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在红色文化问题上,有两种不自信:一种是误以为文化自信只能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际上排除了红色文化,也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红色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另一种是一谈起红色文化就有些不自信,以为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诞生的文化,现在我们成为执政党了,要告别革命了。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按照这两种观点,文化自信根本建立不起来。 

     既然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经过中国近代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两大历史时期始终没有中断,还获得了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生,既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获得了当代的新生,那么我们当今所说的文化自信自然是贯通古今,而绝非专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说,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摘编自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 

     材料二: 

     遵义师范学院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一隅,凤凰山麓,湘江河畔。百年的建校历史成就了学校丰厚的人文积淀,而其中影响学校至今的,便是红军长征过黔北时留下的深深的红色革命烙印。“红色文化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该校党委书记王大忠坚定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份自豪,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挥无数高校所没有的人文资源——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记者了解到,遵义师范学院一直本着“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育人准则,同时强调“坚持传承红色文化而这样的育人标准,似乎也正是继承了长征精神里舍小为大的精神。遵义本地保留至今的红色文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甚至还对引领学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打好教育这一仗,正需要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的共同努力。“红色”之于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 

     (摘编自徐逍君《红色文化能给传统教育带来什么?》) 

     材料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创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无数革命先驱上下求索、披肝沥胆,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这一伟大宏远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红色经典”传唱不衰的价值主调。革命志士之所以怀着执着的信念前赴后继地顽强奋斗,就是为了铲除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结束人压迫人的历史,追求社会的正义公平,这一美好的社会愿景是“红色经典”全程展开的价值脉络。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革命英雄克制了一己之私情别绪,投身于民族独立解放的大业,以国为家,以苦为乐,躬行不辍,严于律己,目的就是消除差别,与民同乐。这一朴素的人格与操守是“红色经典”浓墨重彩的价值主体。因此,“红色经典”并非一般的历史叙事文本,而是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 

     (摘编自惠雁冰、胡俊生《“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材料四: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根本点在于红色。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火神;而黄帝的“黄”与“皇”字通假,在甲骨文中,“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的族群。 

     红色代表着勤劳、勇敢、创造,代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也代表着希望和胜利,是中国人民价值追求和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借鉴和运用。正是因为有了红色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备受欺凌、迷茫委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逐步实现了由落后衰败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红色文化彰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人民信仰、作风、道德、精神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就要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故事,深挖各类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内容,不断为红色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年轻一代了解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他们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和精髓,使他们坚定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继承革命意志,在新征程上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状态。 

     一个民族在其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一定会受到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要想不被敌对势力摧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民族的共同信仰。丧失了信仰,就没有了凝聚力,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斗争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政治和文化风险。因而,我们一定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 

     (摘编自唐宏《用红色文化培养斗争精神》等)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新生。 B . 遵义师范学院建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其所拥有的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一直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C . 对优秀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取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拥有自信。 D .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也是“红色经典”一贯的价值追求。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红色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仅仅是对红色文化的不自信,同样也影响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B . 遵义师范学院将教书育人与坚持传承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彰显了红色文化独特的教育价值。 C . 作为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超越了文学审美意义。 D . 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红色文化的深远历史意义和当代实践价值,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3. (3) 根据材料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曾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所强调的精神同材料四的主旨是一致的。 B . 红色是流动在中华民族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的东西,红色文化必定能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C . 红色基因鲜活地体现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身上,只要宣传他们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人们就能艰苦奋斗、力争上游。 D . 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受到了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所以我们才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4. (4) 材料四论述“红色文化”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 (5) 从前三则材料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红色文化?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左镰 

     莫言 

     那个手持左镰蹲在树林子里割草的少年名叫田奎,是田千亩唯一的儿子,也是我二哥的同班同学。我二哥考上了中学,田奎的学习本来比我二哥好,但他不上学了,每天割草。 

     村子里有很多孩子割草。放学之后,我也割草。我们割了草送到生产队的饲养棚里。十斤草换一个工分。 

     我天生不是割草的料儿。我姐姐一天能割一百多斤,挣十几个工分。有一天我只割了一斤草。当我把那一斤草提到饲养棚时,在场的人大乐。饲养员赵大叔用食指挑着我那一斤草,说:“你真是个劳模儿!”——从此我有一个外号“劳模儿”。 

     晚饭时,全家人聚在一起批评“劳模儿”。 

     我爷爷说:“想不到我们家还能出‘劳模儿’,你割的是灵芝草吧?” 

