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6 浏览次数:3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3·惠城模拟)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2. (2022·茂南模拟) 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在广东,历史悠久的粤菜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制作下列粤菜的主要食材中富含淀粉的是(   )
    A . 掌上明珠(鸭掌、鹌鹑蛋) B . 清风送爽(豆腐、瘦肉) C . 鼎湖上素(香菇、银耳) D . 无米粿(番薯粉、绿豆)
  • 3. 化学在解决与材料、能源、资源、环境等相关的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造空间站的钛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 .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C . 海水淡化属于物理变化,可缓解淡水短缺 D . 回收废弃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途径
  • 4. 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 . 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D .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5.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水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明矾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B . 除去硬水中的 C . 用臭氧进行自来水消毒 D . 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以达到农灌或景观用水标准
  • 6. (2020九上·南平期末) 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 C . 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D . 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
  • 7. 如图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示“口”中应填写“锌”,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相对原子质量为 C . 的值分别为 ,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 与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8. (2023·深圳模拟) 《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田七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 . 田七氨酸中含一个N2分子 C . 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 9. 根据下列证据,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错误的是 ( )    

     

    证据

    推理

     

    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在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打开一瓶汽水的瓶盖,汽水中有较多气体冒出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试纸测得某品牌洗涤剂的

    该洗涤剂含

     

    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

    浓盐酸易挥发

    A . B . C . D .
  • 10. (2023·吴中模拟) 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CH4 B . 《抱朴子》中描述一种物质:“可以刻玉,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该物质化学式对应b点 C . c点对应的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e点对应的一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11. 如图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交点表示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点时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仍然为饱和溶液 D . 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 12. (2023九上·六安期末) 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 B . 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 反应后可能产生炭黑 D . 反应过程中,CH4与H2分子数之比为1:2
  • 13.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检验溶液中是否混有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鉴别和尿素【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 . B . C . D .
  • 14. 关于以下教材中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中水无明显变化而汽油变紫色,证明碘和汽油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不和水反应 B . 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着,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D . 观察到纯铜片上有划痕,说明纯金属的硬度大于合金
二、非选择题
  • 15. 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践行了我国“绿色办奥”的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冬奥会中冰壶机器人的电池选用质量轻且能提供足够能量的锂电池:锂是一种比铁活泼的金属。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锂原子在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氧化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  。 
    2. (2) 锂与稀盐酸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可用固体氢氧化锂吸收并全部转化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将氢氧化钙和碳酸锂混合,将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使  填化学式再生。 
    4. (4) 氢化锂可用于储存氢气,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16.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世界宣布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 
    1. (1) 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如下: 

           阶段Ⅰ中,使用某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和水,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和“”的微观粒子数之比是  。 

           阶段Ⅱ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已知反应中四种物质的比学计量数均为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若用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 , 理论上制得淀粉质量  。 

    2. (2) 目前乙二醇的全球年需求量达数千万吨级,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厦门大学谢素原团队与袁友珠团队联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富勒烯改性铜催化剂,实现了富勒烯缓冲的铜催化草酸二甲醋在温和压力条件下的乙二醇合成,有望降低对石油技术路线的依赖。来源:日人民日报公众号中国科技十大进展 , 此进展体现了化学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一种含有个碳原子的高度对称笼状结构的富勒烯分子的化学式:  。 

           乙二醇能溶于水,溶液不导电,结合乙二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关于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乙二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二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乙二醇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D.乙二醇是一种可溶性碱,溶于水时产生大量

  • 17.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粽叶是包粽子的材料之一。 

    1. (1) 箸叶如图是粽叶的一种,含多种氨基酸。用着叶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含量。氮基酸是人体合成  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 (2) 在粽叶种植过程中,为使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可施用下列化肥中的 ____ 。 
      A . B . C .
    3. (3) 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溶液浸泡陈旧粽叶使之变为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可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放入浸泡液中,根据铁钉是否变红进行检验。写出该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4. (4) 铝也能与硫酸铜发生类似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其原因是  ;写出点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将此时溶液中和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在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水。 

  • 18.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碱厂与氨厂联合,既提高效益又减少污染,促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的模拟流程如图一所示。 

    三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图二所示,吸氨碳化塔中温度控制在 , 其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1. (1) 氨厂的原料来自于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  不同。 
    2. (2) 通常状况下,的溶解度远大于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  填“”或“。 
    3. (3) 加热制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4) 结合图二分析,吸氨碳化塔中析出固体的主要原因是  。 
    5. (5) 氨厂生产的溶于水后得到的氨水可以做氮肥。碱厂与氨厂联合后,用代替氨水做氮肥,其优势是  答一点即可。 
    6. (6) 母液中主要含有氯化铵,还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现欲从母液中回收 , 若向母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得  结果精确到整数
  • 19. 国家对化学实验室废弃药品的处理有严格要求,处理的关键是确定其成分,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废弃物,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步骤Ⅲ:往步骤Ⅱ所得滤液中滴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冒出,再滴入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1. (1) 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废弃物中一定没有  ,一定有  。 
    2. (2) 写出步骤Ⅲ中依次发生的二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 
    3. (3) 请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完成下表的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

      若  ,则该固体废弃物中含有三种物质。

  • 20. 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及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1. (1) 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                                                                                                                                                                                                                                                                                             

      编号

      颗粒大小

      实验温度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加入稀盐酸体积

      时间

       

      粗颗粒

       

       

       

       

       

      粗颗粒

       

       

       

       

       

      粗颗粒

       

       

       

       

       

      细颗粒

       

       

       

       

      实验研究了某因素时实验速率的影响,则  ,分析数据可知  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 

    2. (2) 从实验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3. (3) 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需要用的盐酸密度去配制的稀盐酸 , 需要量取的盐酸  结果精确到。 
    4. (4) 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从如图装置中选出最适宜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 ,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 

    5. (5) 实验小组使用排水法收集定量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该实验设计图;集气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6. (6) Ⅱ性质探究:用如图装置实验,测得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 “”变化的原因是  。 
    7. (7) 对比曲线中“”段和“”段,可证明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