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材料二:

    先来看自然诗。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诗经》是最好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事而移到自然本身,是诗境的一大解放,不特题材因之丰富,歌咏自然的诗因之产生,即人事诗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媚眼似的湖水。昔人诗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诗如李杜,词如苏辛,是刚性美的代表,诗如王孟,词如温李,是柔性美的代表。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只就其大概说。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

    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可分两种。最粗浅的是“感官主义”,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声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于视官愉快。这是健全人所本有的倾向,凡是诗人都不免带有几分“感官主义”。近代西方有一派诗人,叫做“颓废派”的,专重这种感官主义,在诗中尽量铺陈声色臭味。这种嗜好往往出于个人的怪癖,不能算诗的上乘。诗人对于自然爱好的第二种起于情趣的默契。“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诸诗所表现的态度都属于这一类。这是多数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

    (摘编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就是“见物起兴”,指宇宙间种种物象引起人世间种种事象而使诗人感动。 B . 从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就是读者阅读时能获得与诗人同样的感动,与诗人同心,甚至获得更丰富的感动。 C . 诗歌在使读者获得感动时因为范围不同而层次不同,第一层的感动是一对一的,高层次的感动是一对多的。 D . 自然比较人事更广大,在诗歌中歌咏自然,可使诗的题材丰富、意境扩大,因此自然诗比人事诗意蕴深广。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歌中的“兴”与西方的“接受美学”都认为读者能不限于作者的原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理解是高层次的。 B . 一首诗能够让读者产生高层次的感动,既归功于作者能对自然、人事的感受,也要归功于读者善于理解与感悟。 C . 两材料都引用了《诗经》诗句,但用意不同,材料一为证明“兴”的作用,材料二为证明自然描写仅仅是陪衬。 D . 中国的自然诗虽然也有刚性美的诗,但与西方相比而言,这些刚性诗还是偏于柔,可见中国的自然诗总体偏柔。
    3. (3)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中,不属于“见物起兴”的诗句的一项是( )
      A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B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C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D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
    4. (4) 柳永《蝶恋花》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的是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种境界。请结合材料一,简述这一过程中的“兴”的作用。
    5. (5) 材料二中,对于自然诗作者提出了哪些文艺理论,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阿Q正传(节选)

    鲁迅

    第七章   革命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褡裢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却很有几个看见的了。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船的使命,赵家本来是很秘密的,但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惟有邹七嫂不以为然,说那不过是几口破衣箱,举人老爷想来寄存的,却已被赵太爷回复转去。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况且邹七嫂又和赵家是邻居,见闻较为切近,所以大概该是伊对的。

    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虽然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了“转折亲”。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现就塞在太太的床底下。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

    “造反了!造反了!”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得得,锵锵!

    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

    悔不该,呀呀呀……

    得得,锵锵,得,锵令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赵府上的两位男人和两个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门口论革命。阿Q没有见,昂了头直唱过去。

    “得得,……”

    “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

    “锵锵,”阿Q料不到他的名字会和“老”字联结起来,以为是一句别的话,与己无干,只是唱。“得,锵,锵令锵,锵!”

    “老Q。”

    “悔不该……”

    “阿Q!”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

    阿Q这才站住,歪着头问道,“什么?”

    “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

    “发财?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

    “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惴惴的说,似乎想探革命党的口风。

    “穷朋友?你总比我有钱。”阿Q说着自去了。

    大家都怃然,没有话。赵太爷父子回家,晚上商量到点灯。赵白眼回家,便从腰间扯下褡裢来,交给他女人藏在箱底里。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第二天他起得很迟,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他也仍然肚饿,他想着,想不起什么来;但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

    庵和春天时节一样静,白的墙壁和漆黑的门。他想了一想,前去打门,一只狗在里面叫。他急急拾了几块断砖,再上去较为用力的打,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麻点的时候,才听得有人来开门。

    阿Q连忙捏好砖头,摆开马步,准备和黑狗来开战。但庵门只开了一条缝,并无黑狗从中冲出,望进去只有一个老尼姑。

    “你又来什么事?”伊大吃一惊的说。

    “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胡。

    “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

    “什么?……”阿Q诧异了。

    “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

    “谁?……”阿Q更其诧异了。

    “那秀才和洋鬼子!”

    阿Q很出意外,不由的一错愕;老尼姑见他失了锐气,便飞速的关了门,阿Q再推时,牢不可开,再打时,没有回答了。

    那还是上午的事。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了神来检点,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这事阿Q后来才知道。他颇悔自己睡着,但也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他又退一步想道:

