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漯河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摸底...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10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提出的,二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所遵循的逻辑不同。西方是资本逻辑,以资本为中心;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逻辑,坚持人民至上。资本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轴心,也是各种矛盾危机的原因;与之相反,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

    何谓“人的逻辑”? 简单说,就是人的发展规律,包括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发展的推进方式、发展的实现条件等。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人的逻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发展的逻辑主线。依据这个逻辑, 现代化建设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更适合人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正因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把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而现代化的推进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讲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注意需要的合理性。这里涉及内在、外在两个尺度,分别看的是需要的提出和满足是否符合人的正常生存发展,并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是否从实际出发,以现有条件为前提。两大尺度的确立,事实上提出了需要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问题,以及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规律,又突出人民至上,从而形成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人的发展逻辑是渐进的,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也需要稳健推进,那就又涉及到如何看待人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应当肯定,人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和各种关系中,始终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的,“人是目的”的价值指向和基本原则不能动摇。但是,坚持“人是目的”,不能忘了“人是手段”。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目的而不当作手段,那么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落空。强调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等来的,而是团结奋斗出来的,而这又在客观上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编自丰子义《从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现代化与文艺息息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尤其如此。文艺是宏大的现代化工程中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文艺自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广阔舞台,而且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早期现代化国家如英法,基本是单一的工业化;之后的德日俄等,扩展到经济、政治等领域,但都很少触及文化;“亚洲四小龙”注意到了文化,却主要以儒学为思想根基,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常常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相比之下,美国对文化产业予以大力支持,百老汇、好莱坞等,几乎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主宰;日本把动画片、漫画、电子游戏等加以整合,形成庞大的文化传播系统,使文化艺术深度嵌入现代化进程。在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文艺扮演了不同角色,这当然与各国国情密切相关,但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要吸取他国经验,同时注意规避它们的失误。其中,美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化区域失调、两极分化、物欲膨胀等“现代病”。吸取这些前车之鉴,中国号巨轮才可行稳致远。

    文艺往往是时代最敏锐的感应器和重要的助推器。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应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助力,以不断涌现的优秀新作,激发亿万人民团结一心,阔步前行。

    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虽有可借经验,却没有先例可循,必定是荣耀伴着艰辛。因此文艺不仅要呐喊助威,还应激励士气,补偏救弊。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只有具备现代素质和现代人格的人,才能承担现代化的使命。作为培根铸魂的当代文艺,在培育“现代人”、防治“现代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所谓“现代病”,固然是社会病,其实也是心理病。心病当用心药医,文艺常常就是最好的一剂“心药”。

    根植于深厚传统土壤的文艺,深得优秀文化的精髓,这样的文艺作品就可以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义与利”、“礼与力”的协调,对“利”与“力”的节制。在这方面,近年获得好评的《山海情》《人世间》就很有代表性。它们分别聚焦乡间、城区,恰好全面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的蜕变与新生。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唤醒了受众的传统美德,助其以昂扬进取的姿态进入个体生活和沸腾的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一定铸就新的辉煌。

    (摘编自朱辉军《文艺的繁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逻辑是人的发展规律,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人学内涵的重要前提。 B .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这是我党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依据。 C . 文艺与现代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文艺发挥的作用差异很大。 D . 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具备现代素质和现代人格的“现代人”,文艺在这方面的培育作用特别突出。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西方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危机,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 需要既要体现合目的性,也要体现合规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尺度。 C . 只要中华民族不断提高全民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并团结奋斗,中国现代化就能稳健发展。 D . 借鉴他国发展的教训,汲取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对我国防治“现代病”都很重要。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之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 2022年互联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一项任务是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合理消费的行为。 C . 中国各地持续打好碧水净土生态战,牢牢守住“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 D . 港澳青年积极开展“河西走廊”研学之旅活动,传承经典文化,充当文化交流的桥梁。
    4. (4) 同样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5) 有观点说中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国情、获得人民支持的现代化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新时代中国文艺现代化应如何做。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天使

    段爱松

    “每一个在雪地里死去的族人,都会托梦给南木萨 , 它们有的会成为雪花中的一片,有的会成为江水里的一滴,还有的会受到天神格蒙的垂青和祝福,成为人们看不见的雪天使,护佑着更多的生灵。”

    我记得在一个冬夜,父亲给我说完这段话之后,沉默了一阵,然后往火塘加了些柴火,再用棍子挑了挑。新的火焰慢慢蹿高了,发出明亮的光,木楞房里更温暖了,一些烟雾夹杂着火星腾跃,呛得他干咳了几声。端起一个大木碗,他喝了几口水,雪光透过木楞房的空隙,映照着他苍老的脸,也映照着外面呼呼刮过的风。

    父亲知道,在所有穿军装的人中,他或许是个例外,年纪最小,和我属于同一个族群。一个雪天,他找到了我。

    “部队搞特招,专门要我们,我想去试试。”他搓着干瘦的手,语气颇坚定。

    “你为什么想去试试?”我有些吃惊,我想象着族人穿上军装的样子。

    “他们是世界上最好最厉害的人。”说这话时,他羞涩地笑了。

    我点了点头,没有阻止他,我知道他是个孤儿。那些穿军装的人,从小就教过他,他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我对这事的态度,让他感觉到很开心,在雪地里往回去时,他走得很快活,就像是一个打到猎物的猎人,雪花似乎都来不及落到他的身上。

