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检测...

更新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闻评论,是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代表媒体编辑部立场和主张,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倾向,进行及时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指出什么看法和行为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什么应该干或是不应该干,以及当前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从而引导舆论、影响社会、指导人生。

    (摘编自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

    材料二:

    “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部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在人才、在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从娃娃开始抓起。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

    从现实层面而言,近年来,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及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但是科学教育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现实的瓶颈,迫切要求形成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汇聚全社会的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这一点自不待言。学校首先是要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补好科学教育这一课,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能力,以及对于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然后是,从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实验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系统夯实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作用。尤其是对于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来说,如何补齐硬件短板、强化师资保障、汇聚社会支持,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项重点工作。科学家的苗子,不仅可能出现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里,也可能潜藏在广袤的田野乡村。

    为什么由1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科学教育?一方面,说明加强科学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加强协同、系统设计,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加强科学教育的路径,那就是必须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的资源,有效衔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未来如何有效协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使之汇聚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强大力量,是推动科学教育有效落地的关键。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中,戴眼镜的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网关注。可以说,桂海潮的故事生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深远意义。来自云南县城的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二时在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的消息,就开始了对太空的向往,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换言之,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科学梦想,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今天,我们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未来必然能够成长为无数参天大树,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摘自杨三喜《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孵化”一词在文中强调了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 B . “一个都不能少”文中指的是在发展学校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地区的学校都不能忽视。 C .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D . 1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科学教育,其主要意义在于向全社会表明加强科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只要抓好中小学教育质量,就能“孵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素质。 B . 推动科学教育有效落地的关键是协同、利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的资源,汇聚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强大力量。 C . 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取决于能否补齐学校硬件短板、强化师资保障、汇聚社会支持。 D . 近年来,我国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二关注了科学教育这一话题,体现了材料一新闻评论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的功能。 B . 材料一提到新闻评论坚持用正确舆论引导人,是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 C . 材料二中列举桂海潮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D . 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例证丰富详实。
    4. (4) 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5. (5) 如何写好一则新闻评论,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2023高三上·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王(节选)

    阿城

    一九七六年,我在生产队已经七年。

    一天,支书唤我:“队里可还苦得?”我点点头。支书又说:“你是个人才。”我吓了一跳,以为在调理我,就笑着说:“支书开玩笑。有什么我能干的活,只管派吧。”

    “分场调你去学校教书,明天报到。我家老三你认得,你在学校,扯他一把。”递过一张纸来,下面有个大红油戳,证明不是假的。

    第二天一早到学校,招呼的人说:“我们昨天发了通知,正好缺老师上课,一个老师调走了,要有人补他的课。我们查了查,整个分场知青里只剩下你上过高中。”我这才明白原由,就说:“高中我才上过一年;这书,也没教过,怕误人子弟呢。”

    上午收拾停当,下午便开始教书。我看看课表,心里一颤:“教初三?我高中才念了一年,如何能教?”

    蓬头垢面的娃子聚坐在一起,数十只眼睛亮亮地瞪着。前排的娃子极小,似乎不是上初三的年龄;后排的却已长出胡须。

    我清一清喉咙,说:“翻到第四页。”学生们无反应。我问:“书呢?拿出来。”学生们吵起来,说没有书。我生气说:“不带书,上的哪样学?”一个瘦瘦的小姑娘害怕地说:“没有书。每次上课,都是老师把课文抄在黑板上,教多少,抄多少。”我呆了,想一想,说;“抄吧。”

    课文抄完,学生叫:“还有字认不得呢!“我说:“好嘛。上来划,“于学生们拥在黑板前,七手八脚划了一大片字。一黑板的课文,竟有三分之二认不得的宇。我笑了,说:“你们是怎么念到初三的?”后排的一个学生说:“我划的三个字,是以前没有教过的。我可以给你找出证明来。”

    “你说你能证明哪些是真正的生字,怎么证明呢?”

