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期...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理想夙愿,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梦想,把国家、民族和个人连接为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实现中国梦意味着必须实现国家富强。国家富强既体现为国家经济实力强、科技实力强、国防实力强等“硬实力”方面的“富强”,又体现为国民素质高、民族凝聚力强、文化创新力强、国际影响力强等“软实力”方面的“富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中国梦意味着必须实现民族振兴。民族振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要求。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今天强调实现民族振兴,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远大追求。

    实现中国梦意味着必须实现人民幸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新时代,为14亿多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摘编自(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梦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道路决定命运,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从此出发,上升至国家、民族层面,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及其实现条件,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动员令。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从三个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维度明确了中国梦的内涵。从国家层面讲,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民族层面讲,就是要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从人民层面讲,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就表明了中国梦的主体、实现力量以及所惠及的对象。

    中国梦作为我们现实的奋斗目标,回答了“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重要思想,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凝聚为民族的共识。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也是个人之梦;既是长远之梦,也是近期之梦;既是宏大抱负之梦,也是温馨康乐之梦。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在中国梦感召下迸发出作为现代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伟大的时代需要以梦想作为灯塔,需要以梦想作为漱励所有人一起奋斗的目标。中国梦作为我们现实的目标,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不断探索和总结。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越来越清晰。

    (摘编自《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梦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B .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不断增强的民族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 .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民族的梦想出发,兼顾个人的理想、追求和梦想,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 D . 中国梦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重要思想,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也是个人之梦;既管长远,也顾及近期。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梦想,才能把国家、民族和个人联系起来,让各方成为命运共同体。 B . 在不同时期,民族振兴的内涵不同。如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 中国梦是我们现实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民族复兴之梦,这表明了中国梦的主体和实现力量。 D . 中国梦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灯塔,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也开始清晰,即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目标。
    3.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梦概念内涵的范畴的一项是( )
      A . 国民素质高,民族凝聚力强,国际影响力强。 B . 既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也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C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远大追求。 D . 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实现更大的开放。
    4. (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有什么重要意义?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5. (5)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梦,在内容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简要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Ⅱ

    打赌

    契诃夫

    老银行家在他的书房里踱来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他举行过的一次晚会。在那次晚会上,来了许多有识之士,谈了不少有趣的话题。他们顺便谈起了死刑。大多数人对死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种刑罚已经过时,不适用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而且不合乎道德,死刑应当一律改为无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晚会的主人银行家说,“我以为死刑比无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处死,而无期徒刑却慢慢地把人处死。究竟哪一个刽子手更人道?是那个几分钟内处死您的人,还是在许多年间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客人中间有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律师。别人问他的看法时,他说:“不论死刑还是无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如果要我在死刑和无期徒刑中做选择,那么我当然选择后者。活着总比死了好。”

    这下热烈的争论开始了。银行家当时年轻气盛,一时兴起,对着年轻的律师嚷道:“这话不对!我用两百万打赌,您在囚室里坐不了五年!”

    “如果这话当真,”律师回答说,“那我也打赌,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十五年?行!”银行家喊道,“诸位先生,我下两百万赌注。”

    就这样,这个野蛮而荒唐的打赌算成立了!银行家当时到底有几百万家财,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吃晚饭的时候,他取笑律师说:“年轻人,清醒清醒吧,现在为时不晚。”

    此刻银行家在书房里踱来踱去,不禁问自己:“何苦打这种赌呢?律师白白浪费了十五年光阴,我损失了两百万,这有什么好处呢?荒唐!在我这方面,完全是因为饱食终日,一时心血来潮;在律师方面,则纯粹是贪图钱财……"

    随后银行家回想起上述晚会后的事。当时决定,律师必须搬到银行家后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住,在最严格的监视下过完他的监禁生活。契约规定了种种条款和细节,保证监禁做到严格隔离,规定律师必须坐满十五年,即从一八七〇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时起至一八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时止。律师一方任何违反契约的企图,哪怕在规定期限之前早走两分钟,即可解除银行家支付他两百万的义务。

    在监禁的第一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从他的小屋里经常传出钢琴的声音!他拒绝喝酒抽烟。第一年,律师索要的都是内容轻松的读物:情节复杂的爱情小说,侦探小说,神话故事,喜剧,等等.

