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41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现在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 流动性强 B . 沸点高 C . 比热容大 D . 密度大
  • 2. 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20℃的水变成4℃的水 B . 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 . 水结成冰 D . 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 3. 甲,乙两物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充分接触后,水的温度升高了5℃,将甲取出,再把乙放进去(假设没有热损失)充分接触后,水的温度又升高了5℃.由此可知( )
    A . 甲的比热容大 B . 乙的比热容大 C . 两者的比热容一样大 D . 无法比较两者的比热容
  • 4. 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末温高 B . 煤油的末温高 C . 水吸收的热量多 D . 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
  • 5. 炎热的夏天,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脚踩在河边的沙石上烫脚,而河水却很凉.到了夜晚,是沙石热还是河水热呢?下列对问题的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 . 沙石热,沙石比热容小 B . 河水热;河水比热容大 C . 沙石凉,沙石比热容大 D . 河水凉,河水比热容小
  • 6. 在下列所给的实例中,可以利用比热容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A . 用沸水给餐具消毒 B . 暖气用水作散热剂 C . 汽车防冻液加酒精 D . 冰箱用氟利昂制冷
  • 7. 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A .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 .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 .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 .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 8. 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一杯水倒掉一半 B . 水凝固成冰 C . 0℃的水变成4℃的水 D . 将铁块锉成铁球
  • 9.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 . 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 . 质量相同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 . 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 . 质量相同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10. (2022七上·滨江期末) 关于比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比热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 . 比热跟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C . 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 .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填空题
  • 11. 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铅、铜两个金属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 则两个球的温度,且知铜球的比热容大于铅球的比热容,即铜球的吸热本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铅球的吸热本领,则从沸水中吸热多的是球.
  • 12. (2018七上·天台月考) 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水泥地上,感觉水泥地很烫脚,而进入游泳池又觉得池水很凉。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地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同样的太阳照射下,水升温比水泥地升温(选填:“快”、“慢”或“一样快”)。
  • 13.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和水沸腾的温度,发现植物油的沸点比水的高。

     

    1. (1) 通过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可知水的沸点是℃。

    2. (2) 实验中,将它们加热至沸腾,植物油所需的时间较长,说明植物油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多”或“少”)

    3. (3) 为了比较植物油和水的吸热能力,请你写出一种正确的做法

  • 14. (2019七上·杭州期末) 为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某小组作了如下图甲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1. (1)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以防止受热不均匀导致烧杯底部炸裂。
    2. (2)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
    3. (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15.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如果要你从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三、实验探究题
  • 16.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他得到如表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5

    0.2

    20

    4

    1. (1) 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了 
    2. (2) 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3. (3) 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4. (4) 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5. (5) 小丽用规格相同的酒精灯代替电加热器也能完成该实验,但用给两种液体加热效果好一些,理由:
  • 17.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

    1. (1) 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两个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2. (2) 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 (3) 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填“方案一或“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油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 18.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小华做了图甲所示的探究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温度升高10℃所用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用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用的时间/s

    食用油

    68

    136

    204

    98

    196

    294

    1. (1) 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
    2. (2)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填“水”或“食用油”)的温度升得更高。
    3. (3) 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相同。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相同。
  • 19. (2022七上·上城期末) 小金同学为比较水和砂石的比热大小,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实验中,取两只相同100m的烧杯,装入(选填“等质量”或“等体积"),的水和砂石,测出其温度。
    2. (2)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记录加热2分钟后的实验数据:

      物质名称

      加热前温度/℃

      加热后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24

      74

      2

      砂石

      24

      274

      2

      加热2分钟,水所吸收的热量砂石所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由本实验数据可知,比热比较大的物质是
    4. (4) 实验过程中,小金发现砂石在受热时,上层和下层的砂石温差较大,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干扰,请据此为本实验提供一个改进操作方法:
四、解答题
  • 20. (2021七上·衢州期末) 酿制白酒的装置如图所示。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汽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当水勾兑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密度/(千克/3)

    比热/[(焦/(千克·℃)]

    沸点/℃(1标准大气压)

    1.0×103

    4.2×103

    100

    酒精

    0.8×103

    2.4×103

    78

    1. (1) 在 1 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才能出好酒。
    2. (2) 输汽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为了
    3. (3) 在冷凝池中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利用了水的性质。
    4. (4) “45度”白酒的密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 21. (2020七上·仙居期末)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升温20℃所需时间/s

    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30

    96

    163

    220

    1. (1) 在此实验中,用来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 (2)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 (3)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4. (4) 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 . 烈日下,溪边的砂石烫脚,而溪水却是凉凉的 B . 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 . 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 22. (2020七上·吴兴期末) 小强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

    操作如下:

    1. (1) 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相等的沙子和水。
    2. (2) 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 (3) 实验结束后,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他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比水升高得多,请你在图2中画出沙子温度升高的大致图像。
    4. (4) 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选填“较大”“较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