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首先,将古籍扫描并处理成图像文件,其次,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文件中的文字识别为计算机可处理的电子文本。再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所获取的史本进行基础性加工,包括自动断句、标点以及词语切分等。最后,识别并抽取文本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概念与知识,为后续深入的古籍知识挖掘提供基础性支撑。

    目前,研究者引入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例如,输入“论语云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模型应预测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书名开头的字,这里指“论”;“E-BOOK”表示书名结尾的字,这里指“语”;“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云”和第一个“礼”;“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管”;“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氏”;“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研究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进而使其完成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任务。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结构化的文本,从而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

    让古籍“活”起来的尝试还有很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不断涌现,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的习俗,不仅晒古籍珍宝,也晒修复、装帧等相关技艺,有的还能让人现场体验。

    (取材于周余姣、胡韧奋等的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籍的一项是( )
      A . 《三国志史传》散页(刊刻于明代,2018年发现于日内瓦图书馆) B . 《韩柳文研究法》(林纾,1914年铅印本,研究韩愈、柳宗元古文的著作) C . 《秦妇吟》残卷(唐·韦庄,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 D . 《春秋左传》(明代刻本,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籍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籍釆用的纸张体现了古籍的文物价值。 B . 中医古籍所记载的药方体现了文献价值。 C . 艺术价值不只包括古籍版印工艺的价值。 D . 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
    3. (3) 根据材料二,模拟计算机对“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子”应标为“(B-PER)(E-PER)”。 B . “愀然”应标为“OS”。 C . “正襟”应标为“OO”。 D . “问客”应标为“SO”。
    4.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善古籍的收藏条件属于原生性保护,可以保护其文物价值。 B . 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 C . 实现古籍从“藏”“用”到“活”,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技术。 D . 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古籍,并能深入地挖掘出古籍蕴含的知识。
    5. (5) 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让古籍“活”起来。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 2. 请写出课文《六国论》里加点词的意思。

    A组:①六国互丧,赂秦耶    率:

    ②五国丧,齐亦不免矣        既:

    是故金虽小国而后亡        是故:

    B组:①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

    ②而秦人积威之劫        为……所:

    以天下之大        苟: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问题。

    六国论

    苏辙

    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谏逐客书(节选)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六国《世家》        尝:曾经 B . 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安:怎么 C . 以三国秦        委:交给 D . 助食急        阴:阴谋
    2. (2) 下列引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韩国、魏国阻挡在秦国(向东进攻)的要道上,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国家

      B . 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秦国)没有对韩魏两国的顾虑,因为韩魏两国在秦国附近

      C .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就能够在秦与韩魏之间保全自己的国家

      D .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3. (3) 下列对3篇文言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国论》的“论”和《师说》的“说”都属于议论性文体。 B . 《阿房宫赋》和课文《六国论》的结尾都有警醒当今统治者的意图。 C . 李斯列举四位秦君重用“客”使国富强的事实,意在暗讽当今秦王轻视人才。 D . 从李斯的话中可知,秦的富强还在于国君任用商鞅、范雎等人进行各种改革。
    4. (4) 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5. (5) 苏辙、杜牧和课文《六国论》的作者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 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坼:分裂。②戎马:战马,代指战争。③张丞相:即著名诗人张九龄,孟浩然在入京应试前写下这首诗送给他。④端居:闲居,暗指不出来做官。

    1.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诗首联没有起笔就描写洞庭湖景,而是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第二联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 . 杜诗后两联,作者由远眺浩瀚的洞庭湖转向自身,二者对比之下油然而生一种渺小之感,使他不禁泪如雨下。 C . 孟诗前两联,写岀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湖上水汽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波涛奔涌时就像摇动岳阳城。 D . 孟诗后两联,作者由眼前景物发出感慨,自己就像要渡湖却没有船的人,闲居在圣明时代还有愧于好时代。
    2. (2)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首诗的第二联都利用想象和视觉上的错觉,营造出洞庭湖“坼、浮、蒸、撼”的壮丽磅礴的气势。 B . 杜诗有多处跳跃,如“昔”到“今”的时间跳跃,个人遭遇向国家大事的跳跃,构成纵横开阔的诗风。 C . 孟诗的“羡鱼情”,使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表达自己愿做事业却无人引荐的悲愤之情。 D . 孟诗措辞得体。诗人含蓄地请求张丞相推荐自己时不露寒酸乞求之气,称颂对方时也不卑不亢。
    3. (3) 两首诗都借洞庭湖之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 5. 在横线处写出原句。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之志是:,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
    2. (2)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念高危则思,惧满溢则思
    3. (3)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描述道:长桥卧波,,复道行空,
    4. (4) 苏洵《六国论》引用古人的话来批判“赂秦”的行为:,薪不尽,火不灭。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契诃夫的预言

