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内能2

更新时间:2023-08-13 浏览次数:1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怀化) 古代人们常用钻木取火,下列情况改变内能方式与其不同的是(   )

      

    A . 甲图:冬天搓手取暖 B . 乙图:小朋友溜滑梯臀部发热 C . 丙图:热鸡蛋放冷水中冷却 D . 丁图: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
  • 2. (2023·泰安)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中,(   )

      如图甲,向下压活塞使筒内的硝化棉燃烧,说明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

      如图乙,从纸条上方吹气使纸条飘起来,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如图丙,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如图丁,古人用桔槔提水既省力又省功

    A . 只有②③正确 B . 只有①④正确 C . 只有②③④正确 D . 只有①②③正确
  • 3. (2023·临沂) 自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以来,小明已学会了多种菜肴的烹饪方法。下列与烹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锅把手上刻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B . 燃气的热值大小与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C . 菜被炒熟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 D . 油和水很难融合表明分子间没有间隙
  • 4. (2023·连云港) 下列事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古人钻木取火 B . 冬天双手摩擦取暖 C . 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D . 人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 5. (2023·凉山) 下列的俗语、诗词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定认识,其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缸穿裙,大雨淋”:是空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水缸表面形成的 C . “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桃花看起来是红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红光 D .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由于水温升高,鸭子在水中由热传递的方式先感觉到
  • 6. (2023·云南) 云南省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生火做饭,切菜下锅,大秀厨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刀刃锋利可以减小压强 B . 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 炒菜时菜香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锅铲手柄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 7. (2023·广元) 下列关于吃火锅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锅汤汁中的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汤汁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B . 远处就能闻到浓浓的火锅香味,这是分子运动表现出来的扩散现象 C . 火锅汤汁上方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 . 增大火锅汤汁内能的方式与内燃机压缩冲程中增大燃气内能的方式相同
  • 8. (2023·达州) 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热学知识后归纳总结的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一定变化,温度也一定变化 B .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同一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C .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 . 1千克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其热值一定越小
  • 9. (2023·成都) 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能量。对于能量、能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功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 B . 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 C . 核燃料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需大力发展 D . 煤、石油、天然气提供的能量源自地球本身
  • 10. (2022九上·上杭期中)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 B . 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 C . 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 D . 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 11. (2022·巴中) 小明家新买了小汽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汽车长时间行驶轮胎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B . 汽车启动时,小明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小明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内燃机效率可以达到100%
  • 12. (2022·威海) 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 . 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 C . 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 D . 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 13. (2022·威海) 下列我国古代生活用品在使用时所应用的物理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指南鱼判断方向——磁性 B . 用陶器烹煮食物——导热性 C . 用铜和锡做镜子——导电性 D . 用竹子做弓——弹性
  • 14. (2022·滨州) 关于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5月的街头,杨花飞絮随风舞,好似雪花满天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B . 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达到了100% C . 我国“长征五号B”大型运载火箭使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密度小 D .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 15. (2022·南通) 如图所示,用充气的气球模拟“喷气火箭”,把封口的夹子松开,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前运动。此过程中(   )

    A . 气球的弹性势能增大 B . 喷出的气体内能减小 C . 喷出的气体热运动加剧 D . 喷出的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二、多选题
  • 16. (2023·宜宾) 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 . 足球运动越慢,它的内能越小 C .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 . 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
  • 17. (2022·日照) 2021年10月16月,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精准点火,液氢燃料燃烧,火箭拔地而起。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在“天宫课堂”做了将水连接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形成“水桥”,液体结晶使“冰球发热”等实验。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剧烈摩擦,发出耀眼的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选择液氢燃料主要是液氢的比热容大 B . “水桥”的形成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 液体结晶的球发热是因为液体结晶过程中内能增加 D .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发出光是做功改变了返回舱的内能
三、填空题
  • 18. (2023·苏州) 工地上太阳暴晒的钢筋热得烫手,钢筋内能是通过的方式增加的,用切割机切割钢筋,切割片温度急剧上升,该过程内能变化情况与热机的冲程相同。
  • 19. (2023·泸州)   塑料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许多物理小实验。在安全情况下,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瓶内气体内能。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一过程与内燃机 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瓶盖飞出的同时,瓶口冒“白雾”,其物态变化是 。

  • 20. (2023·上海) 天舟货运飞船在靠近空间站时,相对于空间站是的,货运飞船在飞行过程中温度上升,是改变了飞船的内能。
  • 21. (2023·陕西) 在标准大气压下,使用煤气灶将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J,若不计热量损失,此过程需要完全燃烧kg的煤气,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未使用完的煤气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比热容 , 煤气的热值
  • 22. (2023·天津) 热爱劳动的津津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烹饪时主要是通过的方式来增大食材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锅内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
  • 23. (2023·扬州) 请补全下面知识结构图。

      

  • 24. (2023·贵州) 如图所示的火柴是实验室常用的点火工具。我们常将火柴头与擦火皮摩擦点燃火柴,这种点燃火柴的方式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火柴头的内能;火柴燃烧时我们能闻到一股味道,这与分子在运动有关。

      