    他叫孔光辉,名字也是穿军装的人给取的。

    几年后,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我常在梦境中与这个故事交集,就像我也是故事中的某个人一样。

    每一年的十二月,在独龙江,都是大雪纷飞,地冻天寒。

    一天晚上,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在六十公里外的迪政当村,三户村民的四头耕牛被盗窃,村民在现场曾发现脚印。

    这种严寒天气,加上道路几乎无法正常行走,此时别说出去办案,就是走到案发现场,都得冒极大风险。而所里当天值班的战士刚刚从外面调进来,对独龙江变化无常的天气、地形地貌不熟,对独龙族语更是一窍不通。所长正在犯难之际,一个声音高喊:“报告所长,我去执行任务!”

    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战士C。

    战士C怕所长不同意,接着说:“我土生土长在独龙江,会说独龙族语,又十分熟悉地形,知道路上如何规避风险。党和政府培养了我那么多年,我的同胞遇到了困难来找我们边防部门,我应该去帮他们调查解决。”

    所长被战士C的决心打动,考虑了一下,表示同意,但补充说:“现在这种天气出去,千万要注意安全。”

    第二天一大早,战士C背起小包,包里只装着一点应急干粮和一支手电筒,便作别战友独自出发了。下午,便赶到了迪政当村,挨家挨户调查。

    战士C做事认真,有时候问得有些人家都不太适应,以为他是不是故意刁难。战士C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整整三天时间,战士C冒着严寒进行调查,有时借宿老乡家,有时甚至只能在山洞生火过夜。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一个山里发现四头耕牛被冻僵的尸体。

    老乡们为战士C冒着大雪、不辞辛劳进行调查的精神感动,自发前来送行,说多亏了他,他们才放了心,这里并没有什么盗贼。

    在返回边防派出所的途中,雪越下越大,以至于看不清前方道路,无法再继续行走。战士C只好找了一个山洞,暂时避一避。但大雪连续下了两天仍不见停,地上的积雪已厚达一米深。带出来的应急干粮早就吃完了,再这样下去,只能饿死或冻死。

    战士C只好在山洞里先找些吃的。他发现洞边的悬崖上有几株菌子。

    连续的劳累饥饿让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把这些菌子放在火上烧了烧,便连菌带灰吞下肚。不大一会儿,他出现了幻觉,看到洞外的漫天大雪没了,变成了漫天大火,在火焰的跳动中,甚至看到死去多年的亲人们面带微笑……

    又过了四天,这场大雪才终于停下来,太阳也微微露出了头。边防派出所出动四名官兵,沿途寻找战士C。

    在山洞里,一堆黑色的灰烬旁边,战士C侧躺着,身体已经僵硬,眼眶深陷,嘴唇深紫,嘴边尚有白沫,而他的手,似乎在指向边防派出所的方向。

    我一直在想孔光辉讲到的这名战士,但更多时候,在我的梦境中,战士C和他长得更像。冬天,我数次穿过雪地,显然,我的族人、战士孔光辉的讲述,让我对于雪有了更加崇敬的念头。父亲说的一点没错,每一个在雪地里逝去的族人,都会托梦给南木萨。

    我梦到过无数的战士,雪花落在他们身上,轻盈而洁白。孔光辉唱着歌,穿过了每一片雪花:

    高高的担当力卡山

    高高的高黎贡山

    独龙族人民哟勤劳又善良哟

    解放军和我们哟一家哟……

    (节选自《人民文学》2023年05期《梦里的星河》)

