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05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1.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诀别   匿笑   粗犷   翻来覆去 B . 嘹亮   禁锢   感慨   随声附和 C . 废墟   分歧   抽噎   神采奕奕 D . 炫耀   草垛   宿孺   混为一谈
  • 2. (2023七上·雄县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贮蓄(zhù)    嗔怪(zhēn)     搓捻(cuō)    杞人忧天(qǐ) B . 蜷伏(quán)   倜傥(tì)       酝酿(yùn)    咄咄逼人(duō) C . 狭隘(ài)     笃志(dū)      菡萏(dàn)    莽莽榛榛(zhēn) D . 莅临(lì)     坍塌(tān)      恍惚( huǎng)   人声鼎沸(dǐn)
  • 3.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委屈 收敛 宽宏大量 一丝不简 B . 停滞 寥廓 不可救要 滚瓜烂熟 C . 辉煌 决别 骇人听闻 得意扬扬 D . 绽开 尴尬 疲倦不堪 海枯石烂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B . 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C . 在2020年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上,小明同学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老师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学生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D . 曲靖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马雄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金麟湾繁花似锦、绿草成茵,真是美不胜收
  • 5.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你的风筝轴。 B .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 .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D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B .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和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 . 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D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 7. 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求恩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____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①我弯下腰来,拾起几片红叶。

    ②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③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④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像是燃烧的火。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④③②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 .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为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C . 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D .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 9. 下列有关下图书法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品用笔清晰流畅,朴厚雄伟,端庄浑穆。 B . 作品字体形体方正、气势磅礴、流畅饱满。 C . 作品体势端庄,笔意精到,结字稳当。 D . 作品布局匀称均衡,章法平和,笔意奔放。
  •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敝? B . 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C . 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菌菌的波浪。 D .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而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11.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 (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2. (2)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3. (3)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5) 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6. (6) 《次北固山下》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
    7.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想象,借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
三、书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春 夜

    杜 谷

    星光如此璀璨,

    风也如此柔媚。

    夜是太静谧了,

    旷野也太岑寂。

    今晚天上想有豪华的夜宴,

    广庭密集着银色的灯烛。

    今晚天上仿佛晶莹的花园,

    海上开满洁白的水仙。

    我愿倦怠的人慢慢入睡,

    轻轻打开你梦的门扉。

    愿弦月的微波流进你的梦,

    让你困乏的心灵得到洗沐。

    明天阳光将要燃烧你的窗帘,

    你会看见原野到处长满花的树。

    1. (1)  本诗是从联想到,又从联想到,着力渲染出一幅美丽迷人的春夜图。
    2. (2) 全诗自然地分为3节,第2节紧扣第1节的哪句诗想象了天庭上华灯夜宴的喧闹和瑰丽?
    3. (3) 在第3节诗中,诗人想象了明天将会是怎样的情景?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一起去看

    ①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②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不吱声。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欠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母亲就叹气:“他这阵不知道怎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③父亲独自去了赛场。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地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④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进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是不懂我!”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⑤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⑥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⑦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人带去……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前往比赛场地。

    ⑧儿子看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⑨中场休息,儿子走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的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两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作者:刘心武,选文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把下面表格的内容填写完整。                                                                                                                                                                                                                    

      人物时间阶段

      父亲

      儿子

      儿子9岁

      带儿子一起去看球

      儿子16岁

      想带儿子一起去看球

      儿子上大学

      邀请父亲一起去看球

      儿子工作了

      约儿子一起去看球

      答应一起去看球

      父亲坐上了轮椅

      想带坐轮椅的父亲一起去看球

    2. (2) 结合语境,说说第③段中,父亲为什么大嚷“我输了”?
    3. (3) 本文标题初看平常,细细品味则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起去看”的含义。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讫:结束,完成。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与友

      ②相而去

      事讫

      止于野亭

    2.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中“门外”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在门外”。 B . “待君久不至”一句中“待”前省略的是主语“家君”。 C . “则是无信”中“信”是名词,信用的意思;而《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信”是相信的意思。 D . “友人惭”中的“惭”是意动用法,可译为感到惭愧。
    3. (3)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记叙。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 16.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①,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芦管】笛子。②【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1. (1) 【甲】诗首句以“杨花”和“子规”点明事件发生的时令,营造出暮春时节①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②之情。【乙】诗写作者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夜风送来了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边塞将士的③之情。
    2. (2) “我寄愁心与明月”与“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都写到了月,请分别说说两位诗人各是如何借“月”来抒发情感的。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5.0分)
  • 17. 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你觉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