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媒介载体逐渐打破彼此间的对立竞争关系,实现扬优互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和传播体系,预示着融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跨文化传播是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优化跨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构建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融媒体时代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先进的媒介技术,但是如果陈旧的思维不革新,再先进的媒介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归根到底改变传播思维是重中之重。要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接受途径和认知要素,摒弃“秀肌肉”“大喇叭”“高音炮”式的传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化“硬传播”为“软传播”,将文化以更持久的方式潜入受众头脑。特别是要融通中外概念、范畴、表述,强调“说理”的同时注重“陈情”,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故事性叙述,以小见大,润物无声,从而淡化宣教、灌输的色彩,消解海外受众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等异文化的抵触感。要注重运用非语言和视觉传播的技巧。视觉听觉的感染力往往优于语言传播,可以有效减少海外受众在语言转化过程中对文化符号的误读,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革新,“内容为王”的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但在新媒体语境下,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信息技术、传播环境、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不变的是“内容为王”的信条。跨文化传播既不能“自说自话”,只传播政治性、严肃性内容,也不能过分依赖经典的传统文化符号。

    一方面,要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打破受众认知要素障碍。共通性是传受双方进行传播行为的前提,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注重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代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浓缩到一个个具体可见的普通人身上,让“浮动的符号”在进入不同语境后,也可以实现落地,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感共鸣,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2017年制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七个普通人为切入点,充分运用“平民化”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时代发展和价值理念,有力提升了我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挖掘优质的传播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是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大量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没有被挖掘和开发。所以,要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避免机械输出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要将承载着中国精神和价值理念的文化作为传播载体,突出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吸引力,激发海外受众的好奇心。如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古建筑以及经典古籍等,这些带有浓浓中国元素的文化内容,都是海外受众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

    (摘编自段龙江《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材料二:

    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任何解释一开始就有先入之见。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阻碍。没有人可以在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去真正理解文本,正是这些偏见本身可能成为阐释过程中的再创造,它不会使我们与文本分离,而是使文本向我们开放。前理解为理解者和阐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在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使之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而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程。

    国际传播的目的在于使对方理解并接纳。面对西方社会的刻板成见,我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着眼点,一方面在于调整我们的传播策略,改变单向度的传播惯性;另一方面在于研究西方的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地进行传播策略的积极调适。在此基础上,寻找共情的传播结合点,以西方社会可以“共情”的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转译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阐释他们陌生而又富有价值、有趣的中国经验。这些丰富的信息,定然会引致其扩大视域,并与之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实现一个全新视域的构建。

    (摘编自张芳芳《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文本阐释》)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先改变陈旧的传播思维,才能有效发挥先进媒介技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B . 新媒体语境下“内容为王”的信条不变,充分说明内容是跨文化传播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C . 在融媒体时代,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不属于优质传播内容,无法满足新需求。 D . 研究西方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调整传播策略,是构建全新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应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化“硬传播”为“软传播”,重“陈情”而轻“说理”,消解海外受众的抵触感。 B . 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应注重所选内容的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代变化浓缩到普通人身上,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感共鸣。 C .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增强对海外受众的吸引力,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文化独特性和差异性、包含中国元素的内容。 D . 如果把西方社会对我国的刻板成见看作对我国国际传播文本的前理解,那么这种前理解会阻碍中西方之间的互相理解,进而影响国际传播。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伽达默尔观点的一项是( )
      A . 多年来,中国政府和高校与相关国家和高校先后签署了数百份互派留学生协议,这些留学生为国际文化交流、为各自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B . 一位网络博主在短视频中生动活泼地讲解各地的文化景点,每个视频最后他都邀请网友推荐当地景点,网友反响十分热烈,他的视频也越做越好。 C . 学习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某班同学按照老师要求,先去自行选择参观一些古建筑,然后在班内交流探讨,加深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认识。 D . 据设计者介绍,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诞生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他自己先后创作了500多个卡通形象,绘制了上万张草图。
    4. (4) 材料一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以第二段为例进行分析。
    5. (5) 老木匠“阿木爷爷”擅长中国传统榫卯技术,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的工艺品。他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推出后迅速走红,其高超技艺让世界惊叹。他的事迹被评为“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之一。请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传播案例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番茄炒鸡蛋

