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10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李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学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睛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郎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 (1) 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 . “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 . 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 .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2. (2) 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 . 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 . 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 . 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3) 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
      A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C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D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4.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针对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灾情发生后

    消防车像脱缰的野马“呜呜”叫着在马路上横冲直闯。听着这熟悉而又刺耳的鸣叫,李正的心紧紧秋成了一团,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现场。他不断地催促道:“快!快!”驾驶员不乐意了:“再快也不能把脚伸进油箱里啊?踩到底了!”

    车上的几位战友也感到李正今天有些不正常,其中一个忍不住说道:“今天是周日,那栋办公楼不会有人。”

    “放屁!”李正大声嚷道。说罢,他才想起拨打110。他凭直觉判断,这场大火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警方还是早介入的好。

    土地局有两栋办公楼,一栋新的,十八层高,去年刚刚竣工的;一栋老的,上世纪六七年代的建筑,上下两层,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拆掉。失火的是老办公楼,火是从一楼燃起的,一条条火舌和一股股烟雾交织着包围了整栋小楼。

    李正他们这辆消防车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没等车停稳,李正撞开车门,掂起一具灭火器冲向浓烟滚滚、火焰冲天的现场。等战友们反应过来,李正的身影已经消失在烟雾和火焰之中。

    李正跌跌撞撞来到二楼,摸索着闯开那间办公室的门。幸好,屋内并没起火。不过,火雾如影随形,随着他扑进屋里。李正打开灭火器,一阵白色的泡沫吐出,火焰下去不少。他看到老人用自己的身躯紧紧护着一个木箱子。李正甩掉灭火器,上前去抱老人。老人喘着粗气:“别管我,先搬这个箱子!”声音苍老,果敢,不容商量。李正仅仅是停顿了半秒钟,抱起那个木箱子奔向门外,一跃而起,从楼上跳下,随即,房子也“轰隆“一声坍塌了。房子太老了,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李正傻了!几乎同时,一条条水龙冲向火海,一个个身影随着水龙扑了过来。

    李正把箱子交给及时赶到的警察,箭一般返回现场,和战友一起救人。李正的眼泪哗哗地流着,自责不已:“我该死!我该死!”直到把老人救出来,李正的手套已经磨烂,两手血肉模糊,不断地淌着血。

    救护车把所有的伤员都送到了医院。

    消防队员都是皮外伤,并无大碍;房子倒场时,幸亏两根横梁成犄角之势架在了老人的头顶,老人虽然伤势轻微,但被检查出是癌症晚期。

    私下里,指导员批评李正:“幸亏那个老同志没出意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吃不了兜着走。”指导员有他的道理,如果老人被烧死,他们如何面对老人的家人?如何应对社会公众的舆论?

    听到这话,李正眼里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心说老人当时要真有个好歹,他还不后悔终生?

    指导员以为李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缓了口气:“‘救人第一’是我们的消防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李正分辩道:“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个箱子比他的性命还重要!”

    为了箱子里的东西,两年来,老人放弃所有的节假日,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外地调查;为了箱子里的东西,老人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拖着病体四处奔波求证。有人曾出价100万要那些东西,老人一口拒绝了。为了得到那些东西,老人家里失盗了三次。还有人威胁老人,扬言要他的命,老人依然我行我素……

    “有什么能比性命还重要?!哼!”指导员嗤之以鼻,以为李正的脑子被大火烧糊涂了。

    李正张了张嘴,没有说话。在警方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还是少说为好。

    真相终于大白:老人是土地局的纪检书记,这天到单位整理材料,有人趁机放火,打算烧死他。老人发现后脱身不得,这才打了报警电话。那个箱子装的是本单位和主管部门个别领导违法乱纪的证据。根据这些证据,国有资产免遭重大损失,那些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锒铛入狱,得到了应有的处罚。

