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15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trong>35</strong><strong>分)</strong>
  • 1.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理性审视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有坚定信心和发展期望。

    构建文化自信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弘扬传统文化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只有构建起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体系,并以此带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培养出坚实的民族力量和强大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因此,我们要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数字时代步伐,推动文化创新,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李凤亮、周梦琛《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

    材料二:

    在数字技术时代,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用数字技术整合优势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能够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而且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战斗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源自传统美德、道德价值观等内在精神,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文化内容形态的全新阐释,在传统的讲故事之中融入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影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元素,使讲述内容可视化、形象化,便于群众理解、感知。数字化叙事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再创造再阐释的过程。传统文化依托数字技术在内容互嵌基础上创新转化为符合人民文化体验需要的新模式,连接过去与现在。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可以推动不断产生内涵丰富、持久传承的传统文化精品,通过共享、共情、共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经典的同时更具现代感染力和吸引力。

    丰富创新和转化的技术手段,增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改变了信息的呈现、传达和展示方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和渠道。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数字技术,通过赋能中华传统文化优势资源要素的内在机理,不断衍生出传统文化表现的新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可以实现一种“超文本叙事”,人们可以通过视频平台、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虚拟”与“互动”强化以影像为中介的联结,可以突破彼此互动的地域性空间,构筑跨越时间、空间的无限交互连接。可见,数字技术延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空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信息共享,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空间,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推进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国运兴盛的原动力。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到《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资源数字化到生产数字化再到传播数字化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提出新要求。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可以持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世界影响力。应借助数字技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场域、新渠道,实现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对于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来说,既要坚持扩大开放,又要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既要坚持交流互鉴,又要坚持独立自主。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数字文化产品,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让更多中国数字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明,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摘编自林丹《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1. (1) 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文化架起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从历史走向未来、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B . 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因此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弘扬传统文化就能构建起文化自信。 C . 传统美德、道德价值观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源泉,应利用数字技术让广大群众理解和感知这些内在精神。 D . 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包括资源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数字化,传播数字化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则材料都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同时都具体论述了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其创新。 B . 传统文化的原有模式完全不再适应人民文化体验的需求,因此需要依托数字技术对其进行转化。 C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实现“超文本叙事”,通过“虚拟”“互动”跨越时空,完成交互连接。 D . 推进我国数字文化建设,不能排斥其他文化,做到交流互鉴就能提高数字文化建设水平。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项是( )
      A . 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已分别建立“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数据库、数字敦煌资源库。 B . 以数字人“天妤”为主角的系列短剧《千壁寻踪》让观众领略了即将失传的巾舞的魅力。 C . 为传承弘扬河洛文化,在河南洛阳打造全国首个沉浸式博物馆体验集群《寻迹·洛神赋》。 D . 津南某社区开展“传承国学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国学课堂,讲解国学礼仪知识
    4. (4) 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述思路。
    5. (5)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传统文化创新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 2. 文本一:

    吃过早饭不久,在大马河川道通往县城的简易公路上,已经开始出现了熙熙攘攘去赶集的庄稼人,由于这两年农村政策的变化,个体经济有了大发展,赶集上会,买卖生意,已经重新成了庄稼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公路上,年轻人骑着用彩色塑料缠绕得花花绿绿的自行车,一群一伙地奔驰而过。他们都穿上了崭新的“见人”衣裳,不是涤纶,就是涤良,看起来时兴得很。粗糙的庄稼人的赤脚片上,庄重地穿上尼龙袜和塑料凉鞋。脸洗得干干净净,头梳得光光溜溜,兴高采烈地去县城露面:去逛商店,去看戏,去买时兴货,去交朋友,去和对象见面……

    更多的庄稼人大都是肩挑手提:担柴的,挑菜的,吆猪的,牵羊的,提蛋的,抱鸡的,拉驴的,推车的;秤匠、鞋匠、铁匠、木匠、石匠、篾匠、毡匠、箍锅匠、泥瓦匠、游医、巫婆、赌棍、小偷、吹鼓手、牲口贩子……都纷纷向县城涌去了。川北山根下的公路上,趟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黄尘。

    当高加林挽着一篮子蒸馍加入这个洪流的时候,他立刻后悔起来。他感到自己突然变成一个真正的乡巴佬了。他觉得公路上前前后后的人都朝他看。他,一个曾经是潇潇洒洒的教师,现在却像一个农村老太婆一样,上集卖蒸馍去了!他的心难受得像无数虫子在咬着。

    但这一切是毫无办法的。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路。他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只能这样开始新的生活。家里已经连买油量盐的钱都没了,父母亲那么大的年纪都还整天为生活苦熬苦累,他一个年轻轻的后生,怎好意思一股劲呆下吃闲饭呢?他提着蒸馍篮子,头尽量低着,什么也不看,只瞅着脚下的路,匆匆地向县城走。路上,他想起父亲临走时吩咐他,叫他卖馍时要吆喝,他的脸立刻感到火辣辣地发烧。

    天啊,他怎能喊出声来!