    许复兴

    如今城市的书店,两极分化:一类空间被挤得越来越逼仄,像北京大栅栏的新华书店,我小时候就在那里买书,现在它虽然依然健在,却是在夹缝里求生存,一半书架上的书箱,被杂七杂八的东西蚕食;一类走高大上的路线,成为网红打卡地,如距新华书店不远处西河沿新开张不到两年的PAGEONE书店,装修时尚而辉煌,书也成了装潢的一部分。这样的书店不少,一般兼卖咖啡之类。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如此呈不对称的辉映,映射出如今书店的尴尬。

    一座城市不可能没有书店。书店,既系是城市的宠物,也不是城市的乞儿。它本来无所谓大小、豪华或简朴,而应该是宠辱不惊,哪怕白天无人光顾,夜晚一灯如豆,即使谈不上纪晓岚说的“灯如红豆最相思”,总还是能给人一点儿温暖。记得有一年我到江南海盐小城,夜晚,在僻静深巷一个不大的书店里翻书,一直到书店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剰下店员(也可能是老板)一人;最后,我买了一本黄裳的老版旧书《旧戏新谈》,早已经到了打烊的时间,我前脚离开,人家就关上店门,上好窗板。店里闪烁的橘黄色的灯光,让我感到亲切,至今难忘。

    如今,越是城市角落里鸡毛小店一样的书店,越是难以为继°不少这样的书店,不是已经无奈地关门改作他用,就是如大栅栏的新华书店也一半改卖杂货,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北京前门外大街,沿前门楼子一路往南到珠市口,一里多长的街道两旁,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三家书店存在,【甲】如今一家不剩。重游故地,有时会想,还不如大栅栏里的新华书店,尽管一半卖杂货,毕竟还残存一半在卖书,聊胜于无。

    前两天,读契诃夫的小说,在《契诃夫小说全集》第八卷,偶然读到《一家商号的历史》。小说不长,讲的是一个叫安德烈的人得到母亲一笔遗产,准备开一家书店,便租下一座房子,从莫斯科进了一批新旧各类书籍,陈列在架,开门揖客。谁想,开张三个星期,【乙】没有一个人进门买书。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姑娘,要买两分钱的醋。安德烈生气地说:小姐,你走错门了!以后,进门来的客人,都不是来买书,而是要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无奈的安德烈,为了生存,只好屈从,他从莫斯科进了这些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卖得不错,安德烈得陇望蜀,把隔壁的杂货铺也盘了下来,在中间的墙上凿开一个门,两家店合成一家,扩大地盘,索性都卖杂货。后来,安德烈又盘进一家酒馆。杂货,酒馆,比书更能让小店存活。

    最有意思的是这样两处。一处是安德烈新进杂货上架的时候,不小心碰得架子摇晃起来,【丙】最上面一层架子上摆放的一位文学名家的十卷本文集滚落下来,砸在他的脑袋上,砸碎了两盏灯罩。最后,他把架上的那些书,打捆论斤都卖掉了。

    另一处是小说的结尾。书店变身为杂货店之后,有旧日的朋友忽然跟他谈起文学和书籍报刊的时候,他眯起眼睛,摆弄胸前的表链说:“这种东西跟我不相干。我是干比较实际工作的!”