    得知这个消息后,指导员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觉得该到医院看一看老人。

    指导员还是迟了一步。他到医院的时候,老人刚刚咽气。指导员发现李正也在医院,此刻,他伏在老人的尸体上嚎啕大哭。

    指导员这才知道,老人是李正的父亲。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消防车奔赴火灾现场的情形,细致具体地表现了李正内心的焦急,烘托灾情发生后的紧张气氛。 B . 不断催促、拨打110、撞开车门以及径直到二楼那间办公室救人等细节描写,表明了李正知道父亲在发生火灾的那栋楼里。 C . 小说第四段写办公楼年代久远,为下文房屋在火灾中坍塌做铺垫,客观上也表现明了消防救援工作的危险性。 D . 指导员在得知真相后为自己之前错误批评李正而感慨内疚,所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觉得该到医院看一看老人”。
    2. (2) “箱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小说在结尾点名了李正和老人的父子关系,这样处理有怎样的妙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遂行,蔺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相如闻,不肯与会。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赵括代廉颇,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数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燕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赵封廉颜为信平君,为假相国。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遂奔魏之大梁。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位在廉颇之右  右:朝见时以右为尊。 B . 且相如素贱人  素:素来,向来 C . 臣等不肖    不肖:没有才德。 D . 独畏廉将军哉? 独:只有。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 B .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 C .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 D .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伴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卿分上中下三级,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 B . 太子,古代君王继任者的称谓,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常住东宫,可辅政监国。 C . 刎颈之交,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莫逆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大的朋友。 D . 大梁,在今河南开封,是战国时魏国都城,魏国又称梁国;宋代称东京、汴梁。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廉颇具有谋略,勇武闻于诸侯。秦赵渑池之会前,他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秦国奢望;燕国攻打赵国时,他击败燕国进犯,被封为信平君,并代理相国。 B . 廉颇居功自傲,也能坦诚改错。他认为蔺相如地位卑贱,不满其凭口舌之劳位居己上;当他得知蔺相如为国家不计私怨,便负荆请罪,与蔺相如交好。 C . 廉颇事赵三代,却两次被取代。他历经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三代;孝成王让赵括取代他,导致长平之败;悼襄王让乐乘取代他,致使他出走魏国。 D . 廉颇盼回赵国,最终未能如愿。赵王希望再任用他,仇人郭开暗中贿赂使者,他吃一斗米、十斤肉的行为被使者和赵王误以为是年老,就没有召用他。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6. (6) 廉颇“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可是他最后却没有被赵王召用,原因是什么?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晖、翠微可谓人间美景,诗人日日观赏,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却了忧愁。 B . 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景,描绘渔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飞的动态美景。 C . 颈联运用典故,诗人借用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之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D . 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将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一起。
    2. (2) 请比较诗歌尾联中塑造的“同学少年”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形象有何不同?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礼运》中明确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并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2.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 (3) 《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的情态的句子是“”。
    4. (4)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5. (5) 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认为总是有坚固的城墙,没有好的将领依然无法保卫家国的两句是:“?”
    6. (6)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 6. 近年来,我国快递发展深潜设备,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如今的“奋斗者号”,它们就像不新走向深海的战士,为我们探寻着大洋深处的奥秘。
    1. (1)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奋斗者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 . “好香的菜,一一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C . “时代楷模”张桂梅无私奉献,改变了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的现状。 D . 外国地摊上的书,到国内摇身一变成为“传世经典”,真是贻笑大方。
    2. (2) 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渺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自由地飞翔着。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茫茫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淌着一道清澈的溪流。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上文第一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 .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C .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 D .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3. (3)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上文中“麒麟”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嘎一—”,突然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B .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C . 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一—有什么看头啊! D . 据说这是稀世之宝一—一种难得的良药。
    4. (4) 下面选项中括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在山东省历城县)人,著名词人。 B . 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C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D . 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

      0.09克/升)

四、写作(60分)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的新年贺词中提道:“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漫画中的“再见”和文字材料中的“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你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当代青年自身,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写作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