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修辞...

更新时间:2023-10-26 浏览次数:3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上·深圳期末)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你的风筝轴。 B .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 .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D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2. (2023七上·西华月考)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趙儿。 B .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 .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 .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 3. (2022七上·北京期中) 下列选项中的句子都出自文学大家之手,对下列选项中画线语句的修辞手法及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 还眨呀眨的。(《春》)理解:“像眼睛,像星星”,采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野花细小而明艳的特点。 B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C .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济南的冬天》)理解:“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山坡表面被比喻成“带水纹的花衣”,写出了颜色的层次变化。 D .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济南的冬天》)理解: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作者对小山的爱怜,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 4. 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 B .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比喻) C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D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树尖儿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 水珠儿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C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 .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 . 黄叶被风吹起,我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C .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D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7. 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 .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B . 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C .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 .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 8.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选项是( )
    A . 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B . 可可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C . 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大兵似的大声咒骂起来…… D .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 9.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B . 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C . 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D .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10. (2023七上·开学考)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B . 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 .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 . 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绿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 .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 12. 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B .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拟人) C .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排比) D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拟人)
  • 13. (2022七上·尧都期末) 单选题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为响应二十大号召,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学校开展了以“传承民族文化,造就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并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活动一: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化育人,谱时代新篇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 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阅读上面的语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画横线的短语“坚持和发展”中,“坚持”“发展”两词可以调换位置。 B .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成语“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C . 文中加点的“智慧”和“扎根”词性不同。 D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14. 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  )
    A .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 .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 . 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 . 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 1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道德”“趣味”“暮色”“凌乱”都是名词。 B . “热忱——热情”“请求——恳求”是两组近义词。 C . “自欺欺人”“爱慕虚荣”“贪生怕死”都是贬义词。 D . “书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16. (2023七上·衡山期末)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B .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 17. (2022七上·佛冈期末)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辨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夸张) B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比喻) C .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排比) D .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拟人)
  • 18. (2022七上·龙江期末) 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共产党员的坚强和敌人的狡猾”一句中“坚强”和“狡猾”的感情色彩都是褒义词。 B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中加线的词语“雨点”和“遮拦”词性相同。 C . “下雪了,整个大地像盖上了一条无边无际的白被子。”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 . 火了”与“这电视剧火了”两句中的“火”词意相同。
  • 19. (2022七上·翁源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 他总是微笑起来,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C . 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D .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20. (2022七上·阿克苏期末) 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
    A .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 . 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C . 唐诗宋词难道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吗?    D . 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二、填空题
  • 21. 下列各句属于哪种修辞手法?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拟人 B.比喻 C. 排比 D.反问 E.设问

    1. (1)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 (2)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3. (3)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4. (4)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22. (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x”。
    1. (1) “藤”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卄”,再查15画。
    2. (2) “川流不息”“高山大川”“海纳百川”中的“川”字意思相同。
    3. (3)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子的摇篮”是个拟人句。
    4. (4) 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5. (5)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等闲”的意思是“平常”。
  • 23.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2. (2) 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3. (3) 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 )
三、问答题
  • 24.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2. (2)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3. (3)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 25.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2. (2)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3. (3)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26.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 (2)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3. (3)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