    读完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我想起我们的书店,竟然有着如此相似之处。这是契诃夫1892年的作品,早在129年前,契诃夫就已经预言我们不少书店的命运。不是渐次引入各种生活用品(我们现在再多一点文创产品)、小酒馆(我们是咖啡馆),便是改弦更张,让书店变成杂货铺,乃至彻底消失。对于书店的认知转换,安德烈从最初说人家是走错门,到最后自诩为卖杂货才是实际工作——在实际、实用和实惠的价值系统中,书自然沦为杂货不如的货物。如此,书砸在我们的头上,再正常不过。

    当然,也不能归罪于书店的老板、、安德烈最初办书店的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应该是很多个体书店小老板的命运写照、、即使是大书店的大老板又能怎么样呢?本网络的冲击下,纸面阅读遭受空前未有的滑坡;而网上销售对实体书店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全世界的问题。以美国为例,实体书店是由大的连锁店和小的独立书店构成。连锁店一般实力雄厚些,独立书店则由于是个体经营,本小利微,面临的挑战更严峻,很多家书店都已经纷纷倒闭。美国有名的连锁店鲍德斯前几年已倒闭,【丁】如今只剩巴诺一家。疫情冲击之下,其命运更是可想而知。

    契诃夫真的是厉害,未卜先知,预言一百多年后书店的命运。如今,不愿意将书店变身杂货铺,而仍然坚持卖书同样是干实际工作理念的书店,是了不起的。这个实际的工作,不仅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关乎我们的精神和心灵。

    (有删改)

    1. (1) 将文中四处画线句的意思各用一个成语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一家不剩——人去楼空 B . 【乙】没有一个人进门买书——无人问津 C . 【丙】最上面一层架子上摆放的一位文学名家的十卷本文集——束之高阁 D . 【丁】只剩巴诺一家——硕果仅存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作者看来,如今书店的尴尬现状是,有的不盈利,尚在艰难维持;有的为盈利增加了休闲功能,卖书成为副业。 B .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叙述契诃夫小说《一家商号的历史》的内容,不但使文章的意蕴更为丰实厚重,也让文章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 C . 契诃夫小说中“最有意思”的“两处”,形象地写出了书籍的尴尬处境及安德烈的态度,暗示人们如果没有书籍将失去精神的灯盏。 D . 本文作者用“契诃夫的预言”来借指不同时代的实体书店不断走向衰亡的可悲命运,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可谓一箭双雕。
    3. (3) 实体书店为什么落到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根据本文相关内容回答。
    4. (4) 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 7. 根据《红楼梦》第33回前后章回的内容,完成问题。
    1. (1) 下列不属于“宝玉挨打”原因的一项是( )
      A . 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不悦 B . 与戏子蒋玉菡交往令贾政不满 C . 贾环诬告他逼死金钏儿令贾政暴怒 D . 贾政早就对宝玉爱跟女孩混在一起不满
    2. (2) “宝玉挨打”写得很有层次,体现了《红楼梦》情节经营的艺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围绕“宝玉挨打”写出挨打的原因、挨打的过程、挨打后众人的探望,脉络清晰,但在描写各个人物“哭”的细节时层次不明。 B . 痛打宝玉之前,贾政对宝玉的气愤程度逐渐加深。“生了三分气”,“气得目瞪口歪”,“气得面如金纸”,为宝玉挨打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C . 痛打宝玉时由轻到重。贾政先是让小厮用板子打,后来自己夺过板子“狠命盖”,见王夫人来后“又狠又快”,并且“要绳索来勒死”。 D . 宝玉挨打时先后有三拨人劝解。先是众门客“上前夺劝”,中间是王夫人哭求,后是贾母威胁,人物身份越高,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3. (3) “宝玉挨打”这一事件集中反映了各种矛盾冲突,请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任选两种加以分析。
五、写作(60分)
  • 8.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1)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环境决定命运”?请结合你熟悉的小说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写出小说中的人物姓名及相关情节。

    2)在公交车上以图片为主要内容打造主题文化车厢,可以让车厢成为弘扬家乡文化的重要平台。如果让你来完成这个任务,请说明你将确定的主题、选择的图片以及理由。要求:简要说明主题和图片,重点陈述理由。

    3)学校要为高三年级学生举行以“青年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符合情境,有感染力。

  • 9. 大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在中国取得的一系列航天成就背后,有这样一组数据: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问一号”团队平均年龄35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1岁。2020年上半年,支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中有近1/3是90后……青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创新的生力军,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更需要青年勇挑大梁。

    请以“青年要勇挑大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2)随着社会发展,“扫码”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如购物扫码结账,出行扫码乘车,看病扫码取号,线上扫码学习。但也有的老年人不会扫码……你一定有不少关于“扫码”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扫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