    “可是,”他想,“如果我不叫卖,谁知道我提这蒸馍是干啥哩?”走到一个小沟岔的时候,高加林突然想:干脆让我先跑到这没人的拐沟里试验喊叫一下,到城里好习惯一些嘛!

    他满脸通红朝公路两头望了望,见没什么人,于是就像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匆忙地折身走进了公路边的那条拐沟里。他在这荒沟里走了好一段路,直到看不见公路的时候才站住。他站住,口张了一下,但没勇气喊出声来。又张了一下口,还是不行。短短的时间里,汗水已经沁满了他的额头。四野里静悄悄的,几只雪白的蝴蝶在他面前一丛淡蓝色的野花里安详地飞着;两面山坡上茂密的苦艾发出一股新鲜刺鼻的味道。高加林感到整个大地都在敛声屏气地等待他那一声“白蒸馍哎——!”啊呀,这是那么的难人!他感到就像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学一声狗叫唤一样受辱。他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决心下一声非喊出来不可!他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把眼一闭,张开嘴怪叫一声:“白蒸馍哎——”他听见四山里都在回荡着他那一声演戏般的、悲哀的喊叫声。他牙咬住嘴唇,强忍着没让眼里的泪花子溢出来。

    他直愣愣地在这个荒沟野地里站了老半天,才难受地回到公路上,继续向县城走去。从他们村到县城还有十来里路,但他感到这段路是多么的漫长和艰难。他知道,更大的困难还在前头——在那万头攒动的集市上!

    当他走到大马河与县河交汇的地方,县城的全貌已经出现在视野之内了。一片平房和楼房交织的建筑物,高低错落,从半山坡一直延伸到河岸上。亲爱的县城还像往日一样,灰蓬蓬地显出了它那诱人的魅力。他没有走过更大的城市,县城在他的眼里就是大城市,就是别一番天地。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亲切的;从初中到高中,他都是在这里度过。他对自己和社会的深入认识,对未来生活的无数梦想,都是在这里开始的。学校、街道、电影院、商店、浴池、体育场……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可是,三年前,他就和这一切告别了……现在,他又来了。再不是当年的翩翩少年,衣服整洁而笔挺,满身的香皂味,胸前骄傲地别着本县最高学府的校徽。他现在提着蒸馍篮子,是一个普通的赶集的庄稼人了。

    往事的回忆使他心酸。他靠在大马河桥的石栏杆上,感到头有点眩晕起来。四面八方赶集的人群正源源不绝地通过大桥,进了街道。远处城市中心街道的上空,腾起很大一片灰尘,嘈杂的市声听起来像蜂群发出的嗡嗡声一般。

    他猛然想到一个更糟糕的问题:要是碰上他在县城的同学怎么办?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先慌忙朝前后看了看。这时候他才真正后悔赶这趟集了。一般的赶集倒也没什么,可他是来卖蒸馍的呀!现在折回去吗,可这怎行呢!他已经走到了县城。再说,家里连一点零花钱都没有了,这样回去,父母亲虽然不会说什么,但他们肯定心里会难受的——不仅为这篮没卖掉的蒸馍,更为他的没出息而难受!

    “不,”他想,“我既然来了,就是硬着头皮也要到集上去!”

    (节选自路遥《人生》①,有删减)

    文本二:

    小说中有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因子:城市—乡村、文明—愚昧、先进—落后、浪漫—淳朴、复杂—纯洁、高贵—卑微、自信—自卑等。这些因素被作者有意识地串联起来,构成矛盾的、不可调和的两极。这显然是精心设计的,它成为人物摆脱命运的动力和缘由,并因此书写着人物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正因多种矛盾的形成,才能让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创造出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吴婉婷、权雅宁《交叉地带的矛盾人生:重读路遥〈人生〉》)

    【注】①《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政策的变化”“个体经济”等词句表明故事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为人物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时代背景。 B . “公路上前前后后的人都朝他看”是高加林因内心的紧张与羞耻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反映出他极强的自尊。 C . 文中画线句独立成段,承接了上文高加林对父亲嘱咐的回忆,也展现了他被父亲逼着到集市上卖馍时的羞耻感。 D . “硬着头皮也要到集上去”,是高加林一系列心理斗争后战胜自我的决定,可见他无奈接受自己是“农民”这一事实。
    2. (2)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行各业奔波忙碌的人们与高加林形成对比,突出了他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 B . 小说语言朴实平淡,叙述过程中融入方言和口语,增添了小说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及可读性。 C . 节选部分人物设置简单,除了作为背景的群像描写,全文只有高加林这一形象,笔墨集中、情节紧凑。 D . 小说运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通过全景镜头将政策变化后庄稼人赶集的情景描绘了出来。
    3. (3) 心理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就节选部分来看,在卖馍这件事上,高加林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4. (4) 文本二指出《人生》这部小说中有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因子,请据此分析文本一中有哪些二元对立因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strong><strong>35</strong><strong>分)</strong>
  • 3.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世儒学者,好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 , 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说道陈义,不能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