     我爹说:“你坐在地上,用脚丫子夹,一下午也不止夹一斤草吧?!” 

     我娘说:“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我姐姐说:“肯定是偷瓜摸枣去了。” 

     我哭着说:“我跑了一下午,到处找草,但是没有草……” 

     我姐姐说:“明天你跟着我,不许乱跑。” 

     但我不愿意跟我姐姐去割草,我愿意去找田奎。  

     田奎永远在那片树林子里活动。树林子里有几十个坟墓,他就在那些坟墓间转来转去。坟墓上生长着一些低矮枯黄的茅草,还有菅草。田奎蹲着,有时也弯着腰站着,用那张左镰像给坟墓剃头一样耐心地割。我们割草,都是右手挥镰,左手将割下来的草抓在手里。他用左手挥镰,因没有右手,右胳膊上绑着一个铁钩子。他用铁钩子将割下来的草拢在一起。我感觉到他那个铁钩子比我的手还灵便。我也曾尝试用他的左镰割草,但感觉非常别扭。我问田奎:“你从小就用左手吗?” 

     他说:“刚上学时,我拿笔都用左手,左手写得快,右手写得慢。” 

     “我二哥说你学习很好。” 

     “也不是很好。” 

     “你为什么不考中学呢?” 

     他用右手的铁钩子指指前面一座坟墓,低声道:“那座坟里有一条大蛇。” 

     “多大?”我恐惧地用手摸头发。因为传说蛇一见儿童就会数头发,只要让它把头发数清,魂就被它勾走了,因此,遇到蛇必须迅速将头发弄乱。 

     “想看看吗?” 

     我犹豫着,但还是跟着他向那座坟墓走去。 

     那座坟墓上有几个拳头大的洞眼,他指指其中一个。 

     我屏住呼吸,摸着头发,凑近那个洞眼。起初看不清,渐渐地看清了。那里边确有一条茶碗般粗的大蛇。黑皮白纹。看不到整体,只看到部分。我感到周身冰凉,悄悄地退下来,一直退到离这座坟墓很远的地方才敢与他说话。 

     “你一个人天天在这里,不怕吗?” 

     “自从我爹剁掉了我的手,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使我回忆起那个炎热的下午,那时候田奎还是一个双手健全的少年。 

     我们聚集在村南的池塘边上,衣服挂在树上,我们光着屁股戏水、摸鱼。 

     池塘里生长着蒲草、芦苇,我们在里边钻来钻去。突然有人喊:“喜子来了!” 

     喜子是我们村刘老三的独生儿子,是个傻子。 

     喜子一丝不挂,朝着池塘这边跑来了。他的妹妹拿着他的衣服,跟在后边追。 

     我确实记不清到底是谁先喊了一声:“打啊,挖泥打傻瓜啊!” 

     我们从池塘里挖起黑色的淤泥,对着喜子投去。 

     有一团泥巴打在了喜子的胸膛上。他没有躲避,还是傻哈哈地笑着。 

     我们感到很开心,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喜子的妹妹欢子拿着喜子的衣服赶上来。她挡在喜子面前。有一团泥巴击中了她的胸膛。她哭了。她哭着喊:“你们不要打了,他是个傻瓜!” 