    王若禹

    ①他已经在剧团演了五六年的戏了,生活平淡而规律。他的行当是文武丑,俗称“小花脸”,总是作为配角出现,闲起来甚至五六天都没有戏份儿。多数时候,他还要化上侍卫的妆,或是小厮的,拄着竿子在后面杵着,一杵一个钟头。听着鼓点,听着胡琴,他倒不累,就是思绪早飞到别处去了。

    ②他不禁怀念起在戏校,师父给他讲戏的日子。还有师父做的番茄炒鸡蛋,酸甜的,那个味儿,他再没吃到过。

    ③他个子较常人矮些,人也长得机灵,一条嗓子清清亮亮,喊个号子,湖面上都能起阵涟漪。师父说他“是个唱丑角儿的料”。他也着实喜欢这个行当,爱逗人乐。就算是练功累些,他也不怕,因为喜欢。他也喜欢师父。

    ④师父很幽默,有时甚至疯疯癫癫的,和他称兄道弟。他去师父家学戏,俩人一待就是一整天。也说戏,也唠嗑儿,常常误了饭点,师父就亲自下厨。师父是极简朴的,通常是拌点儿面条。他来了,师父就加一盘番茄炒鸡蛋,酸甜的;生长在北方的他第一次吃这种口味。

    ⑤“这里面为什么要搁糖?”他问师父。

    ⑥师父回答得很玄妙:“你看啊,生活是咸的,加点儿糖进去就中和了。”他太年轻,还不明白为什么“生活是咸的”。

    ⑦其实,他吃过不少苦了。自小学戏的孩子,有几个是没吃过苦头儿的?他十岁离家,和一帮师兄弟们出着晨功,踢着腿,翻着小翻儿就长大了。好在,师父是顶好的人。师父的声音洪亮,语气却是极谦和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有时他偷了懒了,师父的小竹条子就在他的小腿肚子上挠挠。他“哇”地哭两声,转眼看到师父正扶着眼镜笑他一师父从未发过脾气。那些日子,他笑的比哭的多,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的。他没有心事。

    ⑧但如今,他有些明白了。他觉得丑角儿在剧团是受冷落的。明明有着《时迁盗甲》《三岔口》等几出丑角大戏,却从来不排。《杨门女将》里他是奸臣王强;《锁麟囊》里他是男扮女装的丫鬟:唤作梅香或是碧玉。就连新排的交响乐京剧《赤壁》,他每天都跟全程;只一幕有词儿,还是“舌战群儒”中叫不出名的角色。除此之外,他要跑整场的龙套。

    ⑨剧团缺人。他是个万能膏药,哪儿用得着就往哪儿贴。

    ⑩他的那个角色名儿叫虞翻。为此,他把《三国演义》翻了好几遍,却没看明白。这人是谁啊?他很迷茫。

    ⑪他打电话给师父,本想发发牢骚,又觉得太矫情。他同师父讲话,一向是很干脆的。

    ⑫纠结半天,临了他来了一句:“师父,你那番茄炒鸡蛋是咋做的?”他私下试过,加一勺糖,没味儿;两勺糖,不甜;三勺,太甜了,除了甜没别的,不是师父做的味儿。

    ⑬师父哈哈地笑道:“一勺盐,两勺糖。”

    ⑭“甜的为什么放盐?”他不解。

    ⑮“没有那勺盐垫底,甜味儿怎么发得出来呢?”师父说。

    ⑯他放下电话想,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⑰“喂,”师父在电话里喊他,“那个虞翻,好角色啊,出彩的。你可要好好地演!”

    ⑱“师父怎么知道?”他想。

    ⑲师父当然知道。师父早就知道!