    “每天抄的课文,凡是生字,我都另写在纸上。“说丢取出一个本子,递给我。我翻看,姓名是王福,密密麻麻写满了独个的字,便问:“好。有多少字呢?”王福说:“算上今天的一共三千四百五十一个。”

    课后,我想:课本既然是全国统一的,那怎么教也应该有个标准。比如说吧,一篇文章,段落大意是什么?主题思想又是什么?这语文不比数学,应该有个规定才踏实。

    我认定识字为本,依了王福的本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落实。语文课自然有作文,初时学生的作文如同天书,常常要猜字,中间又多是时尚的语句,令人瞌睡。渐渐怀疑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一堂课上,我要求:“字,写不好看没关系,但一定要清楚,一笔一划。作文不能再抄社论,別写些‘红旗飘扬,战鼓震天’,你们见过几面红旗?分场那一只破鼓,哪里会震天?把这些都去掉。没用!清清楚楚地写一件事,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到学校——”有学生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我说:“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咱们现在就拿出纸笔来,写一篇流水账。就写——就写上学吧。”

    教室里静了许久,王福忽然抬起头来,我看那纸上,一字一句写道:

    我家没有表,我起来了,我穿起衣服,我洗脸,我吃了饭,我拿了书包,我没有表,我走了多久、山有雾,我到学校,我坐下,上课。

    我不觉笑起来。

    “还有谁写完了?”又有一个学生交了过来,上面写道:

    上学,走,到学校教室,我上学走。

    我说:“王福写得好。第一,没有错字,清楚。第二,有内容。我念念。”念完了,学生们笑起来。我说:“不要笑。‘我’是多了。讲了一个‘我’,人家明白了,就不必再有‘我’。逗号太多,一逗到底,不过这是以后纠正的事。”我又念了第二篇,学生们又笑起来。我说:“可笑吧?不过这篇起码写了一个‘走’字。我明白,他不是跑来的,不是叫人背来的,而是走来的。就这样,慢慢就会写得多而且清楚,总比抄些东西好。”

    课文于是不再教,终日只是选各种事情来写。半月之后,有时怀疑起来,书究竟可以这样教吗?学也究竟可以这样学吗?

    后来王福交了一篇作文,我不由吃了一惊。他写道: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力气最大的人。他在队里扛麻袋,别人都比不过他。我的父亲又是世界中吃饭最多的人。家里的饭,都是母亲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父亲说:“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在识字。”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替他说话。父亲很辛苦,今天他病了,后来慢慢爬起来,还要去干活,不愿失去一天的钱。我要上学,现在还替不了他。早上出的白太阳,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我想,父亲有力气啦。

    我呆了很久,慢慢看外面,地面热得有些颤动。我忽然觉得眼睛干涩,便挤一挤眼睛,想,我能教那多的东西么?

    一日,总场教育科的吴干事来学校。

    “你教到第几课了?”

    “课在上,但课文没教。”

    “为什么?”

    我想一想,终于说:“没有用。”

    “总场的意思,是叫你再锻炼一下。分场的意思呢,是叫你自己找一个生产队,如果你不愿意回你原来的生产队……”

    我走出办公室。阳光暴烈起来。望一望初三班的教舍,门内黑黑的,想,先回队上去吧,便顶了太阳离开。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支书给“我”调岗文件时,嘱托关照他家老三,这显现出生产队中的人情世故。 B . 分场调“我”去教书,一方面是师资不够,另一方面是“我”的学历水平合适。 C . 学生竟不认识新抄课文中三分之二的文字,反映出前一任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足。 D . 王福精准统计出“三千四百五十一个”汉字的细节,表现出其好学上进、踏实刻苦。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吓了一跳”“心里一颤”的心理描写,都表现出“我”面对新工作时的不安。 B . “我”对学生写作所提的要求和不教课文的考虑,都基于对特殊学情的考量。 C . 小说对小姑娘、吴干事等次要人物着墨不多,但他们都在情节发展上有作用。 D . 作者语言简洁明快,句短刚健,同时善用地方语言,如“调理”“扯他一把”。
    3. (3) 王福的作文《我的父亲》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知青·教育·时代;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寻根文学。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要点。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是时太子在邺,军中骚动。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魏郡太守广陵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曰:“不可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先王玺绶所在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凶问至 , 太子号哭不已。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孚厉声于朝曰:“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乃罢群臣,备禁卫,治丧事。孚,懿之弟也。群臣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也。”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王位,大赦。汉帝寻遣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太子丞相印、绶,魏王玺、绶,领冀州牧。于是尊王后曰王太后。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B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C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D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薨是古人对诸侯死的讳称。古时称天子死为“崩”,大夫死为“卒”,士死为“不禄”。 B . “不拘微贱”的“拘”与《师说》中“不拘于时,学于余”的“拘”字含义相同。 C . “则社稷危也”的“危”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危”字含义相同。 D . 大赦是古代帝王在登基、更换年号或遭遇大灾等情况下,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的行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王曹操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他会根据人才的不同能力加以委任使用,不才之人难以通过伪装迷惑他。 B . 武王曹操赏罚分明,犒赏功臣不吝千金,而如果犯法就会严加惩处,就算向他哭泣求情也不会得到赦免。 C . 武王曹操去世后,群臣想要保密不办理丧事,谏议大夫贾逵认为这种事情不能保守秘密,才又举办丧事。 D . 在陈矫等人的筹备下,太子曹丕仅在一天之内就登基即位,不久汉帝也派人授予他丞相官印和魏王封号。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凶问至邺,太子号哭不已。