    第二年,小屋里不再有乐曲声,律师的纸条上只要求古典作品。那些从小窗口监视他的人说,整整这一年他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哈欠连连,愤憤不平地自言自语,没看到他读书;他有时夜里爬起来写东西,写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写好的东西统统撕碎。其实,小屋里的那些古典作品都被翻动过。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历史,他如饥似渴地研究这些学问,在律师陶醉于阅读期间,银行家还收到他的这样一封信:

    我用六种文字给您写信。请将信交给有关专家审阅。各国历代的天才尽管所操的语言不同,然而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同样热烈的激情。但愿您能知道,现在我的内心体验到多么巨大的非人间所有的幸福!

    十年后,律师一动不动地坐在桌旁,只读一本《福音书》。银行家觉得奇怪,既然他在囚室里能读完六百本深奥的著作,这么一本好懂的、不厚的书怎么要读上一年工夫呢?读完(福音书》,他接着读宗教史和神学著作。在监禁的最后两年,囚徒不加选择,读了很多的书。

    老银行家回忆这些事后想道:“明天十二点他就要获得自由。按契约我应当付他两百万。如果我付清款子,我就彻底破产,一切都完了……"

    十五年前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个一百万,如今却害怕问自己:他的财产多还是债务多?交易所里全凭侥幸的赌博,冒险的投机买卖,直到老年都改不了的急躁脾气,渐渐地使他的事业一落千丈。这个无所畏惧的傲慢的富翁现在变成一个中产银行家,证券的一起一落总让他胆战心惊。

    “该诅咒的打赌!”老人嘟哝着,绝望地抱住头,“这个人怎么不死呢?他还只有四十岁。不久他会拿走我最后的钱,然后结婚,享受生活的乐趣,搞证券投机。我呢,变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着他。不,这太过分了!”

    时钟敲了三下。银行家侧耳细听:房子里的人都睡了。他竭力不弄出响声,从保险柜里取出十五年来从未用过的房门钥匙,走出去。

    花园里又黑又冷,下着雨,潮湿而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刮过花园。银行家摸到小屋附近,叫了两次看守人。没人回答。显然,看守人躲风雨去了。

    “如果我有足够的勇气实现我的意图,”老人想,“那么嫌疑首先会落在看门人身上。”他在黑暗中摸索着台阶和门,划了一根火柴。这里一个人也没有。有一张床,但床上没有被子。囚徒房门上的封条完整无缺。火柴熄灭了,老人心慌得浑身发抖,摸到小窗口往里张望。

    囚徒室内点着一支昏黄的蜡烛。他本人坐在桌前,从这里只能看到他的背、头发和两条胳膊。到处放着摊开的书。

    五分钟过去了,囚徒始终没有动一下。十五年的监禁教会了他静坐不动。银行家弯起一个手指敲敲小窗,囚徒对此毫无反应。这时银行家才小心翼翼地撕去封条,把钥匙插进锁孔里。生锈的锁一声闷响,房门哇嘎一声开了。银行家预料会立即发出惊叫声和脚步声,可是过去了两三分钟,门里却像原先一样寂静。他决定走进房间里。

    桌子后面一动不动坐着一个没有人样的人。这是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他的脸呈土黄色,脸颊凹陷,背部狭长,胳膊又细又瘦,一只手托着长发蓬乱的头。谁也不会相信他只有四十岁。他入睡了……桌子上,在他垂下的头前有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可怜的人!”银行家想道,“他睡着了,大概正梦见那两百万呢!只要我抱起这个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头闷住他的头,稍稍压一下,那么事后连最仔细的医检也找不出横死的迹象,不过,让我先来看看他写了什么……”

    银行家拿起桌上的纸,读到下面的文字:明天十二点我将获得自由,不过,在我离开这个房间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对您说几句话……你们丧失理智,走上邪道。你们把谎言当成真理,把丑看作美。为了用行动向你们表明我蔑视你们赖以生活的一切,我放弃那两百万,虽说我曾经对它像对天堂一样梦寐以求,可是现在我蔑视它。为了放弃这一权利,我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这里,从而违反契约…..