  • 25. (2023·枣庄) 如图所示,给试管内水加热至一定程度,发现试管口木塞会被推出。给水加热是通过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四冲程内燃机的冲程与上述实验木塞被推出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 26. (2023·衡阳) 今年“五一”小长假,很多人去南湖公园烧烤。烤肉时,香气四溢属于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炭火烤肉是通过的方式增大肉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木炭在燃烧过程中将能转化为内能。
  • 27. (2023·成都) 把两滴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分析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若将冷水倒掉一些,对比原来这杯冷水,杯中剩余冷水的内能

  • 28. (2022·东营) 2021年9月21日,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已实现安全运营10000天,累计供电超3800亿度,等效减排效应相当干种植近90万公顷森林。核电站是利用反应堆发生(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发电的,反应堆的“水冷却系统”是利用(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 29. (2022·南通) 2022年6月5日上午,长征2F火箭载着带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飞船外面的整流罩与大气产生强烈摩擦,以的方式产生大量热量。为保护飞船安全,整流罩必须具有极好的性,随着火箭高度的增如,大气压逐渐。最终冲出大气层,与中国空间站会合。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23·江西) 【探究名称】探究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 (1) 【问题】有些同学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装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瓶内装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同学们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有关。
    2. (2) 【证据】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
      甲组方案:利用五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2L)在同—天进行实验
      (1)上午8 ∶ 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2)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
      乙组方案:利用同—保温瓶(容积为2L)分五天进行实验
      (1)每天上午8: 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C的热水装入同—保温瓶内;(2))每天下午6: 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

      上述两套方案,都能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水的初温:98℃

      保温瓶编号

      水的体积(L)

      1.6

      1.7

      1.8

      1.9

      2.0

      水的末温(℃)

      79.0

      81.5

      83.0

      85.5

      84.5

      水降低的温度(℃)

      19.0

      16.5

      15.0

      12.5

      13.5

    3. (3) 【解释】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 (4)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量少于时,水量越多,其保温效果越;水量在时,水量越少,其保温效果越好。
    5. (5) 【交流】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量在范围内的初步结论不一定可靠,原因是
    6. (6) 实验过程中,水温下降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7. (7)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转换法的是____
      A . 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B .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 . 探究物体动能大小时,用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
  • 31. (2023·云南) 夏天,进入被烈日暴晒的车内会感觉闷热,但黑色和白色车内的闷热程度不一样。小明猜想黑色材料的吸热效果比白色材料的好。他利用规格和材质相同的黑色、白色卡纸各1张,相同的空矿泉水瓶2个,相同的温度计2支,橡皮泥若干进行实验。他先用白色和黑色的卡纸以相同的方式分别将两个矿泉水瓶包裹起来;再将2支温度计分别插入2个矿泉水瓶中,让温度计露出瓶口一段长度以方便读数,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接下来的操作是:。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得结论:如果,则说明黑色材料的吸热效果较好。
五、科普阅读题
  • 32. (2022·烟台)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冰壶赛场的奥秘

    冰壶比赛是一项集技巧与智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被誉为冰上的“国际象棋”。

    与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不同,冰壶赛道冰面非常奇特,并不是平整光滑的表面,而是还有一层薄薄的冰粒,如同细小的“鹅卵石”或“小疙瘩”。原来制冰师每次在制冰时,会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喷洒水珠,这些水珠遇冷迅速凝固成冰粒,此过程被称之为“打点”。这些冰粒的作用是使冰壶在运行的时候底座不会与冰面完全接触,如果冰面做成光滑的平面,整个冰壶会如同吸盘一样“吸”在冰面上。所以“打点”是为了减小摩擦,使冰壶运动得更顺畅。

    冰壶比赛中的擦地,实际叫做“刷冰”,是冰壶比赛的重要技术之一。刷冰的主目的在于,通过冰刷的摩擦,使冰面温度升高,造成冰面熔化,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这样可以改变冰壶前进的方向、迷度和距离。刷冰的强弱程度决定冰壶停留在什么位置。

    1. (1) 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冰壶会继续沿着水平赛道向前滑行的原因是什么?
    2. (2) 制冰师在制冰时“打点”的目的是什么?
    3. (3) 冰壶比赛中刷冰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冰面的内能,使冰面温度升高?
六、综合题
  • 33. (2023·临沂) 2023年,淄博烧烤火出了圈,人们纷纷赴淄“赶烤”,满足味蕾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淄博人民的热情好客。

      

    1. (1) 串羊肉串的钢签前端尖细,可以减小受力面积,(选填“增大”或“减小”)钢签对肉的压强,便于串肉;
    2. (2) 烤肉串的过程中,通过的方式增加了肉的内能;肉串散发出香味表明分子
    3. (3) 烧烤现场“人声鼎沸”指声音的(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相对于正在一路小跑上菜的服务员,坐在烧烤炉旁的顾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 (4) 为让肉串受热均匀,味道更好,部分店家使用了一种新型电烧烤炉,这种烧烤炉可在电热丝烤肉串的同时,由电动机带动肉串缓慢转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热丝R的阻值为55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2W。该烧烤炉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为A;电动机10min消耗的电能为J。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