    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

    (王充《论衡·卷九》)

    文本二:

    武城 ,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篇》)

    【注】①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论语·雍也》中说“子游为武城宰”,即做那里的县长。②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彼见孔子A为师B圣人传道C必授D异才E故谓之F殊。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信师而是古”中“信”意思是“相信”,与《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的“信”含义不同。 B . “用意详审”中“审”意思是“周密”,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审”含义不同。 C . “不能尽解”中“解”意思是“解决”,与《师说》中“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解”含义相同。 D . “子之武城”中“之”意思是“到”,与《鸿门宴》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充认为,圣贤们文中写的东西未必全都正确;匆忙中说的话也不能都对,所以当今的学者才会追问和反驳先贤。 B . 王充用七十弟子向孔子学习时不能追问责难孔子的事实反驳一般评论者的观点,认为七十弟子未必胜过今天的儒生。 C . 文本一作者以禹追问和责难皋陶为例,说明追问和责难能够让道理说得更明白,讲得更深刻,强调问难的重要性。 D . 子游用孔子以前说过的话反驳孔子,指出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能使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王充对子游持赞赏态度。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

      ②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5. (5) 王充强调问难的原因有哪些?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天风吹我

    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 , 雕龙文卷 , 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 , 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注】①东华:京中有东华门,这里代指京城。作者于嘉庆七年(1802)十一岁时随父入都,在北京生活了十年。②屠狗功名:卑贱的人取得了极大的功名富贵。功名:指这一年年初,作者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③雕龙文卷: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刻意雕琢文字。④乡亲苏小:用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钱塘苏小是乡亲”句。苏小:即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貌绝世,倾动一时。钱塘即杭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前小序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由此可知,这是词人故地重游的感怀之作。 B . 上阕起笔不循常套,不谈游湖,不写景物,先从身世感慨入手,姿态超迈。 C . “东华生小客”“苍茫无际”直抒胸臆,直言了作者客居京城仕途不得志之苦。 D . 词中情感几番转折,由豪迈而入孤独,由孤独而入忧愁,由忧愁而入怅惘。
    2. (2) 有人评论说“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传达出了作者的心声,那么词人因何而“怨”?“狂”的表现又有哪些?请结合全词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赤壁赋》中写苏轼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2. (2)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短歌行》中“”两句,就借用《诗经》中的句子传达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望。
    3. (3) “风”这一意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频频出现,或叙事写景,或表情达意,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分)</strong>
  • 6. 语言文字运用

    与黄山市紧邻的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是个和屈原有关的地方。除此之外,安庆和徽州两个古代州府,加上黄山、九华山,这些地方对于陵阳也有着很强的辐射作用。于是在这里交融的文明形态变得____。在这些众多的形态中,南流河流域的特色犹为鲜明。

    南流河连缀起街市,为陵阳增加了亮度。一叶菖蒲、一截棒槌碰到了水,或者小风掠一下,河面就动了,就有了波光粼粼。街市倒影逼真地铺展在河里。一长排老屋,高高矮矮地立在河边。黑瓦铺盖着斜面,檐下靠着两捆长柴。那是砍下的细荆条,带着山色和手气,欢快地等待着变成炊烟,被释放回蓝天。老屋前的石阶一节节地被叠放到河里,这也是用心的安排。石桥卷出的孔里别有洞天。金黄灿烂的阳光留在桥上,光滑的弧面有实有虚。石桥连通两岸,脚步和话语因此多起来,有如书本里的插页鲜活了。清风扑面,带着孔洞里窖藏的凉意。江南的韵味,在这里体现得____,吸引众多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若改写为“那是砍下的细荆条,作柴禾用的。老屋前的石阶延伸到河里”,看起来更为简洁,但表达效果不如原文,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7. 语言文字运用

    现如今,人们饮食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对于食品健康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虽说现如今去饭店吃饭,或者订外卖很方便容易,但是外卖以及饭店的食物,相对来说都是高油高盐的,____,所以很多人选择在家自己做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如今很多人在家做菜时都习惯放上一些蚝油,这不免让人很纳闷,____?毕竟小的时候看爸妈做饭也没有放蚝油,咱们对它比较陌生啊!其实蚝油是用新鲜的生蚝熬制而成,因为味道极鲜,所以用途广泛,不是炒菜而是炖菜煲汤,以及凉拌都可以使用蚝油,一点点蚝油就可以让菜的味道构成得很鲜美。因为相比味精来说,蚝油更加健康,所以家庭做菜时,____。大家在家里做饭的时候,也经常放蚝油吗?对于蚝油这种调味料大家怎么看呢?

    1. (1) 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加点的“大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怎样靠自己呢?岸秋,你说出来大家听听。 B . 大家不要吵,听我说。 C . 赵孟頫是杰出的书画大家。 D . 她的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strong><strong>60</strong><strong>分)</strong>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会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精神。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