      ②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

    5. (5) 太子曹丕能够顺利即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2022高三上·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本诗写作时间与《琵琶行》大致同期。 B . 元稹此时被贬通州,白居易谪居湓水,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因此元诗开篇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 C . “我今因病魂颠倒”说明元稹是因为生病身体不好,导致记忆力衰退,常常意识恍惚,所以不能梦到友人。 D . “酬”答谢,酬答,这里指以诗词互相赠答唱和。有和诗、依韵、用韵、次韵的唱和方式,元诗为次韵唱和。
    2. (2)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中的空缺部分。
    1. (1)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概括了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2.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于秦统治者搜刮民间财物而毫不珍惜的行为,发出质问、愤怒谴责的句子是“?”
    3. (3) 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六、简答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5年10月5日,一个名字在中华大地 ① 她就是“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屠呦呦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时光倒流至20世纪60年代。当时,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出现强大的抗药性,原有治疗药物失效,疟疾 ②  , 全世界都在受疟疾之苦。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年仅39岁,却已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屠呦呦 ③  , 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简陋的设备、匮乏的资源、稀缺的人手,摆在屠呦呦面前的,是一个堪比攀登珠峰的艰难挑战。3个月里,呦呦带领组员从2000多个抗疟药方中精选了640个方药,开始逐一排查实验。在经历了190次失败;筛选了300余种中草药后;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一段关于青蒿描述的启发,呦呦终于发现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临床阶段,屠呦呦又以身试药,亲自证实了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安全可靠。

    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广泛在全世界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一致公认的抗疟疾标准疗法。作为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之一,屠呦呦的这一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1. (1)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多处使用了数字,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七、选择 简答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兔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还被赋予了生育、祥瑞、长寿等文化内涵,是具有多重吉祥寓意的瑞兽。由于兔被赋予多种祥瑞之义,其本身也具有灵巧敏捷等特质,古代民间女子还常 ① 如兔儿枕、兔形香包、兔形布玩具、兔形挂饰等 , 一针一线中寄托了对生命的呵护与期许。在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制作兔儿鞋的习俗,鞋前端似兔子头,绣鼻唇、红眼睛,鞋口两侧缀附兔耳造型,口沿后端则缀绣带以象征兔尾。中秋节给儿童穿兔儿鞋,其意义不言而喻, ② 

    现在,中国探月工程举世瞩目,中国科学家把探测月球的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命名为“嫦娥”,把月球车称为“玉兔”。他们将美丽的神话 ③  , 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好投诸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航天研究中。

    1. (1) 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中国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B . 竟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这等异事! C . 老家的院子里,种了梅花、海棠、桃花等五种花。 D . 周代王与诸侯的高级长官均称卿,分上、中、下三等。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八、材料作文
  • 8. (2023高一上·大理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军训的记忆碎片,或许是动员大会上的口号嘹亮,或许是队列训练时的军姿飒爽,是烈日暴晒中的步履铿锵,是绚丽晚霞下的军歌飞扬……这些训练场上汗水交融的“咸”,骄阳烈日的“辣”,重任在肩的“苦”,成长收获的“甜”,都将印刻进青春,留下最隽永的高中回忆。

    然而,短暂军训留给我们的不应仅仅是永恒的回忆,更应是美好的期待。军训结束后同学们又将迎来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希望同学们在新的起点上不松劲、不懈念,把军训中培养出来的好作风、好状态保持下去,把军训成果真正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带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家国命运紧紧相连,以青春之热血,报爱国之壮志,勇担新时代青年之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请结合军训的感悟和收获,以“淬炼青春正当时,强国有我勇担当”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