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速

更新时间:2023-08-13 浏览次数: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宁夏·中考真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真空中的声速是340m/s B . 教室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C . 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 . 小提琴和二胡能发出音色相同的声音
  • 2. (2023·朝阳)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 . 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幅相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 .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 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3. (2023·兰州)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是对琵琶声的形象描述,下列对琵琶弹奏中涉及到的声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力拨动琴弦,可以增大琴声的响度 B . 琴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C . 琴声引起了诗人的共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 琴声通过空气传入诗人的耳朵
  • 4. (2023·益阳)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 . 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 . 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 . 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
  • 5. (2023·济宁) 图所示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些成果。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日晷仪能较准确地显示时间,应用了光的折射 B . 图乙:站在三音石上拍手,可以听到多次回音,利用了声音的反射 C . 图丙:司南能指示南北,利用了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D . 图丁:中医用“拔火罐”治疗疾病时,应用了大气压
  • 6. (2023·龙东)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C . 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 . 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7. (2023·荆州) 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 . 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 . 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 . 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 8. (2023·泸州) 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 .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D . 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 9. (2023·怀化) 神舟十五号宇航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在中国太空空间站天宫一号向全国人民送了“2023年春节祝福”,关于他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航天员在太空舱外不能直接用声音交流,是因为航天员声带不能振动 B . 广播中能够分辨出不同宇航员的声音,主要依据是声音音色的不同 C . 航天员的“春节祝福”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 . 电磁波在太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10. (2023·成都) 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 . 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 . 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 . 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 11. (2022·六盘水)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 . 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3×108m/s C . 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 . 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
  • 12. (2022·呼伦贝尔) 超声波洗碗机是一种常用电器。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 .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传播速度是3×105km/s D . 不能传递能量
  • 13. (2021·济宁)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 . 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D . 增大琴弦拨动力度会增大振动频率
  • 14. (2021·大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B .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 . 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D . 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
  • 15. (2021·广元) 如图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B . 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16. (2021·眉山) 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D .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 17. (2021·鄂州) 《朗读者》第三季直播活动于2020年1月16~18日走进英雄城市—湖北武汉,200多名武汉朗读者走进朗读亭,用朗读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精神力量。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 .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 18. (2021·西宁)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B . 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 C . 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D . 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19. (2021·青岛) 民乐团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时,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 胡琴、琵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C . 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D . 听众关闭手机,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 20. (2021·呼伦贝尔)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编钟与鼓、锣等乐器均属于打击乐器 B . 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 我们能分辨出编钟声和钢琴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 21. (2021·自贡)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 . 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 .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快 D . 上课时,听到窗外嘈杂的噪声后关上窗户,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 22. (2021·德州) 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的限速和限载都是为了减少汽车的惯性 B . 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保护作用 C . 为保障倒车安全,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次声波 D . 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 23. (2021·临沂)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 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 C . 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 D . 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
  • 24. (2021·长沙) 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 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 C . 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低 D . 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
  • 25. (2021·荆州)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响度大 B . 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 C . 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D . 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 26. (2021·齐齐哈尔) 疫情过后,小雨同学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演奏会,当她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时,联想到初中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 . 听众可以通过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 . 悠扬的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D . 音乐厅的门窗在演奏时关闭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 27. (2021·河池)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在空气中声速跟光速相等 C . “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色不同 D .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定位的
  • 28. (2021·聊城)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发声的音调 B . 医生利用听诊器来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C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 m/s D . 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29. (2021·资阳) 如图所示,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一把军号,它长33cm,宽10cm,金色的号角上可见绿色的铜锈。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翻身跃出战壕,站在高高的阵地前沿,对着敌军吹响了这把外形普通的军号,敌军听到冲锋号声个个都愣住了,以为有埋伏,吓得一边大喊一边拼命往回跑……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曾在朝鲜战争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在战场上,只要这个铜制的乐器一响起“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的声音,中国志愿军部队就如着魔一般,全部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冲锋杀敌,这时候的联军总会被打得潮水般地溃退。关于军号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军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 . 号声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C . 军号能发出不同指令的声音,是因为这些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嘹亮激昂的号音一定不是噪声,能在战场上传播很远是因为音调很高
二、填空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