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刚柔并济是正道:老子的“柔实力”

    叶自成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及从中延伸的“柔实力”,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柔实力”有丰富的实践。柔弱与刚强,亦如一阴一阳,一正一奇,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两个方面,刚柔并济是正道。“柔实力”可以为今天国家治理和天下治理提供有益的思想基因。 

    老子思想中的“柔弱”大体上有五种用法:一、以“柔弱”指身体力量、实力、硬实力的弱小,如“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之“弱”,这里说的刚强胜柔弱,即力量大的一方战胜力量弱小的一方。这是通常的规律。二、以“柔弱”指精气神的生理心理状态,此时的“柔弱”意为意志的柔韧、精气神的充足,如“弱其志,强其骨”。三、以“柔弱”指大道的体用关系,如“弱者道之用”,讲的是大道为体,柔弱为用,是一种哲学上的体用概念,与力量大小无关。四、以“柔弱”来论述其对立面坚强,论述柔弱与坚强的关系,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过程,要经历从柔弱到坚强的变化。老子这里所讲的柔弱与刚强的关系,是警示人们,柔弱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生命体变成坚强者时,就要开始走向反面了。第五种用法,使用的次数最多,内涵也特别丰富,就是“柔弱胜刚强”。这里的柔弱胜刚强,显然不能直接理解为力量弱小的战胜力量强大的,因为这违反了常识。这里的柔弱者并非指力量柔弱、弱小,而是指力量的柔性使用,即“柔和谦顺”。 

    老子论述的“柔弱胜刚强”,可以从以下两种情况来理解:一是,力量弱小的一方,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凭借柔力量的优势,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取得胜利;这里的柔弱胜刚强,准确地说是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战胜力量强大的一方;或者说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战胜力量与自己相当,但却刚性使用力量的一方。二是,力量强大的一方,面对另一个强大的敌人时,善于柔性使用力量,因此力量强大的一方以柔性力量,战胜力量更强大但却刚性使用力量的对手;当然,在面对力量不如自己的一方时,它也善于柔性使用力量来战胜对手,以达到以最小代价争取胜利的目的。总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柔弱胜刚强”,但这个战胜刚强的“柔弱”,一定不是指力量弱小的“柔弱”,而是指柔性使用力量之“柔弱”。 

    西方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曾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中虽然从未提及软实力,但中国人其实早已深谙此道”“中国有魅力无穷的传统文化”。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孔子也有“柔远人”的思想。老子和孔子的“柔”,是大道的化身、仁德的表现。除力量的柔性使用之外,我们还可以将与硬实力相对的那些非硬性的、有柔性影响力的因素吸纳进来,这其中包括价值信仰吸引力、思想文化吸引力、个人魄力和感召力、说服力等,共同形成“柔实力”。 

    总之,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经济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还是人的素质的提高,都要根据时代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努力增强硬实力,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使外部敌对势力不能对本国起觊觎之心;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强柔力量的建设,提高对道与德的认识把握能力,提高执政者与百姓的和谐程度,提高国家的对外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刚柔并济才是达致国家长治久安的治国之术。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节)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弱”指的是精气神的生理心理状态,即意志的柔韧、精气神的充足。 B . “柔弱胜刚强”不能直接理解为力量弱小的战胜力量强大的,这里的柔弱者是指力量的柔性使用。 C . 力量强大的一方,面对力量不如自己的一方,刚性使用力量比柔性使用力量,取得胜利的代价更小。 D . 老子“柔弱胜刚强”和孔子“柔远人”的“柔”都指力量的柔性使用,是大道的化身、仁德的表现。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刚柔并济是正道的观点。 B . 文章第二段阐述了老子思想中的“柔弱”的五种用法,自然地引出了本文要重点说明的“柔弱胜刚强”。 C . 文章第三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两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对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观点的理解。 D . 文章第四段运用引证法,通过引用约瑟夫•奈的论述,说明中国古代文化对“软实力”的重视由来已久。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警示人们要一直保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柔弱者状态。 B . 力量弱小的一方,在面对比自己力量强大的对手时,借助柔力量的优势,也能以柔克刚,战胜对手。 C . “柔实力”既指力量的柔性使用,又包括价值信仰吸引力、思想文化吸引力、个人魄力和感召力等。 D . 一个国家要达到长治久安,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努力增强硬实力,又要努力加强柔力量的建设。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不仅在支付形式上比传统支付更加便捷,可支持双离线支付,手机在无网络、无信号状态下也能完成支付;而且载体也更加多样,除了手机,还可以在滑雪手套、智能拐杖、蓝牙耳机、学生卡、员工卡、徽章等多种终端上完成。 

    根据今年 7月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以北京冬奥为例,在组委园区内就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设备。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场景落地加速》,经济网2021年9月13日)

