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杠杆2

更新时间:2023-08-13 浏览次数:7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临沂) 2023年2月10日,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在机械臂的辅助下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机械臂类似人的手臂,具有抓住、拉回、锁死等功能。下图所示工具,正常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一类杠杆的是(   )
    A . 瓶起子 B .   钢丝钳 C .   核桃夹 D .   食品夹
  • 2. (2023·连云港)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在A、B两处再各加1个钩码,那么(    )

      

    A . 杠杆仍水平平衡 B . 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 C . 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 D . 将A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
  • 3. (2023·广元) 如图所示,杠杆OBA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 在B点悬挂一个10N的重物G,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动力使杠杆OBA水平平衡(杠杆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时,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B . 作用在A点的力的大小为5N C . 如果重物的悬挂点B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变小 D . 若将作用于A点的力变为图中 , 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小于
  • 4. (2023·自贡) 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食品夹子 B . 筷子 C . 核桃夹 D . 镊子
  • 5. (2023·自贡) 杆秤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称量工具,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如图所示,O为杆秤提纽,OA=8cm,秤砣质量m=0.2kg,不挂重物和秤砣时,手提提纽,杆秤可水平平衡。用它称鱼,当秤砣置于B点时,杆秤再次水平平衡,此时测得OB=32cm,则鱼的质量为(   )

      

    A . 1.0kg B . 0.8kg C . 0.6kg D . 0.4kg
  • 6. (2023·北京) 如图是小强利用器械进行锻炼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3∶2,在杆A端用细绳悬挂重为300N的配重,他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1 , 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2。为了锻炼不同位置的肌肉力量,他将固定点移动到A端,杆AB可绕端点A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配重悬挂在O点,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杆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3 , 压强为p。已知小强重为650N,两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0cm²,不计杆重与绳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1为200N B . F2为1100N C . F3为830N D . p为11750Pa
  • 7. (2023·赤峰) 图是赤峰人常用的压饸饹工具——饸饹床子。下面是小明帮助妈妈做饸饹时引发的思考,其中错误的是(    )

      

    A . 在揉面的过程中,面团发生的形变主要是塑性形变 B . 面团被压成饸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 若压杠杆的力方向不变,作用在A点比B点更省力 D . 盖锅煮面是通过增大气压来降低沸点,让饸饹熟得更快
  • 8. (2023·宜昌) 如图为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下列改进方法可行的是( )

      

    A . 减少横杆右端的人数 B . 将支架向右移动 C . 横杆右端的人向支架靠近 D . 减小横杆上悬绳与支架间的距离
  • 9. (2023·衡阳) 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晾衣服时把衣服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B . 用高压锅煮食物更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液面上方气压大,液体沸点低的缘故 C . 钢丝钳是一种省力杠杆 D .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 10. (2023·云南)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同窗三年的同学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B . 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电荷 C .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起雾”是因为水蒸气液化 D . 用核桃钳能轻松地夹开坚硬的核桃,说明核桃钳是省力杠杆
  • 11. (2023·重庆) 小明按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求,正确测量正方体木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平的实质是省力杠杆 B . 被测木块的质量为20.4g C . 图中木块对托盘的压强小于砝码对托盘的压强 D . 测量结束后,可以直接用手将砝码放回砝码盒
二、填空题
  • 12. (2023·天津) 如图甲是我国古代汲水装置——桔槔,图乙是它水平静止时的简化模型,该装置是(填简单机械名称);此时配重物重力为 , 水桶重力为 , 若不计杆重,则

          

  • 13. (2023·兰州) 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杠杆提起重物。如图所示,杠杆AOB在竖直拉力的作用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 , 物体的重力为160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 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若工人的重力为700N,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N,工人最多能拉起N的重物(杠杆与绳的自重、转轴上的摩擦均不计)。

      

  • 14. (2023·龙东) 如图所示,在某轻质杠杆点,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提升一重物,当杠杆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若 , 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 , 此杠杆属于 杠杆。

  • 15. (2023·株洲) 图甲为多人赛艇。划桨时,桨可绕侧舷上的固定轴转动,从而使赛艇运动。图乙为划桨时桨的简化平面图,其中O为固定轴,AB为赛艇的运动方向,桨上OC长为0.8m,OD长为2m,F1为人划桨的力,F2为水对浆的作用力。

      