    银行家读到这里,把纸放回桌上,在这个怪人头上亲了一下,含泪走出小屋。他一生中任何时候,哪怕在交易所输光之后,也不曾像现在这样深深地蔑视自己。回到家里,他倒在床上,然而激动的眼泪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早晨,吓白了脸的看守人跑来告诉他,说他们看到住在小屋里的人爬出窗子,进了花园,往大门走去,后来就不知去向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银行家认为死刑比无期徒刑更人道,因为无期徒刑慢慢地把人处死,更折磨人。可见银行家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 B . 银行家取笑律师,还说他该清醒清醒。后来银行家有些后悔,他在想为什么打这种赌,他觉得自己行为荒唐,是一时心血来潮。 C . “花园里又黑又冷,下着雨,潮湿而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刮过花园”,简短的环境描写为下文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背景。 D . “在这个怪人头上亲了一下,含泪走出小屋”“然而激动的眼泪使他久久不能人睡”,写出了银行家被律师的举动感染而流泪。
    2. (2) 关于文中律师过监禁生活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监禁的第二年,律师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他不读书。 B . 在第六年的下半年,律师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历史,他还给银行家写了一封信。 C . 十年后,律师花了一年读(福音书)。读完(福音书),律师不加选择地读了很多书。 D . 十五年的监禁即将到期时,律师的身体瘦弱,他睡着了,正梦见那将要到手的两百万。
    3. (3) 画横线的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律师的内心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于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于盛德,容貌若恿。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 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 , 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考子或曰非也世墓知甚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魏将,封于段干。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子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B . 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

      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C . 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D . 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适周”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 B . “强为我著书”与“筋骨之强”(《苟子·劝学》)两句中的“强”字含义不同。 C . “言道家之用”与“有车之用”(《〈老子)四章》)两句中的“用”字含义相同。 D . “宗为魏将”与“沛公奉卮酒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老子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 B .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要去掉骄气和过多的欲望,要去掉高贵的情态和过高

      的志向,这些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C . 老子研究道德的学问,他的学说以隐秘而不求名声为主旨。他看到周朝衰落,就要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请求他写书。 D . 因为学老子学说的人排斥儒家学说,所以学儒家学说的人也排斥老子学说。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感。

      ②“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5. (5) 关令尹喜为什么请求老子为他写一本书?老子是如何回应关令尹喜的请求的?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临江仙·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Φ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毂(hú)纹,比喻水波细纹。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 B . 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 C . 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 D . 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
    2. (2) 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士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2. (2) 《论语·里仁》中,“ ,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3. (3) 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走势,一直通到咸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在敦煌研究院,有人们____的名家、大家,也有许多默默坚守的年轻人。他们受前辈感召,追寻艺术理想,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传承莫高窟的保存、保护和研究事业,让“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文物修复和保护是在与时间赛跑,是____的精细活,绝不是徒有其名,既要有____的紧迫感,也要有“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一不留神就会失去观察良机:导致无法掌握違迹的细节:修复年代久远的壁画,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在临摹古人的作品时,懂往的人对差之毫厘也会看笑话。无论是编撰考古报告,还是修复出现病害的壁画,抑或是通过临摹恢复壁画原貌,“干这一行,真得磨性子,心要沉得下”,这是老一辈莫高人的殷殷叮嘱,也是年轻人参与其中的切身感悟。

    传承的是技术,更是精神。莫高人身上“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犹如旗帜,召唤着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聚敦煌,传承事业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句式整齐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绽放它的“笑脸”,向日葵为什么“向日倾”呢?____。如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一样,生长素负责给细胞传达信息,指挥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光照影响,生长素会从向日葵茎端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产生浓度差异。因此,____,而向光侧生长得慢一些,向目葵的花盘就朝着太阳的方向转头了。生长素的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搬运工”--转运蛋白的协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是负责将生长素从细胞内搬运到细胞外的外排蛋白PIN。

    这些“搬运工”是怎样工作的呢?《自然》杂志以“快速通道”形式发表了孙林峰教授团队在植物生长机理上的重大进展,团队研究表明,生长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细胞间传递具有方向性,被称为极性运输,而PIN家族蛋白__,它们的分布位置决定了生长素“搬运”的方向。解析PIN蛋白的三维结构对于我们理解生长素的“搬运”过程有极大的帮助,是生长素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我们针对PIN蛋白设计小分子抑制剂,设计出更高效、对环境更友好、对人类更安全的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这将应用于农业生产。

    1. (1) 下列各项中,引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绽放它的“笑脸”。 B . 《自然》杂志以“快速通道”形式发表了…… C . 很多人都明白“致知在格物”的道理。 D . 它们的分布位置决定了生长素“搬运”的方向。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与“自知”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人说,“知人”很重要,我们要学会认识人心,辨别人品;有人说“自知”很重要,我们要认清自己,客观看待自己;还有人说“自知”比“知人”更重要,只有“自知”,才能更好地“知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