理是早晚的事。而你厂的产品是国家建设的资源性产品,定当扶持。”如哥所料,不出一年,哥的厂被勒令停产,嫂子的厂又红火起来。嫂子对哥佩服得不得了,对哥伺候得更周到。上将升入中学后,城里兴起建房热,双职工借钱筹资在县城新规划的职工新区盖房子。哥不为所动。老街四邻新房建成,请哥去“燎锅底”,哥吃着人家的酒菜,看着人家的新屋,蹦出两个字“惜哉”。主人让哥说个明白。哥用手指蘸着酒在桌上画了一幅地图,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筷子:“目前的局势是这样的,云梦河是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之一,横跨半个省,途经四个城市,是造成春夏两季洪灾的主要因素,现今世界是资源之争,重点在石油,10年20年后,争夺的重点将是水资源。云梦河水质优良,不但白白浪费掉,还是水患之根,治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从县地理位置上看,要治理云梦河非葫芦口处莫属。在葫芦口处筑堤,受淹者职工新区首当其冲。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住不上三年五载就拆迁,岂不可惜哉?”主人不爱听,酒席未散就把哥“请”了出去。3年后,职工新区果然开始拆迁,哥成了县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女儿上将在一次郊外春游中因车祸丧生。嫂子因失女儿之痛精神恍惚,晾晒衣服时不慎从二楼坠下,治疗3个月最终还是截瘫。为给嫂子治病哥花了所有积蓄,变卖了所置家当,还背了两万元的债务。哥却处之坦然,只是头发白了许多。闲暇时,哥推着嫂子出去“散步”,嫂子怀中抱着两掉东西:一只折叠的小马扎,一副象棋。哥放稳轮椅,打开马扎,铺开棋盘,接受男女老少的挑战。无论祺艺高低,哥从不敷衍。每次把对手逼入绝境,一声“将”之后,哥便从夜兜内摸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嫂子会及时划一根火柴,将烟点燃,对哥嫣然一笑。哥深吸一口烟,再将烟雾从鼻孔唇缝缓缓吐出,那份踌躇满志的神态,俨然一位将军。

    (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年少的“哥”喜欢读《孙子兵法》,并扬言“15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壮志。 B . 时代和环境决定人的命运。“哥”因“政审”不合格没能参军,这不只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剧。 C . “哥”给他的女儿取名“上将”,这个名字传递出“哥”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后能够投身军旅的情怀。 D . 本文尾段的象棋术语“将”,意蕴丰富,传达出“哥”试图把社会加于他的不公逼入绝境的顽强之心。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展开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更全面展现了“哥”的形象。 B . “哥”通宵打棋谱,连输三盘也不懊恼,还主动向师傅挑战等情节暗示他定能胜过师傅。 C . 文中多次出现“目前的局势是这样的”,这一口头语体现出“哥”进入将军状态的自信。 D . 最后一段通过描写“哥”的神态动作和心理,将“哥”的坎坷经历和倔强性格融为一体。
    3. (3) 本文是怎样塑造“哥”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冯骥才评价“《将军》写得有人生况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

    裴松之注:

    《先贤行状》曰: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勃海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辟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纳。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

    孙盛曰: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 , 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丰知绍将败,败则已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已。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彼乐土”,言去乱邦,就有道可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六》)

    材料二: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 , 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虽不明幸诸公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纪则正,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狂瞽:愚妄无知,常用作谦辞。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陛下开圣A虑B纳刍C荛D愚臣E处不讳之F朝G实愿H罄其狂簪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庙胜,指战前朝廷决定的克敌制胜之策。“庙”与“居庙堂之高”的“庙”意思相同。 B . 适,在文中意为到……去,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思相同。 C . 相遇,相互对待。“遇”与《庖丁解牛》中“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遇”意思不同。 D . 后,可以指君主、诸侯,也可以指君主的正妻,文中加点的两个“后”都是指君主。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田丰足智多谋,在军事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分析了曹军的情况,提出了持久对峙,以逸待劳的策略。 B . 袁绍刚愎自用,心胸狭窄。他对田丰提出的建议多不予采纳,战败后不反思已过,反而处死了田丰。 C . 孙盛认为,田丰是忠直之臣。袁绍不采用他的建议,他甘冒杀身之祸极力规劝,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D . 王珪认为,君主听从谏言,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才能成为圣主,所以一定要有七个直言敢谏的大臣。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②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5. (5) 理想的君臣之道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浔阳三题(其一)庐山桂

    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翦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注]①温室,汉官殿,在长乐宫。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庐山桂命途多舛,本是月宫仙树,却被天风吹落人间,漂泊流落到这江西庐山下。 B . 枝叶翠绿枝干渐长,桂树深深扎根在山岩中,意志坚定,愿意用一生守护着庐山。 C . 诗人用红花树和庐山桂对比,表达了桂树生长在偏远山间,不能到繁华地的辛酸。 D . 这是一首古体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体现了白居易“老妪能解”的语言风格。
    2. (2) 白居易写庐山桂,柳永在《望海潮》中也写到钱塘“有三秋桂子”。“ 桂”在这两首诗词中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呵护其天性。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与这种理念完全契合。
    2. (2) 黄庭坚《登快阁》中的“”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相近。
    3. (3) 神舟飞天,嫦娥揽月,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而在不发达的古代,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神秘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____。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分大事。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①经济发展快一些的国家,②要拉一把暂时走在后面的伙伴。③大家要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④相互成就、相互支持、相互尊重,⑤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⑥成就自己也是帮助别人。⑦把别人的发展视为威胁,⑧把经济相互依存视为风险,⑨不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快。

    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____,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       )、 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我们要有(       )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     ),一张蓝图绘到底。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1. (1) 将下列俗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   ③乱云飞渡仍从容

      A . ①③② B . ②③① C . ①②③ D . ②①③
    2. (2) 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效果好,请分析句中的修辞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 7. 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钱塘江、钱江潮头、扇面、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等元素组成。请分析会徽的意蕴。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水满则溢,物极必反。”

    曾国藩:“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警世通言》:“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留白,不仅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绘画技巧,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诗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