    材料二: 

    2021年是我国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的元年。数字人民币(e-CNY)作为数字化的法定货币,天然具有低碳、环保等特性,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数字人民币自带“绿色”属性和特点。与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相比,数字人民币不需要印刷或铸造,没有折旧磨损,采取“央行 -商业银行-公众”双层运营架构,发行、流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对商业银行而言,不需要建立金库等物理空间存储数字人民币,不需要运钞车在地域空间进行调运,在柜面不需要进行点钞验钞,将降低商业银行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数字人民币发行后,现金管理成本和社会治理成本将大大下降。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9.6%,目前位居世界第二。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实现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和数字化,有助于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货币和支付体系的更高要求,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相较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数字经济更低碳更环保,是推动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希淼《以数字人民币为载体,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9月15日)

    材料三: 

    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推进且呈现加速之势,多地开展了真实用户试点验证和分批次大规模集中测试,充分检验数字人民币业务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由美团主办的“用数字人民币,享低碳骑行季”试点活动近日正式开启。该活动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苏州、西安、长沙、成都、雄安新区等几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同步开展,凡在以上地区工作或生活的社会公众,均可报名参与活动并领取相应的数字人民币低碳红包奖励。 

    从 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启动,到2020年10月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测试地区,伴随着试点的不断推进,数字人民币已经逐渐走入大众生活。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加速》,《经济参考报》2021年9月15日)

    材料四: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从供需两方面发力,组织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底层业务能力和基础技术平台,积极对外赋能,共同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以中心化管理、统一认知、实现防伪为前提,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结算效率高、隐私保护强等优势,既不能完全按照账户去管理,也不能照搬纸币去要求,该打破的要打破,该约束的要约束。要发挥好指定运营机构各自优势和专业经验,持续开展技术迭代,保持整体先进性。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与传统电子支付系统间交互,推动不同运营机构钱包间、数字人民币钱包与银行账户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安全与便捷的统一。要坚持双层运营体系,营造激励相容、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产业主体共同参与、竞争选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满足更广泛用户群体和不同场景的需求,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普惠性和可得性。 

    (摘编自《我国将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底层业务能力和基础技术平台》,《河北日报》2019年9月15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人民币比传统支付形式更便捷,支持手机在无网络、无信号等状态下完成支付,支付载体、支付终端也多样化。 B . 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人民币,天然具有低碳、环保等特性,将有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C . 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数字经济特点更加明显,成为推动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从而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D .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美团在多地举办相关活动,数字人民币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涉及百姓生活的众多领域,北京冬奥也试点部署各种创新应用场景,这说明数字人民币场景在加速落地。 B . 数字人民币自带“绿色”属性和特点,不需要印刷或铸造,不存在折旧磨损,发行之后会带来很多好处,例如某些成本将大大降低。 C . 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进入世界前列的情况下,必然需要逐步实现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和数字化,以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 D . 数字人民币具有业务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等优点,其试点自然能持续推进且呈现加速之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3. (3) 请结合材料四概括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的具体措施。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职业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热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而且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每天要听好几次。板桥大概是一个镇吧,想来还不小。不过它之出名可能就因为出一种叫化风丹的东西。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是在昆明呆着喔?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 

    黄昏以后,直至深夜;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卖杨梅——!”“玉麦粑粑——!”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得发黑,叫做“火炭梅”,放在竹篮里,下面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昆明人叫玉米为包谷,苗人叫玉麦),下一点盐,蒸熟(蒸出后粑粑上还明显地保留着拍制时的手指印痕),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里面和了一点椒盐,一边稍厚,一边稍薄,形状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铛上烙出来的,有一点油性,颜色黄黄的。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大小亦如之,有一点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抽金堂叶子烟,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她的小孙子吃。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比如拉车的,赶马的马锅头,在茶馆里打扬琴说书的瞎子……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饼子和糕分别放在木盆两侧,上面盖一层白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外婆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成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入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阴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的马。这些马每天由马夫牵到郊外去蹈,放了青,饮了水,再牵回来。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据说这是明建文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它总不好好走路,马夫拽着它的嚼子,它总是騕騕的。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摹仿:“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妈已经先去了。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他没有看见我,我去看一个朋友,正在倚门站着),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对昆明街头各种吆喝声的描写开篇,既从听觉角度营造了一幅昆明生活风俗画,也通过对“同行”的描写,为后文卖糕饼孩子出场作铺垫。 B . 卖“化风丹”的男子让他的家乡——贵州遵义板桥在昆明家喻户晓,但他却不愿意回家乡,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男子这种行为的不理解。 C . 作者通过描写马的颜色、情态,突出了卖糕饼孩子看马时的专注,表现孩子的童真童趣,而调侃把糕饼卖给马,是以幽默来减轻叙事中的酸楚感。 D . 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观察是汪曾祺文学创作的一贯视角,作者抓住“街头吆喝声”这一个“点”,生动细致地呈现出城市生活平静、琐碎的一个“面”。
    2. (2) 卖糕饼孩子结尾的一声吆喝“捏着鼻子吹洋号”,与前文几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 (3) 作家刘心武第一次看这篇小说时,说:“为什么这样短的小说用这样大的题目?”刘心武琢磨后,说:“是得用这样大的题目。”你认为这个题目是否合适?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适者,渤海蓨人也。适少落魄,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 其性做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 , 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蜀中,避其歹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 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磷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礼部尚书,谥曰忠。 