     一团泥巴击中了她的头,她哭着喊:“你们不要打了,他是傻瓜,他什么都不懂……” 

     欢子用身体掩护着喜子,身上中了很多泥巴。她哭着骂起来:“你们欺负一个傻瓜,老天爷会打雷劈了你们的……” 

     也许是惧怕老天爷惩罚,也许是良心发现,也许是累了,大家突然停了手,有的喊叫着,有的不出声,钻到蒲草和芦苇中。  

     当天晚上,我们还在院子里吃饭的时候,刘老三怒冲冲地撞进来,带着哭腔说:“我刘老三,前辈子一定是干过缺德事儿,生了个儿子是傻瓜……可你们打个傻瓜干什么?欢子都给你们跪下了,你们还不住手……” 

     我父亲抄起板凳对着我们没头没脸地砸下来。 

     我爷爷说:“过来,给你们三大伯跪下!” 

     我们赶紧跪在地上。我二哥哭着说:“三大伯,你饶了我们吧,我们错了,不是我们领的头……” 

     “是谁领的头?!”父亲停下手中的板凳,厉声问,“是谁领的头?!” 

     “是田奎……”我二哥说。 

     父亲用板凳重重地敲了我一下,厉声逼问:“你说,是谁领的头?!” 

     “田奎……”我说。 

     “如果你们敢撒谎,”父亲说,“我就割掉你们的舌头!” 

     “没有撒谎……”我二哥说。 

     “老三哥,”我父亲提着凳子说,“我教子无方,向您赔罪……” 

     “兄弟,”刘老三道,“咱们两家是生死的交情,这点事儿不算什么。只是田奎为什么要挑这个头?他家是地主,俺家是贫农,这不差,但斗争他爷爷老田元时,如果不是俺爹站出来做保人,老田元就被拉出去毙了,这不是恩将仇报吗?不行,我得去田家问个明白!” 

     刘老三怒冲冲地走了……  

     很多年后,村子里的媒婆袁春花,要把寡居在家的欢子介绍给田奎。那时,她的爹刘老三和她的哥喜子都死了。她先是嫁给铁匠小韩,小韩死后她改嫁给老三,老三死后,她就带着孩子回来了。袁春花说:“人们都说欢子是克夫命,没人敢要她了。你敢不敢要啊?” 

     田奎说:“敢!”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因为割草太慢受到一家人的批评,心里十分委屈,虽然姐姐愿意带“我”割草,但“我”宁可找田奎,这体现了“我”性格的倔强。 B . 小说有对田奎手持左镰割草的情形进行描写,他右胳膊上绑一个钩子拢草的细节让人触目惊心,那个钩子把田奎的创痛永远地固定了下来。 C . “我”面对大人的责打和追问,跟着二哥供出田奎是领头的人的事实,既体现出年幼的“我”和二哥内心的害怕,也暗示田奎失去右手的真实原因。 D . 田奎跟“我”说他失去右手以后变得什么也不怕了,可见成长的历程虽然是充满痛苦的,但也让他真正地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介绍作为独生子的田奎,学习成绩虽然好,却不上学,不交代原因,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引出后文故事,使文章更耐人寻味。 B . 小说语言简练而生动,欢子不顾一切挡在傻哥哥前面,身上泥巴由“一团”到“很多”,欢子由哭喊到哭骂,体现出她的无助和愤怒,也暗示“我们”的冷酷无情。 C . 小说运用了“留白”与“造境”的手法,没有叙述田奎失去右手的详细过程,使故事显得不那么残忍,保持了平实朴素的韵味。 D .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用寥寥几笔安排了田奎与欢子成为眷属,简笔的手法让故事有了余音绕梁、韵味无穷的效果,令人感慨万分。
    3. (3) 小说中田奎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 (4) 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注】。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 