    ⑳一件红袍,一顶乌纱,乌纱旁边挂俩“翅膀”,脸上一抹白,他就上场了。他一副穷酸样,指指戳戳,宽大的袖子一会儿甩上去,一会儿甩下来。“……龙腾虎跃龙行虎步虎步龙行,轰轰隆隆轰轰隆隆哎——是曹公哎——!”台下笑了,他不敢笑,他的戏还没有结束。他在心里笑。

    ㉑“那刘备今已是山穷水尽,我看你孔明也黔驴技穷。无奈何搬救兵你把巧舌弄,说吴侯蹚浑水你你你你……移祸,移祸江东。”他的词结束了,他的戏还要继续。他屏气凝神地立着。

    ㉒这出戏结束了,下一出,还要继续。他是丑角儿,多数时候演配角,有时候也演主角。他再也没有忘记过,在一场戏中的定位。也永远记得师父的番茄炒鸡蛋的配方。

    ㉓“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才是一出大戏;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是人生。”这些话,师父没有教过他,但是日子久了,他也就明白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11月11日有删改)

    文本二

    微型小说写作讲座(节选)

    刘海涛

    越来越多的文学青年从徽型小说起步而走向文坛的事实,反复地印证了阿·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微型小说是生活积累与艺术聚焦。”徽型小说由于它的“微”和“小”,首先构成了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单纯的形体特征。然而,它的短小不等于简陋,单一不等于单调,单纯不等于单薄。在短小中开掘深蕴,在单一中追求精美,在单纯中体现丰富,一句话,以小见大,以微显著,这才是微型小说从形体到本质的文体特征。这个特征在一般小说中并不存在(相对长中篇小说而言)或者并不突出(相对短篇小说而言),然而它却构成了微型小说的艺术生命。我们牢牢地把握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微型小说创作进入到一个符合艺术规律的境界。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他站在舞台上,怀念起从前,主要是因为:自己有唱丑角的天分,也喜欢这个行当,但丑角儿在剧团里是不受重视的。 B . 文中他私下反复尝试番茄炒鸡蛋,但始终做不出师父的味儿,师父告诉他既要有糖,更要有盐,但他也没有从这句话中悟出什么。 C . 师父能做出让他怀念回味的番茄炒鸡蛋,能猜中他的心事,给他加油鼓劲,这些情节表明师父一定有着与他相似的人生经历。 D . 小说的结尾,他将虞翻演得活灵活现,观众笑了,但他只能在心里笑,因为他的戏还没结束,他明白只要坚持龙套终将变主角。
    2. (2) 文中多次提到师父做的番茄炒鸡蛋,意味一样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文本二说微型小说是“艺术聚焦”,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尔沙和他的冬窝子

    李娟

    ①我们还在喀吾图做生意时,就认识了尔沙。那天他走进我们店里,说要买裤子。开始他是站在柜台对面和我们说话的,后来大家都觉得很熟了,他就跳到柜台上盘腿坐着和我们说话。那天大家兴致勃勃地聊了很多很多,大半天都消磨过去了。等他离开后,我才想起来他是来买裤子的。可后来他根本就没提这事。

    ②尔沙长得并不漂亮,但看起来就是讨人喜欢。他很年轻,个子不高,脸膛黑黑的,眼睛很亮很亮,看人的时候总显得非常诚恳。要是说起汉话来,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起码隔着三个逗号的停顿,这使得他的话语总是那么认真,以至于听起来稍嫌吃力。

    ③他说:“我嘛……今年嘛……第二次上山了嘛……山里面嘛……好嘛……绿绿的……

    ④那天我们知道了尔沙原来是个老师呢!还是从乌鲁木齐的师范学校毕业的。刚毕业没两年,一直在牧业定居点的寄宿学校教书。

    ⑤我早就听说了,寄宿学校和定居地区的学校是不一样的,一年只开一学期的课,课程越过整个漫长的冬天。因此孩子们差不多就是半年上学,半年休假。老师们就冬天教书,夏天放羊。