    (《旧唐书•高适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B .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C .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D .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拾遗,官职名,唐时朝廷谏官,掌供奉讽谏。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 B . 玄宗,帝王尊号名。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为表尊敬给予他们的称号。 C . 幸,在封建时代可指皇帝亲自到达某处,也可以指皇帝对嫔妃的宠爱。 D . 赠,文中指追赠,古代皇帝为去世的官员及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适才识不凡,屡受举荐。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他的才能出众,推荐他到有道科。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 B . 右丞相李林甫独揽大权,十分轻视文辞,只是以对待举子的礼节对待高适,高适于是愤然拂袖而去。 C . 高适见解独特,深受信任。永王叛乱,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玄宗认为他的回答与众不同,让他兼任御史大夫等职。 D . 高适洞察时政,深谋远虑。高适认为蜀地偏远,靠近险要的地势,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但玄宗未采纳他的奏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 

      ②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次韵江晦叔

    苏轼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世事故,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初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注释】①苏轼屡遭贬谪,直至海南;建中靖国元年( 1101年)苏轼遇赦北归,至虔州(今江西贛州),与江晦叔以诗唱答。江晦叔,苏轼旧友,时知虔州。②翻水成:典出韩愈“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③二江:长江支流章、贡二水汇合于虔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重返故土,友人钟鼓相庆;诗人重见旧时风物,宛如旧梦惊破,又恍惚梦境一般。 B . 倾盆大雨衬托“翻水”诗情,著一“仍”字足见诗人未因悠悠尘世而改变的本性。 C . 尾联以景结情,语意双关。前句写友人送别,后句寄托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喟。 D . 全诗所见所闻为情取景,重点在诗人情怀的寄托之处;诗风清俊浑厚,蕴含深厚。
    2. (2)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两句被后人称赞为“极为高妙”,请加以赏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老子认为穷兵赎武就会引来灭亡,树木强大就会遭到砍伐摧折的两句是:“  ,  ”。
    2. (2) 孔子说君子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得到富贵的句子是:“  ,  ”。
    3. (3)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写上层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  ”。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 7.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三处语法上的错误,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要求:先写对应序号,再写修改意见)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宝贵的文化财富。①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正确使用汉字,尊重汉字。②当前社会上汉字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③错字、别字现象较普遍,损坏了汉语的优美和纯洁。商务印书馆以图书的高品质著称于世,其编校部门在长期编校实践中,依据国家有关汉字规范整理出常见的易混易错汉字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供读者查考。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我讲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袁隆平说。

    材料二:

    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孟超始终不知疲倦地为人民工作。“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 !”这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话,吴孟超说到做到。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

    读完上述材料,你对“梦想”和“信仰”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 800字。

七、其他(本大题共4小题,共14.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陶渊明之后,痴迷于田园耕读的中国知识分子① ____。其中尤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 隐士陶弘景有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如今,随着历史的疾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着诗情和画意的传统的“乡土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行色匆匆、精神焦虑的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信息时代。如今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丛林”,却愈加② ____那个云淡风轻式的田园牧歌生活。田园耕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自然回归:( )。 

    寄至味于淡泊,发隐忧于日常,如今,我们谈论田园耕读生活,并不是要大家回归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让大家能在喧嚣、浮躁的日常生活之外,有所淡然,有所超越,能够亲近我们之前③ ____的风景,沐浴阳光雨露,赏味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进而达到身心两安。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本书用漫画对动物的“生活成长”知识进行了解读。 B . 河南巩义又新增一处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河洛古国”。 C . 干部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D . “黄河平,天下宁”,黄河治理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 B . 这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 C . 田园耕读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生活方式。 D . 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田园耕读的生活方式是古典、智慧、闲适的。
  •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科学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科学的人类,我们无法想象;。探索让人类了解生命的起源秘密,探索让人类掌握战胜自然的能力,探索让人类不断进步。尽管宇宙无垠,奥秘无穷,但作为地球文明的缔造者和主宰者,人类却从未停下探索的步伐。因为人类明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