    1. (1) 划桨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桨的作用力大小;
    2. (2) 桨为(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请写出一种与桨类型相同的杠杆:
    3. (3) 已知图乙中F2为200N,F1与CD的夹角=30 , F1、F2均与AB平行。要划动桨,F1至少多大?(sin30=0.5,不考虑桨的重力)
  • 16. (2023·广安)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景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其移到其他地方,移动过程中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支架对地面的压强;若他们无法将巨木抬起,则有可能抬起巨木的改进方案有(填写番号)。①再增加几个人在横杆右端往下压②用另一根硬棒绑在横杆上加长横杆③增大横杆上悬绳与支架之间的距离。

      

三、作图题
  • 17. (2023·泰安) 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 18. (2023·陕西) 如图(a),用铁锹铲土时,铁锹可视为杠杆,图(b)是其简化图,O为支点,请在图(b)中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

      

  • 19. (2023·凉山) 如图甲是自行车的手闸,其中ABO部分可视为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O为支点,为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

    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阻力的力臂

      

  • 20. (2023·南充) 图甲是小明自行车的手闸,其中ABO可视为一种杠杆,简化示意图如图乙,O为支点,F2为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 21. (2023·南岸模拟) 要使甲中杠杆平衡,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 22. (2023·本溪) 如图甲晾晒架,挂衣服时可以把它看成杠杆,图乙为其简化示意图。请在乙图中作出:

    ①当挂较重的衣物时,为了使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请在B、C、D三点中选择一点,作出该点所受到的拉力F2;

    ②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F1及其力臂L1。

  • 23. (2023·丹东) 如图所示,用轻质撬棒撬动地面上的石头,O是撬棒的支点,F2是阻力。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D点的最小动力F1、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 24. (2023·营口) 如图所示,O点是撬棒的支点,F2是阻力。请在图中画出:

    ⑴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⑵)阻力F2的力臂l2

      

  • 25. (2023·抚顺) 如图甲是一台石材运输车,提起石材时,钢杆AB可看成一个杠杆。它能通过移动套管在AB上的位置来调节支点,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F1是作用在A点的动力。

    ⑴使用杠杆提起一石材,从图乙杠杆上已标明的两点中选择一点作为支点,使F1最小,在对应的括号内标明O,并作出对应的动力臂l1

    ⑵在图乙中画出绳子对石材的拉力F。

        

    1. (1) 如图甲所示是博物馆内“刘充国印”的展台,上方是凸透镜,透过它能看到放大的印章;下方是平面镜,通过它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图乙是其示意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凸透镜的光心,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图中虚线)。请在图乙中画出:①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b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 (2) 植树节当天,学校初二年级开展植树活动。同学们分工合作,如图甲,小高正在用铁锹铲土。将铁锹视为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①手在A处施加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②F的力臂L

  • 27. (2023·衡阳) 桔槔是中国古代用于灌溉或汲水的一种器具,是杠杆的一种应用,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桔槔的简化示意图,请在图乙中作出水桶所受重力示意图,并画出动力的力臂l1

        

四、实验探究题
  • 28. (2023·扬州) 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 (1) 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模型的阻力臂L
    2. (2) 先将头向前抬起,可以减小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3. (3) 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的大小。
  • 29. (2023·通辽)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重0. 5N)。

      

    1. (1) 挂钩码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此时正确的操作是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接下来,在A、B两处挂上如图乙所示的钩码后,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处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应将B处所挂钩码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个格;
    3. (3) 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
  • 30. (2023·济宁) 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

       

    2. (2) 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实验次数

      方案一

      方案二

      F1/N

      l1/cm

      F2/N

      l2/cm

      F1/N

      l1/cm

      F2/N

      l2/cm

      1

      3

      3

      3

      5

      2

      2

      2

      4

      3

      3

      1

      1

      2

      5

    3. (3) 如图所示,在A处挂3个钩码,则应在B处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4. (4) 杆秤就是杠杆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一种称质量的简易工具,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砣、提纽等组成,如图所示,此杆秤有两个提纽,使用它称较重的物体时,常用离秤钩较(选填“近”或“远”)的提纽。

       

  • 31. (2023·潜江)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乙所示,阻力臂l2cm;
    3. (3)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用F1、F2、l1、l2表示);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16.0

      1.0

      2

      1.0

      15.0

      1.0

      15.0

      3

      2.0

      15.0

      1.5

      20.0

      第3次实验的杠杆类型属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教室里的劳动工具中有这类杠,请举一例:;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4. (4) 如图丙,F始终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____。(填选项代码)
      A . 不变 B . 变小 C . 变大 D . 先变大后变小
  • 32. (2023·泸州)   小明有一件重约的工艺品,用细线悬挂两端点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他想用平衡的知识,通过计算在连线上找出点的位置,以便用一根细线系在点将工艺品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并计算出工艺品的重力。小明身边只有一把弹簧测力计、一把刻度尺和若干细线,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下工艺品,用刻度尺测出工艺品长度   , 如图丙所示。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端,端用细线悬挂,平衡时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