    “难道他们还没有知道我已经投降了革命党么?”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人老爷的船到了未庄,茶坊酒肆则传言城里将要发生革命,侧面表明这件事在人们的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B . 有人说革命党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孝,表明广大农民并不真正理解革命,认为革命就是为明朝皇帝报仇。 C . 阿Q“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说明辛亥革命对广大农村影响不大,也说明广大农民不了解、不理解革命。 D . 赵秀才和钱洋鬼子到静修庵去“革命”,表明两人“革命”是假,真正的目的是偷走静修庵的文物宣德炉以谋财。
    2. (2) 下列对阿Q“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Q“禁不住大声的嚷”与未庄人的“惊惧”形成了对比,写出了阿Q醉后的神态和未庄人对阿Q的恐惧。 B . 阿Q对待革命态度的变化,表明农村中的下层群众是有革命意愿的,但思想并未觉悟,也缺乏正确的引导。 C . 阿Q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的一段形象的心理描写暴露了他对革命的理解,就是报私仇、抢东西、娶老婆。 D . 本文语言夸张、讽刺、幽默,写出了未庄人的众生相,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显示了作品的艺术独创性。
    3. (3) “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阿Q革命的对象是什么?这体现了阿Q怎样的特点?
    4. (4) 小说虽然对赵白眼描写不多,但写得非常生动传神,请举例分析本文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高祖居晋阳,闻冒顿单于居代谷,欲击之。使人觇匈奴,冒顿匿其壮士、肥牛马,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复使刘敬往使匈奴,未还,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刘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业行,上怒,械系敬广武。正月,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七日。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冒顿与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会天大雾,汉使人往来。匈奴不觉。陈平请令强弩傅两矢外乡,从解角直出。帝出围。上至广武赦刘敬。匈奴数苦北边,上患之。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上曰∶"奈何?"对曰∶"陛下诚能以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可无战以渐臣也。"帝曰∶"善。"冒顿死,子稽粥立,帝遣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言曰∶"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如此,则利施后世,名称圣明。"上从其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帝先至A平城B兵C未尽到D冒顿E纵精兵F四十万骑G围帝H于白登七日。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祖为庙号,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祭祀时起的名号,如太宗、仁宗等。 B . 但,只、仅的意思,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但”意思不同。 C . 御史大夫,秦朝开始设置,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等事。 D . 亲戚,文中指内外亲属,包括父母,与《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的"亲戚"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高祖准备攻打匈奴,先派人出使匈奴以侦察军情,冒顿单于却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实力,

      故意显示己方虚弱不堪,引诱汉军攻打。刘敬识破了这一诡计。

      B . 高祖不听刘敬劝告,被围困在白登。他派使者贿赂阏氏,使得冒顿单于打开包围的一角,他趁雾逃跑。 C . 匈奴冒顿屡次侵犯汉朝边境,成为北方边患。高祖忧虑,刘敬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可以不用战争使匈奴臣服,被皇帝采纳。 D . 汉景帝时,皇帝采纳了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挑选百姓在边塞定居、在战略要塞建立城镇、给边塞之民以实惠等一系列边疆防御策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诚能以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

      ②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

    5. (5) 为巩固北方边境,防备匈奴屡次入侵,刘敬向高祖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过沙头

    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诗前两句的意思是:过了沙头渐渐看到了村庄,这里地势低平,江水广阔,气候凉爽。 B . 杨诗虽只有四句,但也遵循着“起、承、转、合”结构章法,其中转句有画龙点睛之妙。 C . 从题目看,陆诗是写给子女的,饱含了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D . 陆诗前两句告诫子女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否则将来可能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2. (2) 这两首诗的后两句所表现的哲理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这与我们高中学过的哪篇文言文哪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意味相同?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
    2. (2) 《临安春雨初霁》中引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典故,表明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不如回乡的诗句是“”。
    3. (3) 杜鹃鸟又名子规,古诗中常借这种鸟表情达意,如诗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北宋时期,因“乌台诗案”,苏轼被一贬再贬,数度转徙,像他在一首词中所说的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直至被贬到当时极为荒凉的海南岛,“苏门四学士”(a)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于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

    去宜州赴任的路上,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师生二人相见,      ①       , 于是在路边的一个小摊上一同吃面条,不用说,路边小摊上的面条好吃不到哪里去。心事重重的黄庭坚才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      ②      。而苏轼呢,三下五除二,      ③      般很快把面条吃完了。他望了望愁容满面的黄庭坚,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b)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而去。 

    苏轼屡遭贬谪,一生坎坷,却乐观处世,再多的苦,再大的难,在他看来都如清风拂面;而黄庭坚呢,初次品尝屈辱之苦,感受跌落之痛,自然长吁短叹,难以消受,消极悲观。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苦难这碗粗粝的“面条”(c)摆在我们面前时,是像黄庭坚一样细细咀嚼它,还是像苏轼一样快速吃完呢?苦难像黄连越嚼越苦,不妨学一学苏轼的“不嚼面”人生,淡然处之,与其在原地和它纠结,还不如      ④       , 赶紧突出“重围”(d),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判定并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关于引号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处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 . b处的引号作用是直接引用。 C . c处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 D . d处的作用是表示着重强调。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年人由于全身机能减退,维持自身稳态能力下降,对外在环境的变化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会导致      ①       , 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跌倒。

    WHO报告,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28%~35%,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名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②       , 如跌倒引发心脑血管病意外、骨折及其后的长期卧床并发肺部感染等,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这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它又被称为“老年人的临终骨折”。

    很多老年人在有过1次跌倒经历后,      ③       , 没有信心或不敢上下楼梯、不敢走在不平整的路面,害怕拥挤的地方、乘坐扶梯时紧握扶手,这些表现很可能就是老年人对跌倒的恐惧。他们担心一不小心再次跌倒,出现意外,内心战战兢兢,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这也被人们称为“跌倒恐惧”。

    1. (1) 请给“跌倒恐惧”下一个定义。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提到苏轼面对挫折,采取了“不嚼面”的人生态度,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曾遭遇了某种困境?你是如何克服这种困境的?你是如何看待这种“不嚼面”的人生态度的?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