    ⑥而在冬牧场上,在更为遥远的南戈壁,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腹心,那些大地陷落之处,一个又一个的“冬窝子”在背风处深深蜷伏着。那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去的地方。只知道,从那里回来的羊群,都是沉默的,忍耐的,有所洞悉而无所在意的。

    ⑦尔沙说:“冬窝子嘛……没有风,没有雪……还是有雪的,雪少……很少……也不是很少……羊嘛,就慢慢地走……慢慢地吃……”

    ⑧我们所知道的冬窝子,那是大地的起伏之处,悄然在冬季中凹下去一块。于是风啊、寒流啊到了那里,从更高的地方呼啸过去,使那里的气温相对暖和了一些,雪也就薄了许多。在那里,羊能够用嘴和前蹄刨开冰雪,啃食雪被下被覆盖的枯黄草茎。羊小心而珍惜地吃着。在那里,最最珍贵的事物莫过于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那样的天气里,牧人可以赶着羊走得更远一些,在冰雪斑驳的原野上寻找最后的枯草。在冬窝子,一般的人家是烧不起煤的。条件好一些就烧柴,否则只有羊粪取暖烧炊。一顶顶低矮简陋的毡房后,高高垛着的梭梭柴和羊粪块,是这个冬天最后的温暖。

    ⑨我们全部的话题是从一把刀子开始的。最开始尔沙想买走我手中正在把玩的刀子,尔沙要结婚了,结婚时可以送给新娘。我才舍不得呢!我的英吉沙小刀虽说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但我还是好喜欢。

    ⑩我说:“下次到乌鲁木齐,我再帮你带一把回来吧!”

    ⑪他就很失望的样子,最后才有点难过地说:“没去过……我哪里也没有去过。”

    ⑫我们一边和尔沙聊天,一边“啪嗒啪嗒”踩着缝纫机干活。尔沙高高盘腿坐在柜台上,像盘腿坐在自家床榻上一样。此时正是晚春,等转场的羊群全部经过喀吾图后,我们也将搬去夏牧场,尔沙则几天后就得进山了。

    ⑬他又说:“爸爸……身体不好……家里没有人了……但是,羊嘛……还要……”他停了下来,开始拼命搜索某个遥远而准确的词语。但是不一会儿就彻底沉默了。我们说:“尔沙,不要放羊了嘛,和我们一样做点生意嘛。像你这么聪明的小伙子,一定会赚很多钱的。”

    ⑭“不行。还是……放羊好嘛。我爷爷放羊……我爸爸……放羊……都好好的……我现在当老师……谁知道能当多久呢?”

    ⑮“放羊多受罪呀,天天搬家。”

    ⑯“那个搬家嘛……简单嘛……其实简单得很……

    ⑰“放羊哪点好呀?”

    ⑱他想了好一会儿:“你们嘛……当裁缝嘛……你们当裁缝哪点好……我们……放羊嘛……就哪点好……”

    ⑲我们都笑了。然后我们又说到了冬牧场,遥远寂静的冬窝子。

    ⑳“冬窝子嘛…………快快地瘦下来,弱的羊…………快快地杀掉,一定要……让羊群整齐的……冬窝子草少得很…………可怜得很……走得远远的,远远的,,,也找不到一点草吃……”

    ㉑年轻的尔沙在冬窝子,同羊群一起秘密地生活着。通往那里的路被重重大雪所阻寒,一整个冬天都与外界隔绝。所备的食物简单而有限,蔬菜和水果是不可能的食物。北风终日呼啸。尔沙一大早赶着羊群出去了,四处寻找有草的地方。今天去的地方可能会更远……冬窝子的生活多么艰难呀,多么不可想象。但是在尔沙怎样的一种,源于古老想法的理解中,理所当然地成了无所谓的了?