     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 

     【注】义帝:义帝熊心本是楚国贵族,项梁起事后,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从民望。义帝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入关中,项羽使人还报熊心。熊心答复,照原约办,项羽因此怨恨熊心。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B .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C .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D .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就国,指受到君主分封而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B .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和“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C . “关外置河南郡”和“沛公则置车骑”(《鸿门宴》)两句中的“置”字含义不同。 D . 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因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所以自称为寡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王善得民心。他不但下令修缮整治河上郡内的长城,还让百姓开垦耕种秦朝原来的苑囿园池,甚至亲自到陕县安抚关外父老。 B . 汉王从善如流。他听取韩信“决策东乡,争权天下”的建议,领兵回军,直接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 C . 汉王御人有道。先是用韩信之计,从故道回军,袭击了雍王章邯,后又派韩信攻打不愿归附自己的韩王郑昌。 D . 汉王善抓时机。汉王为义帝发丧,举哀三天,并乘机派使者通告诸侯攻打杀义帝的罪人,抓住了讨伐项羽的绝佳机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②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 

    5. (5) 在《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刘邦,范增说他“为人不忍”;但在本文中他却杀掉了义帝。请概括这样的举动体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过骊山作 

     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 , 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注]①周鼎:指周代传国的九鼎。②刘项:即刘邦和项羽。③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古代,“周鼎”代表国家政权。第一句是用借代手法指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B . 颈联的“黔首”与“独夫”形成对照,讽刺了秦始皇推行愚民政策反令自己被囚困。 C . 尾联引述一牧童为寻羊而将秦始皇陵墓中的殉葬品烧毁的传说,更增添讽刺的意味。 D . 本诗与《阿房宫赋》创作意图相似,都是劝谕秦始皇关爱百姓,以免引起人民反抗。
    2. (2) 对于颔联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让天下百姓都变得贫穷了;也有人认为此联主语应为刘邦、项羽,他们“辛勤地”推翻秦朝统治,而其身份不过是“道旁穷百姓” ……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更符合作者本意?请结合本诗或《阿房宫赋》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对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中,荀子则认为:“”。 
    2. (2)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用不堪入耳的乡野音乐,反衬琵琶女的演奏给人“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觉。 
    3. (3) “月”本是客观无情之物,但古人却常以明月寄托相思之情,在唐诗中多次出现,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和抵制“唯流量论”、泛娱乐化、高价片酬,对于“流量至上”现象坚决说“不”,以期____,净化行业生态。 

     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明星的生成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明星效应也会对作品的社会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就是____了。如果任由这种“要阵容不要内容,要颜值不要价值,要热度不要深度”的倾向泛滥,将导致创作背弃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脱离正确轨道。 

     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如果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容易演变为市场投机行为。一味追求通过明星展示、粉丝聚集等方式获得流量和收益,仅仅满足感官刺激而忽视观众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以____的心态进行创作生产,只会助长粗制滥造、畸形审美之风,长此以往,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逻辑必然会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句子表达准确流畅。 
    3. (3) “要阵容不要内容,要颜值不要价值,要热度不要深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实以诗文造园,园林因为有了诗文意境而赏心悦目。园林意境欣赏具有意随人异、境随时迁的特点。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讲,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感受到的意境会大相径庭。 ①  , 因而园中诸物皆具园主之色彩,见园如见主人。明清苏州多文人造园, ②  ;扬州多富商造园,因而常夸富斗奢;北京多王公贵族造园,故而多富丽堂皇;日本多禅僧作庭,故而多枯寂空灵。园林兴作的意境营造,具有极大的主观性。 ③ 将主观情感融入其中,才足以打动人心,才经得起时间考验。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于自然景物,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有之境,在中国园林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1. (1) 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从表面看这两句诗写得工整精美,其实只是在堆砌词藻,诗的背后没有我。 B . 我大长沙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对长沙魅力的最好肯定。 C . 免疫力过高时,免疫系统会敌我不分,误将体内正常细胞当入侵者进行攻击。 D . 望着清晨灰蒙蒙的天空,我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恩,为仍活着感恩。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博大精深,其论说对我们现实人生有很大的启示,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世之道。 

     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⑵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⑷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占据上风) 

     要求:从上列语句中选取一句或几句,准确理解其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