    【注】①南木萨,是独龙族的一种巫师,从事祭鬼治病、占卜和预言吉凶等活动。②担当力卡山,位于云南中缅边境,其西坡为缅甸,东坡位于云南怒江州贡山县,是两国的分界山。③高黎贡山,地处怒江大峡谷,坐落于怒江西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讲“雪天使”的那个冬夜,“明亮的光”“木楞房里更温暖了”等文字侧面写出了“我”的精神世界被照亮的美好。 B . 作者通过对孔光辉“语气颇坚定”“羞涩地笑”以及“走得很快活”等细节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他对军人的崇敬之情。 C . “在我的梦境中,战士C和他长得更像。”作者将“我”“孔光辉”“战士C”三个形象交织在一起来写,意蕴丰富深远。 D . 小说结尾“我”梦里的雪花轻盈而洁白,与孔光辉的歌声水乳交融,点明了独龙族人民勤劳善良与军民一家亲的主旨。
    2. (2) 关于文中战士C的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士C是土生土长的独龙族人,面对难题主动请缨,体现了他的责任意识。 B . 战士C冒着严寒挨家挨户调查走访,还会耐心解释,由此可见其办事认真。 C . 战士C因误食悬崖上有毒的菌子而死,与他出发时应急干粮带得太少有关。 D . 战士C的手指向边防派出所的方向,在生命最后关头仍念念不忘他的岗位。
    3. (3) “雪”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雪”的丰富内涵。
    4. (4) 作者段爱松在接受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云南小说家有自己独到的异域之境,就应该写出不一样的小说,而不是一味地向外界流行写作趋势模仿致敬。”结合文本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楚武王侵随,使蘧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赢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赢,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拴肥脂,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脂’,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疲蠡也,谓其备脂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裡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令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摘编自《左传·季梁谏追楚师》)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B .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C .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D .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师,春秋时期楚国设置的辅佐君主的官职。北周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 B . “随人使少师董成”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两句中的“成”字含义不同。 C . “少师得其君”与“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鸿]宴》)两句中的“得”字含义相同。 D . “故务其三时”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两句中的“务”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王想攻打随国,但由于随国一直与汉东小国的关系比较好,又有季梁的出谋划策,所以楚王又不敢轻举妄动。 B . 楚王采纳了斗伯比的“欲擒故纵,骄兵必败”的策略来对付随国,被季梁识破,由此可以看出季梁的聪明才干。 C . 斗伯比认为扩张军队、增加装备、用武力威胁邻国的做法不可取,这样会使邻国因为害怕而联合起来对付楚国。 D . 季梁的观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能使“随侯惧而修政”,由此也可以看出随侯是一位善于听取谏言的君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楚之赢,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

      ②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5. (5) 随侯与季梁对取信于鬼神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池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江州司马任上。②丹砂:又名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的“高竹笼”“乱鸡群”,写出池鹤恶劣的生活环境,尽管如此,它仍有孤标傲世的品格。 B . 颔联中的“丹砂”“白雪”运用借代手法,既写出了池鹤的形象之美,又写出了池鹤的品格之美。 C . 颈联说池鹤觉得鸬鹚毛色污浊,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过谄媚,诗人以此突出池鹤不讨好取媚的风骨。 D . 尾联用细节描写写出池鹤对青田云水的向往神态,白居易的《琵琶行》结尾一句也用了此种手法。
    2. (2) 本诗借物抒怀,诗人借池鹤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洵在《六国论》中正面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这与贾谊《过秦论》中描述的九国联盟瓦解后“ ”的现象是一致的。
    2. (2) 杜甫在《客至》一诗中“ ,”的家常话语,在歉疚之中更显主客亲近。
    3. (3)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某种乐器抒发哀怨惆怅的情感,比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strong>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人对红色是____①____的,红色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史前时代先民对生命和鲜血的敬畏、对火和太阳的崇拜,赋予了“红”超人的神性与力量,红色因此被建构成吉祥如意的文化原型。在古代,不同颜色有不同的用法,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色彩制度,但红色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古人很早便以“丹青”指代传统绘画,丹即朱砂。通过用色彩来完成对意境的描绘,使得我国古典诗词与中国画相辅相成。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有一部分描绘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图画上父母和三个孩子的衣服上都用了鲜艳的红色,吉祥喜庆。

    红色也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亮丽的色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描绘的深秋时节岳麓山的壮美景象____②____。作品《红岩》突破传统,大胆常试将黄土化为岩石,大面积拉开红、白两色的对立,烘托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与____ ③____的革命力量,倾注了一位画家对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炽热的情感。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引用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人们知道,它用“空中舞蹈”传递信息——蜜蜂摇摆舞的持续时间、角度、摇摆次数分别编码食物的距离、方向和质量等信息,果内蜜蜂通过接收摇摆舞编码的信息并最终找到食物位置。那么,蜜蜂这种“舞蹈语言”是①____,还是后天习得?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动物拥有复杂的学习能力。对于蜜蜂来说,“舞蹈语言”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那么,蜜蜂的舞蹈是否存在“言传身教”?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社会学习改善了安蜂的“舞蹈语言”表达能力。幼蜂群的舞蹈②____,虽然其舞蹈摆动角度(指示方向)的误差会随着采集经验的积累有所减少,但摆动时间(指示距离)的误差却始终不会改善。也就是说,社会学习对蜜蜂“舞蹈语言”的传承有重要作用,幼教缺失导致安蜂舞蹈发展出新的“方言”,并将终身保持。

    研究首次发现,蜜蜂的舞蹈③____,跟随成峰学习能提高幼蜂舞蹈行为的准确性,社会学习塑造了蜜蜂的舞蹈语言。蜜蜂舞蹈就像人类、鸟类等脊椎动物的语言交流,新手向有经验的个体学习比它们百己独自摸索能更好地获得技能。

    1. (1) 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空中舞蹈”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黑格尔曾经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B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C .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 D . 作为继往开来的有志者,调查研究,就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闯关秘籍”。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nbsp;作文(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回望新时代的这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留下了奋斗者的深深足迹。多少次闯关夺隘,让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多少回攻坚克难,让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等取得重大成果;多少个日夜披荆斩棘,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个人都能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中找到共鸣。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0日)

    材料二: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摘自范晔《后汉书》)

    上述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假如你所在的兴华中学正在举行以“中学生与当今时代”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