    ㉒尔沙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前去追赶他的羊群。我们把他送到门口,并约好六月份在沙依横布拉克夏牧场相见。但是,他真的还会来找我们吗?年轻又寂寞的尔沙,有一天以买裤子为借口,走进一家商店,从古老的、逐水草而居的迁徙路上暂离片刻,和我们说了那么多的话……会不会有一天我们也会这样,渴望诉说时,便走进一户人家,找一个人对他说啊说啊。说完后离开,便更满意于此时的生活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画横线的句子表面是写从“冬窝子”回来的羊群沉默、忍耐,实则是写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忍受着贫穷、寂寞又习以为常的心理状态。 B . 描写尔沙讲起汉话来,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起码隔着三个逗号的停顿,李娟就真的用了三个逗号,尔沙说话时憨厚的样子立刻出现在眼前。 C . 年轻的尔沙宁愿放羊也不肯做点生意,并把这种贫穷且艰难的生活看作理所当然而无所谓,表现了作者对他这种愚昧落后思想的痛惜与批判。 D . 文章结尾精妙,作者由与尔沙分别时的约定,陷入了对现代人生活处境的深切思考,既有强烈的情感,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
    2. (2) 作者是如何刻画“尔沙”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愈再拜。

    ②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③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④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⑤愈恐惧再拜。

    (节选自韩愈《与陈给事书》)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B .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C .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D .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与“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同。 B . “其后如东京取妻子”与“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两句中的“如”字含义相同。 C . 阁下:对人的尊称,常用于书信中。阁下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语之。 D . 门墙:孔子弟子子贡把孔子高深的学问比做高高的宫墙,能得其门而入的人很少。门墙后指老师,韩愈在这里用来恭维尊贵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的通篇围绕着一个“见”字,历述了与陈给事的见面情况:前半部分从见说到不见,后半部分从不见说到想要见。 B . 韩愈在写信前一年春天曾拜访过陈给事一次,在回东京去接妻子儿女回来后又曾拜访过陈给事一次。写这封信的同时又献上自己新近所作的诗文一卷。 C . 韩愈认为陈给事地位越来越尊贵,跟贫贱的人就会逐渐疏远间隔;而自己品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同时自己所写文章没有长进。这是陈给事的门庭之中没有了他的足迹的原因之一。 D . 信中多处自贬自责,表现了韩愈诚惶诚恐的心态;同时在字里行间,又微微透露出其不甘低眉伏首的慷慨情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

      ②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5. (5) 《说文解字》:“退,却也。”韩愈字“退之”,本书信也记述了与“退”相关的事情;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两种“退”,反映出古人不同的人生志趣,请你简要分析。
  • 5. (2022高二上·莆田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李白和杜甫依依不舍,分别前两人一起游览了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 B . 颔联“何时”表明李白不忍离别,而“重”又表明李白希望离别后能尽快重逢的迫切心情。 C . 颈联以动写静,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 D . 尾联以“飞蓬”喻指李白和杜甫,写出离别后各自飘零远逝的境况,说明两人难舍难分。
    2. (2) 诗中是如何借“酒”抒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轻松、亲切的环境后,又启发弟子各言其志的。
    2. (2) 在《项羽本纪》中有几句话: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些史实在《阿房宫赋》中也有相关概括:“”。
    3. (3) 尺寸之地,来之不易;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六国论》在批评诸侯国对待土地的态度时,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子孙如弃草芥的土地,父辈祖先却要“”才能获得。
三、名著阅读
  • 7. 《红楼梦》中有一则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裸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这则判词说的是谁?其别号叫什么?请结合书中相关情节,分析其形象特点。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高中生活”,众说纷纭。有人说,高中生活三点一线,枯燥乏味;有人说,高中生活紧张忙碌,身心疲惫;有人说,高中生活有很多体育项目,丰富多彩;还有人说,高中生活非常充实,累并快乐着。高中生活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其实也没有那么糟。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想、联想或感慨?请以“高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或思考,不少于750字。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自定,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