    ③交换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位置,平衡时工艺品的位置也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

    ④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工艺品的重力  

    ⑤计算出点到端点间的距离  

    ⑥反思:要准确找出点的具体位置,除准确测量外,关键实验条件是 只须写出一个条件即可

  • 33. (2023·达州) 在学习了密度、浮力、杠杆的相关知识后,小丽同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出了一个物块的密度,请帮她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g=10N/kg,ρ=1.0×103kg/m3

      

    1. (1) 相邻两刻度间距离相等的轻质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用细线将物块挂于杠杆左侧,将3个钩码挂于右侧,杠杆仍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每个钩码质量100g,则物块质量为g;
    3. (3) 将该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调节右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则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N;
    4. (4) 物块的密度是kg/m3
    5. (5)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便于得到普遍规律| B .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五、计算题
  • 34. (2023·深圳) 如图1是古时劳动人民亮亮同学用工具播起木料的情景,如图2中已知其中 , 木料的体积为 , 木块的密度为
    1. (1) 求木材所受重力?
    2. (2) 如图2,在B端有一木材对绳子的力F1 , 当F2为大时,木料刚好被抬起?
    3. (3) 随着时代发展,亮亮同学发现吊车能更方便地提起重物。如图3用一吊车匀速向上提起木材,已知提升的功率为 , 那这个吊车在10s内可以将该木料提升的高度为多高?

  • 35. (2023·重庆) 桔槔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如图所示,硬杆用细绳悬挂在树上,杆可绕点自由旋转且与树之间无作用力,用细绳将重力为20N、容积为的桶悬挂在端,在端重120N的拗石辅助下,人可轻松将一桶水从井中提起,;悬挂桶的绳子始终保持在竖直方向上,忽略杆和绳的重力。
    1. (1) 桶装满水时,求水的质量;
    2. (2) 空桶在井中漂浮时,求桶排开水的体积;
    3. (3) 一重力为480N的人用桔槔将装满水的桶提出水面后(忽略桶外壁沾水),桔槔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为500cm2 , 求人对地面的压强。

        

  • 36. (2023·重庆) 图甲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一种捣谷的舂,“横木插碓头,硬嘴为铁,促踏其末而舂之”。若碓头质量为 , 不计横木的重力和转动摩擦,捣谷人双手与扶手之间的作用力为0。

    1. (1) 求碓头的重力:
    2. (2) 碓头竖直下落 , 用时 , 求重力做功的功率;
    3. (3) 质量为的捣谷人,左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 当他右脚在B点用最小力踩横木使其刚好转动时,示意图如图乙,已知 , 求人左脚对地面的压强。
六、综合题
  • 37. (2023·贵州) 如图甲所示,是我国古代记录传统手工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一种捣谷用的舂。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先用脚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踩横木的B点,使A端升高,然后将脚移开,A端的碓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撞击在谷物上,将谷物砸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脚竖直向下踩横木的B点时,舂可看作是杠杆;
    2. (2) 若图中所示的碓头质量为18kg,请问它的重力为多大?( )
    3. (3) 请从功能关系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制作碓头时要选择密度大的材料?
    4. (4) 用力踩B端使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做功为 , 碓头克服重力做功为 , 请比较的大小关系,并阐述理由(横木的自重忽略不计)。

        

  • 38. (2023·河北) 在均匀直尺的中央挖一小凹槽,把一个薄金属片一端插入橡皮中,另一端支在直尺的凹槽内制成一个简易“天平”。静止时直尺水平平衡。在直尺的两侧各放一个相同的小盘,在小盘中倒入质量不等的大米和小米,调整小盘在直尺上的位置,使直尺再次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米的质量(选填“大于”或“小于”)小米的质量。F是左盘对直尺施加的力,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现向左盘中再加入少量大米,写出一种能够使直尺恢复平衡的方法:

      

  • 39. (2023·枣庄) 壮丽辉煌的咸阳宫曾巍然矗立于八百里秦川,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于这座宫殿的描述。右图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搬动巨大木料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他地方,请分析:

      

    1. (1) 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其目的是为了压强;
    2. (2) 支架上的横杆其实是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3. (3) 如果他们无法将巨木抬起,请你提出一个抬起巨木的改进方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